?

關于我校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思考

2017-01-17 03:43朱媛媛
考試周刊 2016年102期
關鍵詞:發展思考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

朱媛媛

摘 要: 促進高校教師專業發展是全面提高教師素質,保證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本文以新時代教育改革及我校中醫藥專業教育特色為背景,從思辨能力、專業結合能力及教學設計能力三個方面對我校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提出了要求并針對其必要性做了解析。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師 教學能力 發展思考

一、引言

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是其專業發展的核心內容,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設優質師資隊伍的重要途徑。2004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不僅對學生的語言知識及能力提出了相應要求,而且對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設定了更高的標準。然而,高校英語教師在其自身教學能力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的問題與挑戰。

二、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現狀

自2004年起,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盡管已進行十余載,但絕大多數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仍未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老師仍舊是英語課堂的主角,負責進行語言信息的輸入、講解和分析,而學生做觀眾,對語言點進行記錄、理解和記憶。雖然部分教師會在教學過程中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討論環節,但由于公共課班級容量大、課時設置有限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導致師生互動交流不足,缺乏思想碰撞的機會。長此以往,學生及教師的思維能力都將趨于機械化且懶于思考,陷入“學而不思則罔”的窘境之中。

作為以中醫藥教育為特色的專業院校,其辦學宗旨定位于培養具備專業知識及綜合技能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促進中醫藥行業的持續發展及其在世界范圍內的文化交流與推廣做出貢獻。我校大學英語課程主要依據讀寫、聽說技能訓練進行設置,教學內容采用全國大學英語公共課規劃教材,未能結合中醫藥專業特點實現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因此,如何適時調整教學理念,發揮語言優勢,借助本校醫學資源平臺,使大學英語教學重新煥發其生命力和價值,已成為我校大學英語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及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應用,大部分教師將備課的主要精力放在電子課件的制作方面,憑借教學經驗和主觀意志對教學各個環節進行規劃安排,并以此等同為教學設計。如今,教師傳統手寫的紙質教案和講稿已極為罕見,更鮮有教師會針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對象、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板書及師生互動環節、課外自主學習、教學效果評價、教學反思與改進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設計、修正和完善??梢?,據此展開的課堂教學,其科學性、合理性及教學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

三、我校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新要求及必要性

1.思辨能力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 or 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由教師轉移給學生,即要求學生課外自主完成在線聽課,在課內側重探討和解決問題。這種以“及時和充分的互動和反饋”為特色的顛覆傳統的教學模式將使學校教育更多由靜態知識傳授轉化為智能教育,給高校外語教學的發展帶來全新的契機。由此可見,富有成效的面對面互動學習活動才是翻轉課堂最重要的價值所在。學生漸漸成為認知、感受、領悟、詮釋、交流的集合體,在此過程中獲得“吸收內化”學習效果的強化。因此,教師應主動適應這一變化并做出積極的調整,對外語教師的思辨能力及駕馭課堂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語言能力的提高需要借助思辨能力的發展,而對于學生來說,思辨能力的發展則更加依賴于教師的啟發與引導。在課堂上思想、觀點和感受不斷交融與碰撞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靈活應對各種層出不窮的新問題,通過分析、推理、判斷逐步將教學引向深入。只有師生之間更好地聯動,大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性才會大大增強。

2.專業結合能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時代的到來,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專門用途英語已成為目前全球英語教學發展的主流趨勢,培養既具備專業知識,又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進行專業方面交流、談判與合作的復合型兼實用型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守仁教授在2014年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中指出,正在研制中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以全國范圍內各類各層次高校的調研數據為依據,以科學研究論證為支撐,提出建設多層次、多元化教學目標體系,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多元教學目標決定了大學英語是由多門課程組成的,課程根據教學內容可分為通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通識教育類英語三個類別。作為高校的公共基礎課程,大學英語課程應定位于服務,主要服務于學校辦學目標、院系專業需要及學生個性發展需求。

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我校數位英語教師合作開設了《中醫英語》校外語類公共選修課,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探索性嘗試。作為ESP家族中的新成員,中醫英語是英語語言在中醫藥對外翻譯與交流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表達體系(李照國,1999),也是英語語言在中醫藥領域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新途徑。教學內容主要涉及陰陽五行、藏象、氣血津液、針灸、經典典籍、常見病、四診六淫八綱、醫患交流、中西醫比較、養生等話題,以英語語言為載體,再現中醫知識,宣傳中醫文化。在課程的準備過程中,以英語語言為主要專業研究背景的教師們搜集大量的中醫專業教材及通識讀物,并結合中醫英語語料庫進行多次集中學習研討,在收獲積累中醫知識的同時,語言能力得到質的提升。通過將自身學習的體驗和感悟帶入教學中,大大促進學生對中醫英語的深刻認知,以及語言學習的濃厚興趣。但限于我校大部分英語教師均未受過中醫專業培訓且通過自主學習備課時間精力不足,目前只能由每位教師專門負責一個章節的課程講授,在保證內容精講的同時,課程體系銜接對中醫系統理論交叉知識點的認知斷層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足,有待學校方面為教師的繼續教育發展提供相關的政策支持。

3.教學設計能力

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已成為時下教師專業發展領域探討的新興話題。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對教學諸要素進行有序安排,確定合適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沒有教學設計就不可能有教學的優化,教學設計是達到教學最優化理想境界的關鍵一步。

2014年初,我校動員全體教師在以往傳統教案講稿撰寫的基礎上,對所承擔學科課程按章節單元進行教學設計并多次組織培訓講解及經驗交流活動。英語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從語言文化層面、思維審美層面、交際策略層面得到全方位的收獲,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實踐可見,根據教學對象進行的設計照顧到了學生語言水平的個體差異,克服了學生的膽怯心理及畏懼情緒;根據教學環節進行的設計,使課堂的師生互動及小組合作學習得以有序進行,有效避免了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隨意性與盲目性;對教學策略方法的設計,以二語習得理論及現代教育理論為依據,保證了整體教學過程的系統性與科學性。此外,學生課外自主學習設計、教學效果評價、教學反思與改進等條目均已列入教學設計模板,縱橫交錯、連貫一體,在為課堂教學活動規劃詳盡“藍圖”的同時,為呈現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智慧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

四、結語

教育部高教司文科處劉向虹處長曾指出,大學英語是高等學校重要的基本課程,在推動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要把握四項重點:建立大學英語教育質量標準體系;改進大學英語教學方法;建設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體系;提高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由此可見,探索促進我校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是大學英語教學的當務之急和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也是實現多元化教學目標及決定教學成效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守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研制的階段性成果[A].北京: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主題報告,2014.4.

[3]李照國.中醫英語——一門正在形成中的新學科.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9.

猜你喜歡
發展思考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
南陽市臥龍區花卉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思考
專家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影響的敘事探究
關于充分發揮學生專業社團作用的思考
中醫藥院校公外教師向ESP教師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對策
關于我國計算機教育MOOC發展的思考
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與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