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2017-01-17 20:14常萍王偉康賀陽王昊宇沈洪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理想信念思想大學生

常萍++王偉康++賀陽++王昊宇++沈洪波

摘要:大學生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處于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是建設國家的主力軍。他們的文化素質、道德修養、和精神面貌直接影響國家的未來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

如今,我國步入了高速發展的行列,各項建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因此,我國因地制宜地推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以此來適應世界新科技革命,實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富裕。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國建設不僅要依靠具備有專業技術水準的人員,更需要具有高尚道德素質的人員。然而這些具有高尚道德素質的人何以得來,顯而易見的那就是當代的大學生。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的特殊群體,承載社會的期望,他們的精神狀況和精神風貌為社會所持續關注,當前高校大學生的精神面貌應是積極的,健康的和向上的。因此,加強對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變得十分的緊迫和重要了。

自改革開放后,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變得越來越靈活,對新事物接受能力也變強了,他們的思想狀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激昂,對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養有著很高的認同,崇尚競爭,具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但是,由于國際國內的形勢突變與此同時又了受西方文化思想的滲透和沖擊,一些大學生在不同程度上有著一些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觀念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思想變得開放,變得多元化。如很多學生由原來的“一心只為國,國為家的”思想逐漸的轉變為“追求名利,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這很不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面對這樣的現狀,當下只有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正道。當代大學生出現思想變化有以下幾點:

一、理信信念淡薄,價值觀出現偏差,集體利益感薄弱

理想信念是一種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是其奮發向上的動力、成長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但是由于受西方的一些不友好的勢力、國際國內恐怖組織等的影響,社會中出現了一些腐朽、庸俗、低級的不良思想和行為,從而使得使得大學生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及其發展前途感到迷茫,對黨和國家的政策產生了不信任,在正確處理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的關系時變得無所適從,甚至選擇后者。

與此同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人過分強調經濟利益,為追求利益而無所不用其極,對理想信念的熱情度不高,認為理想信念是虛的,它不能帶來直接的物質利益,并沒有追求的必要;認為金錢、房子、車子等個人享受才是需要追求的。大學生中流傳過一句順口溜“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錢就圖。而他們所謂的理想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相比之下,他們更加關注自身的切實利益,強調人首先應對自身、對家庭負責,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實惠、美好的生活。這些想法觀念直接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使得部分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從樂于奉獻轉的思想轉向注重實用實惠,變得唯利是圖,甚至一些大學生把金錢和權利看得太重,常用金錢來衡量一切,用金錢來解決一切,將“金錢至上”“金錢萬能”奉為至理名言。

二、責任感缺失

責任感是一種道德情感,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F在,有很多大學生不懂得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他們不思進取,只圖安逸,將自己曾經懷有的一顆富強國家、服務社會赤子之心拋諸于腦后。一些大學生不顧自己的健康,通宵上網,玩游戲聊天,荒廢學業。一些學生只會以個人為中心,只考慮個人享受,不體諒他人。還有一些學生,對他人不負責任,把感情當做兒戲隨意玩弄;答應同學的事輕易毀約,對同學不負責任;將老師的告誡當成耳邊風,對老師不負責任;遇到困難,輕言放棄,遇到挫折,選擇輕生,這是對社會、家庭、學校不符責任。這種種不負責任的現象非常明確地表明了當代大學生責任感的缺失。

三、道德觀念脫節

不可否認,絕大多數當代大學生對道德認知水平都處于較高的層次,多數學生都認同“德為萬事先”的古訓,認同社會公德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愛護公物、亂丟垃圾、浪費資源食物、惡語中傷他人、惡意拖欠學費、利用關系騙取助學貸、考試作弊等等。

四、網絡迷失現象嚴重

網絡技術的運用是信息傳播歷史上的的一次巨大的飛躍,與傳統媒介相比,網絡所顯示出來的高超的技術特征,為大學生學習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是它也帶來了許許多多有害信息。網絡上有一些言論消極、思想不健康的信息,一些大學生接觸這些信息后,意志不堅定者就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會發生傾斜,從而滋生出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崇洋媚外等不良的想法;由于網絡的成癮性,一些大學生成謎于網絡而導致學習、個人身體健康受到了極大影響;另外,網絡具有的隱蔽性導致大學生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少數大學生瀏覽黃色和非法網站,利用虛假身份進行惡意交友、聊天等,從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五、心理問題日益突出

從中學到大學,跨度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生活、學習環境:在大學里,學生們需要面對更加靈活的課程設置,需要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鍛煉,需要面對戀愛、個人職業規劃、就業等一系列問題,這些變化容易讓剛步入大學的大學生感到手足無措。同時伴隨著激烈競爭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和挫折,大學生容易出現抑郁癥、孤獨癥、自閉癥、厭食癥等心理健康問題;部分大學生心理包袱沉重,出走、自殺、自殘等惡性事件不斷涌現;特別是有些大學生,面對競爭和經濟貧困等壓力,往往成為心理病變的高發群體。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大量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它不僅給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學校教育帶來困難,而且嚴重的敵對、憂郁等心理問題往往伴發犯罪、自殺等社會問題。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我們一刻都不能松懈。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思想大學生
走進東山學校,尋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用對黨忠誠詮釋理想信念堅定
為革命視死如歸的紅色家庭(二)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我得了一種叫手癢的病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極限思想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