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分析影響當前高校思想政治課實效性的教育因素

2017-01-17 20:01賈云燕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實效性

賈云燕

摘要: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變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還存在學科建設基礎計較薄弱,課程的方式、方法比較單一,與現代互聯網新情不同,實效性不強,但是影響高校政治教學的實效性中最重要的依然是教育因素,應該在教育環節加強實效性研究。

關鍵詞:高校政治課;實效性;教育因素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當代大學生,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征,是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根本保證。

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指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校宣傳思想戰線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意見從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全面把握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大力推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建設、切實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領導等發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取得了很大成績。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不斷深入,但是影響高校政治教學的實效性中最重要的依然是教育因素。

一、教育教學對象在不斷的變化,政治課教學也應該適應新形勢

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互諒網廣泛使用,新媒體的交互使用,這都給政治理論課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活力,同時也提出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帶有根本性的是如何使政治理論課教學適應新的政治形勢,回答和解決現實社會中出現的新問題和大學生思想中的質疑點。只有堅持改革、加強教學的時代感、現實性和針對性,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自媒體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更好地經歷過程、培養能力、形成情感,開發學生內在的潛能和創造性,掌握合作交往的技巧,同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自身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組織活動中,重點加強活動策略、活動中學生學習方式、活動中預設和生成的關系、活動中教師作用的研究,及時反思,形成“活動導學”的有效方法。

二、關注社會生活,重視時事教學,政治課教學才具有吸引力

時事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培養同學們對國內外形勢的觀察和分析能力,有利于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綜合素質。在高校思政課教師可以采取即時發布新聞、即興時事點評,制作時事報導,搞時事專題講座,組織時事論壇、時事知識競賽,鼓勵大學生寫時事點評論文等幾種形式。要求學生能搜集有價值的時事能夠歸納、表達;解釋判斷一些社會現象,分析研究社會熱點;可以指導學生注意對熱點問題的不同角度的搜集,并學會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同一問題,開展時事論壇。除了引導學生關注外,老師在上思政課時也可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時事或社會熱點,創設問題,培養他們對問題的判斷、分析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度和吸引力,提高高校思政課的時效性和吸引力。

三、政治課教學方法應該在互聯網時代采用更多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

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弊源恕盎ヂ摼W+”這個詞語廣泛流傳并被頻繁使用。

互聯網+思想政治,打破了原有的時空界限,使教學由平面走向立體,由靜態變為動態,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突破了微觀和宏觀,歷史和現實的限制,為學生學習營造了資源豐富、形象生動逼真,知識多元化的情境,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激活了學生的興趣,降低了學習的難度,縮短了認知過程,實現了教學過程的優化,給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同時促進了廣大政治教師教學思想與時俱進,促使教師不斷提高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掌握多媒體課件和微課制作技術和軟件。

四、政治實踐課應該既保證學生安全又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

高校是社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大學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五彩繽紛的現實世界,社會環境對大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重大改革攻堅克難,社會矛盾凸現多發,思想觀念多元激蕩,社會上多元的文化思潮、生活觀念、價值態度等不可避免地向高校校園進行全方位滲透,在不同領域、不同程度上影響著當代大學生對現實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以及對具體事物的判斷?!?】

伴隨著網絡時代的不斷發展,不斷有新的媒體形式涌現出來。在網絡上出現了如社區小組、微信、微博、聊天工具等新媒體溝通方式,也出現了各種網絡購物形式。與此同時,承載這些新媒體的工具也更加豐富,從傳統的臺式電腦到筆記本電腦,再到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學生是時代前進的風向標,他們每天都會接觸或使用新媒體?!?】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實踐課程也應該與時代接軌,可以把它融入到新媒體中。

思想政治課通過對學生的道德、思想、與自然的關系、與其他人的關系、與社會的關系、對政治的態度等方面施加德育影響,來實現其價值導向性。高校思想政治實踐課程作為課堂的延伸,理所應當的繼承其價值導向性。

參考文獻:

[1]徐竹鳴 互聯網+思想政治課教學 中國校外教育[J] 2015(26)

[2]陸林召 教育理論與實踐 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探討[J]2015(24)

[3]劉爽 高校思想政治實踐課程研究 現代交際[J]2014(3)

猜你喜歡
實效性
基于藝術素質測評的初中生音樂課堂實效性提升對策探討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淺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效性的研究探討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提高中職德育管理實效性的探索與研究
論民事訴訟法課程的 “實效性” 教學改革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