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影響的敘事探究

2016-12-23 21:02施惠平張艷秋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6年11期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師教師專業發展課堂教學

施惠平++張艷秋

摘要:采用敘事探究的方法研究專家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的影響。通過分析兩位參加“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教師的反思日志,結合研究者的課堂觀察和訪談發現:專家評價內容具體全面;專家評價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產生了實質性影響,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關鍵詞:專家評價;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教師專業發展;敘事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6)11002804

評價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密切相關,是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的必要環節[1]。專家學者擁有豐富的經驗,對教育教學問題有著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與理解,他們不但能夠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而且能提出令人信服的專業意見[2]。目前,專家評價已成為促進教師反思,實現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敘事探究作為一種質的研究方法,要求教師們在反思自身教學實踐時獲得自我提高,近年來已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教師發展的有效方法[3]。為了解專家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的影響,本研究采用敘事探究的方法,對江蘇省某高校兩位參加“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的教師開展研究,以期豐富專家評價與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的研究。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敘事探究是理解經驗的一種方法[4]。教育中的“敘事探究”就是教師從自己的教學經歷中獲得意義的過程,其意義的獲得來自對該故事或事件或經歷的感悟和反思。通過研究教育問題,發掘或揭示隱含在這些故事、事件、經歷、行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信念,從而發現教育的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5]?;诮逃龜⑹绿骄康囊陨蠈傩?,本研究采用敘事探究的方法對兩位參加“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的教師開展研究。通過分析兩位教師的反思日記,結合研究者的課堂觀察以及訪談來了解專家評價的內容以及專家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產生的影響。

(二)研究問題

本研究聚焦于兩個研究問題:

(1)專家對兩位參加“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教師的參賽情況具體評價是什么?

(2)專家評價對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產生了什么影響? 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三)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樣的方法,選取了江蘇省某高校兩位參加“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的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分別是教師A和教師B。具體信息如下:表1研究對象基本信息

代號年齡教齡職稱參賽時間獲得名次或獎項目前在校授課科目教師A4017副教授2010二等獎(江蘇賽區 綜合組)大學英語聽說課1教師B3815講師2014一等獎(江蘇賽區 綜合組)大學英語聽說課2 需要指出的是,兩位教師所在學校經歷了新一輪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大學英語課程由原來的綜合課程劃分為三個模塊課程:聽說模塊、讀寫模塊以及口筆譯模塊,且這三個模塊各包含級別一、級別二、級別三以滿足不同英語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按照教改要求,新生應在入學的第一學期修讀完大學英語基礎課程,從第二學期開始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能力水平選修相應級別的模塊課程。隨著改革的實施,兩位教師所授的課程均由大學英語綜合課程轉向聽說模塊課程,但她們的授課對象與課程級別有所不同,教師A教授適用于英語水平層次較低的大學英語聽說模塊級別一的課程;教師B教授適用于英語水平層次較高的大學英語聽說模塊級別二的課程。

(四)研究過程

參照克蘭迪寧和康納利[4]所提出的敘事探究的過程,本研究包括三個環節:(1)進入現場。研究者進入兩位教師的課堂開展研究。(2)獲得現場文本。本研究采用收集反思日志、開展課堂觀察以及訪談的方式來獲得現場文本。圍繞研究問題,受試教師根據研究者的要求結合自身參賽經歷寫反思日志。同時研究者每周到兩位教師的課堂進行觀察,課長為3課時(時長45×3=135分鐘)。觀察期間對整個過程錄音并做好觀察筆記,課后及時進行錄音轉錄。此外,研究者對受試教師進行了訪談。(3)形成研究文本。研究者反復研讀現場文本,并分類編碼以理清文本所蘊含的理念。本研究旨在呈現“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的參賽經歷以及專家評價對兩位教師課堂教學的影響。

二、結果與討論

(一)專家評價內容

根據兩位教師的反思日志,本研究發現受“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評分標準限定,專家評價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課堂互動、綜合素質等方面[6]。專家認可了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但同時指出了需要改進的方面。

專家認為教師A的課堂教學在以下幾個方面值得肯定:(1)在課堂設計上,思路清晰(以問題導入—對主題闡述—課文分析—寫作策略—升華主題);導入主題簡潔、明了,教學過程流暢;講課主題富有時代感,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課文講解知識廣泛,內容延伸到位,信息量豐富;(2)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不僅圖文并茂而且與課文內容十分吻合,提高了教學效果;(3)課堂詞匯量豐富且用詞恰當,表達流暢并富有感染力,充分展現了教師的語言能力和課堂駕馭能力。同時,專家指出了教師A教學中值得商榷的環節:(1)播放名人演講后,教師突然提出“你有夢想嗎”這一問題,未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進入表達的狀態;“美國夢的現實意義是什么”這個問題的提出也缺乏相應的背景知識,使得學生難以作答。(2)教師講解占據課堂時間較多,有時學生跟不上教師思路,無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課堂互動有待加強。

專家也肯定了教師B的教學實力:(1)教學設計上,節奏緊湊、條理清晰,起承轉合流暢;課堂導入簡明直接,教學目的明確;(2)教學內容緊扣主題、旁征博引、層層深入;教師善于說古道今、循循善誘,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討論;(3)語言功底扎實,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在講解語言點時,注重講練結合,并且提供了中文寓言故事的語境,凸顯了較強的漢文化教學意識。但專家也指出了教師B的不足之處:教學方法較為中規中矩;課堂基本由教師掌控,學生在課堂上主要是被動的接受者。

綜上所述,專家充分認同了兩位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及綜合素質等方面,但也指出她們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加強課堂互動以保證學生的課堂參與,創新教學方法以優化課堂教學。

(二)專家評價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影響

反饋作為評價的中心環節為教師反思與改進課堂教學提供了重要參考,有助于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專業發展。根據兩位教師的反思日志,結合研究者的課堂觀察以及訪談,本研究發現專家評價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及教學實踐產生了積極的實質性影響。

1課堂教學理念的更新

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實施者,必須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以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兩位教師賽后根據專家評價意見梳理了各自的教學理念,對語言課堂的教學內容及課堂教學的設計原則形成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教師A在反思日志中寫道:

大學英語教學需要不斷尋求新的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教學設計上,每節課不僅要圍繞該單元話題來展開,更重要的是突出重點和難點。突出重點,才能使學生系統地掌握所學知識;指出難點,才能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瓶頸。教學任務一定要明確,每一個教學步驟都要有針對性,都要為下一步做好準備。

教師B在反思日志中也寫道:

專家的意見可謂字字珠璣,幫助我梳理了十多年來的教學理念。語言教學的重點終究還是language而不是about language。課堂活動的設計應首先考慮語言形式的可產出性、目的性和有效性,同時兼顧語言意義和功能。其次,教學活動的設計應環環相扣,承上啟下;教學內容需以多種形式、由簡入難、循環復現,這樣才有利于學習者掌握鞏固。教師是最佳的語言學習示范者,成功的授課離不開教師扎實的語言功底和個人感染力,所以加強自身素質修煉是首任!

由此可見,專家評價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通過梳理教學理念,兩位教師既意識到語言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又領悟到適切的教學設計與不斷的自我發展對語言教學的重要意義,這為改進課堂教學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課堂教學實踐的改進

根據受試教師的反思日志以及研究者的課堂觀察,本研究發現兩位教師充分將其課堂教學理念付諸于教學實踐以改進教學設計,加強課堂互動。

(1)教學設計

良好的教學設計是達成課堂教學目標,實現教學連貫性與完整性的保證。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學設計的好壞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成敗[7]。

教師A在反思日志中寫道:

教師在設計各個教學環節時,既要保證達到教學目標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必須緊湊,確保學生能夠及時吸收掌握。教師在設計活動時,首先要考慮教學的有效性,實現與語言直接相關的教學目標,其次要考慮的才是趣味性。

根據課堂觀察,本研究發現教師A以其教學設計理念指導教學實踐。在講授 “ Here Are the Seasons to Enjoy” 這一單元時,教師A以多幅圖片導入新課。豐富多彩的圖片成功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課中教師適時結合自己國外生活經歷對比介紹中西節日文化的異同以便讓學生了解不同節日的風俗,并要求學生課后搜集有關“清明節”的材料為下次課上的展示活動做準備。在下次教學環節中,教師A先組織學生開展了以“清明節”為主題的課堂展示活動;學生展示活動后,教師分享了自己課前事先準備的相關材料,同時拓展了相關的詞匯,并將其用于翻譯練習以訓練學生的翻譯技巧與能力。訪談中教師A談及:

“清明節”這個展示活動不僅是課堂學習內容的延伸,而且清明節將至,這個話題具有時效性,聯系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很感興趣,能夠激發他們的討論熱情;同時這個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翻譯練習也正好與四級考試翻譯型題吻合。清明節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學生查找資料了解清明節習俗的過程也是學習中國文化的過程。

教師A的教學設計科學、有時效性,教學活動環環相扣。課堂教學中,教師A圖文并茂的課堂導入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話題討論,營造了輕松互動的教學氛圍,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對民族文化的重視以及適時的中外文化對比培養了學生的語言文化意識。此外,教師A將課內外學習緊密結合的活動設計,既延伸了課堂學習內容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查找資料、整理素材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也得以提高,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B也嘗試了新的教學設計來實現有效教學:

翻轉課堂的嘗試:為避免教師“一言堂”的現象,我會提前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網絡視頻、音頻或文字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前個性化自主學習,完成相應練習,并布置相關任務,留待課堂上集體討論,以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輸出量的最大化和質的最佳化。課堂上我將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要點的介紹、梳理、練習和反饋。

根據課堂觀察,在講授“Advertising”這一單元時,課前教師B安排學生預習新課并查詞典區分 “advertisement”“advert”“ad”和“advertising”,并收集廣告宣傳單用于課堂討論。課上教師首先著重講解構詞法及單詞的意思,然后介紹廣告的類別、用途及傳播途徑,最后講授描述廣告的方法步驟。為強化知識的鞏固掌握,教師B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并各自介紹自己課前準備的廣告,同時引導學生描述廣告并適時給予反饋,注重學生語言表達的流暢性與準確性。

教師B“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倡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8],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9];同時注重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來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B重視以課堂活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性。討論活動不但為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創造了條件而且積極的生生互動促進了思想火花的碰撞,有益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另一方面,教師B關注課堂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教師B將詞匯講解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輸入又傳授了一定的學習技巧,推動了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全面發展;另外,教師適時的課堂反饋關注了學生的語言使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質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B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支持者、促進者[10]。積極互動的課堂氛圍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教學效率,又突出了教師的教學主導地位,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佳化。

(2)課堂互動

課堂互動是語言課堂的基本事實[11],是促進學生課堂輸出,實現課堂主體地位的重要保證。根據受試教師的反思日志以及研究者的課堂觀察,本研究發現兩位教師都采用了相應的教學策略來彌補課堂互動方面的不足。

專家認為教師A的講解占據課堂時間較多,課堂互動有待加強。針對這一不足,教師A將提問作為實現課堂互動的有效途徑,她在訪談中談到:

為達到有效教學,我主要以提問的方式加強課堂互動。我會注意學生的課堂表現,通過提問來了解他們能否跟上課堂教學節奏。

同時,教師A認為問題的設計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在設計問題時,任務不能過于簡單,不應該出現“YES/NO”一系列的問題,同時要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盡量使用完整的句子和連貫的話語,旨在培養他們語言表達的連貫能力。

根據研究者課堂觀察,教師A通常設計表述觀點類的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會即時提出后續問題;當學生遇到表達障礙時教師會提供適時的幫助與支持;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A會及時給予評價。

教師提問不僅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途徑,而且為學生提供了參與課堂和語言實踐的機會[12]。教師A通過后續問題來深入了解學生的觀點,既加強了師生互動又鍛煉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教師在提問過程中的“支架”作用使得學生的表達趨于清晰準確,提高了語言輸出質量;而教師及時的評價則為學生提供了“意義協商”的機會,強化了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

專家指出教師B傾向于掌控課堂教學,而學生在課堂上主要是被動的接受者。為彌補這一不足,教師B采用小組活動的方式來加強課堂互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訪談中教師B談到:

學生表述能力的提高是聽說課程的目標之一。課堂小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使用語言的機會,保證了他們的課堂輸出。

通過課堂觀察,本研究發現學生課下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地調查研究,自行分配成員的任務并將研究結果在課上以小組展示活動的方式呈現。在展示過程中,教師B充分利用教師評價、同伴評價、自我評價來評估學生的表現,以進一步加強課堂互動并培養學生的評價與反思能力。

小組活動是實現課堂互動的重要途徑。為了完成任務,小組里的各成員都要參與并融入到實際活動中去[9]。小組活動為學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平臺,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合作與探究學習能力。教師B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監督者不但為學生提供了語言輸出與交流互動的機會,而且將多元主體評價引入課堂的教學設計,不但為學生提供了全面的反饋信息,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評價主體作用,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三、結論與啟示

本研究通過分析兩位參加“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教師的反思日志,結合研究者的課堂觀察及訪談發現:專家評價內容具體全面;專家評價經歷給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專家評價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促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改進教學設計,努力加強課堂互動。同時,本研究也獲得了相應的啟示:

自我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通過反思,教師可以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理論知識并將其內化為教學實踐知識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另外,交流互動是教師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一方面,教師與專家、同行的溝通互動與合作有利于自身的學習與成長;另一方面,師生互動既是成功課堂教學的關鍵,又是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大學英語教師需要在注重自我反思提高的同時加強同他人的交流互動,以獲得持續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坤亮.“評價驅動”的教師專業發展:設計與實施[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6):36—39.

[2]鐘祥存,鐘丹.專家評教在高校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建設中的作用[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3,(2):88—91.

[3]吳鵬,徐慧霞,季麗珺.優秀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觀念的敘事探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0,(6):33—37.

[4]克蘭迪寧,康納利.敘事探究:質的研究中的經驗和故事[M].張園,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5]夏紀梅.論英語教師研究范式的多樣性、適當性和長效性[J].外語界,2009,(1):16—22.

[6]王蓓蕾,安琳.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微探——從“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評分標準說起[J].外語界,2012,(3):42—50.

[7]高玲.論教學設計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2,(7):133—137.

[8]李紅.創新外語教學促進成人自主學習[J].中國成人教育,2011,(6):144—146.

[9]左丹弘.“小組合作學習”與大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新模式[J].成人教育,2011,(2):116—117.

[10]姜勇,洪秀敏,龐麗娟.教師自主發展及其內在機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11]吳陳穎,趙傳銀.大學英語教學互動的教育敘事表達[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4,(6):97—100.

[12]楊雪燕,解敏.外語教師課堂提問的互動性分析[J].當代外語研究,2012,(3):142—148+162.

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Effects of Expert Evaluation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SHI Huiping, ZHANG Yanqiu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Abstract: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expert evaluation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narrative inquiry. By analyzing the reflective journals collected from two teachers who have attended the SFLEP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ntest, combining the researcher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this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content of expert evaluation is quite concrete and comprehensive, and has brought substantive effects on the participants classroom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teaching practice.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expert evaluation has promote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expert evalu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er;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arrative inquiry

(責任編輯:朱嵐)

猜你喜歡
大學英語教師教師專業發展課堂教學
學術沙龍:大學英語教師在職專業發展的可行之路
中醫藥院校公外教師向ESP教師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利用云錄播搭建教師專業發展研修平臺
微視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研究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