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少年人文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淺析

2017-01-17 18:13谷匯梁
亞太教育 2016年36期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優秀傳統文化青少年

谷匯梁

摘 要:我們的先祖以他們過人的聰明智慧、豐富的生活閱歷創造了絢爛多彩的優秀傳統文化。偉大的華夏民族精神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但現如今,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少年的教育現狀卻十分令人困擾,相當一部分的我國青少年在當下流行文化的影響下,對傳統文化表現出冷漠與排斥的現象十分不容樂觀。博大的民族精神、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在新時期進行青少年人文素質教育中不可多得的思想養分。所以,在對當代我國青少年的教育過程中,應重視發掘傳統文化的精華,用創新的理念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這將對新時期的我國青少年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正確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導引作用。

關鍵詞: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268-02

一、當代青少年與優秀傳統文化

近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發展,高速運行的社會環境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以至在三觀、人文素質方面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于身心尚處發育階段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其影響??偟膩碚f,健康的精神世界依然是我國青少年的主流,但當前我國青少年的人文素質教育尚在起步階段,其中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容忽視,具體如下。

目標理想不明朗。目前,我國青少年學習壓力較大,其中厭學、逃學的現象普遍存在。課堂上無精打采;課下作業借鑒抄襲;考試作弊屢見不鮮。他們不僅不為此自覺羞愧,反而還有僥幸心理甚至以此為榮耀。這些青少年,不僅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積極向上的心態,可以說連最基本的榮辱觀都無法辨識。長此以往,將直接釀成整個社會道德觀“走下坡路”的惡果。

心理素質較差。一部分青少年由于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養尊處優依賴長輩,而且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就發脾氣,不懂得禮讓尊重長輩,這現象在當代青少年中表現的比較突出。這一部分青少年他們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缺乏挫折教育,所以當他們面對人生道路上的阻力時,有一絲半毫的打擊,便會產生很強的挫敗感,會因此喪失對生活的積極性。一旦不能得以及時正確地引導,便很容易陷入錯誤三觀之中走向歧途,對他們的身心發展和社會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感恩之心缺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了我國物質上的極大豐富,有的青少年不僅沒有對國家抱有感恩之心,相反總是各種抱怨;特別是在學習上,無論是面對父母苦口婆心、還是學校老師好言好語的教導,一部分青少年不僅不感恩圖報,反而厭憎煩躁[1]。抱怨多過體諒,叛逆勝過順從,缺乏換位思考和設身處地的意識。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經歷史變遷和時代發展,對青少年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下述方面:

培養道德素養。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又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道德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一旦得到優秀傳統道德文化的哺育和熏陶,對良好的道德素養的形成將產生不可低估的作用。[2]

樹立行為規范。自古以來我國傳統教育就十分注重倫理教育以及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墩撜Z》、《弟子規》、《三字經》也是一直以來我國歷朝歷代青少年養成優秀品德、樹立良好心性的經典。因此,要讓青少年了解孔孟之道,待人接物才能通情達理,心平氣和。

改善文化結構。我國傳統文化發展歷經幾千年,一直以來以儒學為主,兼取佛教、道教所長,一步步形成了蘊藏著豐富哲理的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時至今日,傳統文化仍對我們的日常行為規范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力。因此在當今社會,對青少年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應重視對學生的傳統文化的教育,在教學中不斷發掘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賦予其時代新內涵。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有對改善青少年各方面文化的認知結構、對孩子們的自身成長、素質全面提高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二、新時期青少年人文素質教育的構建

素質文明建設,是一項關系到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的希望工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中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特別是青少年人文素質教育的構建,更應愛受到全社會的關心、參與和全力支持。

(一)家庭教育要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啟蒙作用

家永遠是青少年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影響是循序漸進的。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對于家庭教育一直十分重視,然而那些曾經作為孩子啟蒙教育的國學經典,現在卻被許多家長放置在一個可有可無的地位。

青少年,是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養成并日漸豐富的階段。這一時期的孩子們思維意識可塑性很強,對事物的真假優劣辨別能力不夠[3]。因此,我們要將中華民族特有傳統美德融入到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通過家長得言傳身教來正確引導青少年。從而塑造優秀的道德品格、培育良好的行為修養、拓展積極的人文思想。在這些方面,家庭教育作用是任何社會組織都無法替代的。

然而,每個家庭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不同,這勢必會影響到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所以父母們可先通過自學、欣賞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運用自我教育法,先來增強自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興趣,繼而內化成自己的日常行為習慣,再通過家庭教育使其外化,從而達到對孩子人文素質教育的效果。

(二)學校要加強傳統文化的建設,優化人文素質環境

學校是青少年時期最重要的社會場所,有著先導與示范作用,將其作為傳統文化宣傳教育的主陣地這一點毋容置疑。由于現階段我國教育體制正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重成績輕品德的現象仍然存在,致使當代一部分青少年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團隊協作能力不強,這與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學校人文素質教育中的缺位有著很大的聯系。作為傳統文化的主要教育陣地,學校要把傳統文化教育作為人文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要從道德教育入手,開展各種主題系列活動,形成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的風氣。[4]。

(三)全社會要共同營造良好的崇尚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

社會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青少年通過親身的經歷體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社會各界都有責任來引導青少年更多地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和接觸社會,激發青少年關心社會、回報社會、奉獻社會的熱情[5]。

發展和構建現代人文素質教育的方式是紛繁多樣的。特別是作為人們主要日常生活集散區域的村委、街道和社區,這些區域不僅僅在發揮著我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的作用,還可以是提供人文素質弘揚與實踐發展的優秀平臺。日常生活環境中每個人都能保持良好的人文氣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環境中青少年身心的發展軌跡。新中國成立以來,當代教育一直忽視了社會環境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社會環境中的潛移默化的人文教育屬于全民教育也是終身受益的教育,其內容具有開放性和多元性的特點。如何充分發揮起社會、全民和以及各界媒體的力量,用何種具體措施來促進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良好形成,帶動青少年健康成長,是當今所有教育研究者值得深思的問題。

三、結語

要借助全社會的力量,開展形式豐富的各類文化宣傳活動,將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滲透于青少年的成長環境之中。切實提高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響力,積極促進人文素質教育工作的發展。青少年群體一個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的棟梁,政府和社會應以更加寬容的心態在尊重和理解青少年文化選擇和喜好的基礎上,鼓勵并創新發展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社會資源,根據青少年的敏銳感受力,開發創造具有我國特色人文教育。

這一代青少年的成長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和重視。積極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時要在此基礎上不斷繼承創新,引導我國青少年健康成長,使中華文明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斷穩步前行。

(作者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參考文獻:

[1]李蘇.談傳統文化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響[J].大舞臺,2010,08.

[2]王家美.如何將傳統道德文化融人《思想品德》教育[J].新課程研究,2010,06.

[3]王文靜.“韓流”現象與中學傳統文化教育[J].華中師范大學,2007,08.

[4]來自互聯網.淺談重視青少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2014,06.

[5]宋加木,王娟,鞏其亮.西方文化沖擊對青少年社會責任感的影響及對策[J].山東省團校學報,2008,05.

猜你喜歡
人文素質教育優秀傳統文化青少年
青少年發明家
人文素質教育視角下醫學生道德行為習慣培養研究
人文素質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他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