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留學博士的成長發展

2017-01-17 20:27周生芳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留學

周生芳

摘要:本研究以時間與實踐為線索對Z女士參加博士研究生學習、參與中美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回國后學習、工作的十年經歷進行了敘事研究,深入剖析了中美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對中國博士研究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與職業生涯等方面的影響。

關鍵詞:留學;博士研究生;敘事研究

自1996年至2009年11月,我國共派出公派留學生58419人,回歸率為97.16%。2011年,在全國,廣州首個推出地方性公派留學生項目,即“菁英計劃”,投資1300多萬資助40名學生前往世界排名前300名的大學留學。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在2012年10月的國家公派留學選派工作會議上透露,自2006年至2012年,年度選派人數已從7500人增至1.6萬人,公派出國留學人員按期回國率超過98%。Z女士2007年申請國家公派留學,赴美國一年參與學術研究,走進課堂學習研究生課程,2008年按期回國,2010年完成畢業論文,之后在實際的工作中反芻自己的留學經歷。從開始攻讀博士學位至今已寒窗苦讀十年,Z女士個人的經歷和經驗是眾多博士研究生的一個個案,因此,本研究運用教育敘事[4]的方法,就Z女士的學習、工作經驗討論幾個教育問題。

一、留學博士研究生培養的結構側

博士生大多數的時間是協同導師完成科學研究,但是,蘇格拉底的“助產術”在實踐中也有一個突出問題,即問答雙方的情感因素直接影響提問人員的提問導向和回答問題人員的情感,即提問人員為什么這樣問?問的是什么?問的是個真命題還是假命題?另一方面,回答問題的人是否能夠回答被提出的問題?是否應該回答,或者回答多少,從哪個角度回答,等等。因此,運用蘇格拉底“助產術”式的教學法得到的教學效果取決于問答雙方。如果問答雙方具有共同的信仰和理想,蘇格拉底的“助產術”的運用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出國留學生,尤其是中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留學生,將自己身處不同的社會情境中與導師(中國導師、外國導師)討論問題,答案是多元的,留學生與導師的交流,彼此影響,在一種知識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博士研究生的成長,即博士研究生培養的結構側。

二、Z女士的美國經歷與國際經驗

(一)“國別”與“國際”

Z女士在讀研究生期間與同門師兄弟及學友們主要研究中國現實問題,如研究中國義務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研究教育資源配置的政策轉向問題,研究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實踐機制,研究農村“三教統籌”政策,研究地方高師院校教師的教育問題等,研究的問題也借鑒了一些國外的經驗,例如,研究完成《農村應用型人才培養與WTO挑戰》,研究美國紐約高中教育的多樣化的發展問題。在討論和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很多研究政策的博士生都曾嘗試借鑒國外教育理論和教育經驗,但實際困難還是很多的,尤其是中外教育問題和教育政策的銜接點不好找,政策方面也不適切,研究者知識信息匱乏表現的比較明顯。

(二)價值觀應該怎么教

一方面,有研究認為中國學校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多,價值觀教育少,方法少、效果也不明顯;另一方面,有研究認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智慧,包括價值觀教育方面,已經遠遠高于現有的教育教學研究的進展,教育教學研究主要是提煉教學實踐中的經驗供教師群體學習借鑒。這兩方面的研究都有道理。Z女士在美國的學習親身經歷了價值觀教育問題。Z女士選修的“性別與教育”是一門經驗性很強的、帶有強烈的價值觀色彩的課程,這門課程由Z女士的指導教師W女士教授。在“性別與教育”課上,教師安排學生在每堂課之前要閱讀指定的一段具有價值觀沖突特征的、極具代表性的文獻資料,自己再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上課以討論為主,分小組討論指定文獻中的價值觀,每位學生根據自己額外閱讀的文獻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最后是請小組代表陳述小組的觀點。大多數時間小組代表都只是陳述個人觀點,但絕不忘記說明小組內部其它成員不同的觀點。

(三)“高級”與“簡單”

我們從小就進行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教育,世界觀需要知識支撐、價值觀受環境影響,而人生觀對于每個人而言都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是個模糊概念。Z女士在美國選修“高級課程理論”,對“高級”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案呒壵n程理論”是一門哲學課程,語言晦澀難懂?!案呒壵n程理論”有一堂是講授結構主義、建構主義和解構主義的,W教授對這堂課的設計完全出乎Z女士的思維邏輯。美國的研究生,無論是社區大學教師、中小學教師在讀研究生,還是具備一定理論素養的本科直接連讀研究生的學生都輕松地理解了“歸納”和“演繹”的概念,也理解了“結構”的概念。然后,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來幫助學生理解“建構”和“解構”的概念。

三、職前培訓后的在職服務工作

(一)人才培養體系,綜合改革應該從何入手

Z女士攻讀博士的經歷可以稱之為嚴格的職前培訓,畢業后在BL大學某學院的教務處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主要負責人才培養方案的制(修)訂工作。人才培養方案制(修)訂工作是一項綜合工作。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修)訂的人員需要確定各自系里的重點專業、掌握師資隊伍狀況、在通識教育課程確定的基礎上根據專業特色確定專業核心課程、專業課程,以及實踐課程、選修課程等等,每門課程應該安排多少學時,實踐課程安排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需要考慮。待這些信息確定下來后,各位講授特定課程的教師還要制定課程教學大綱,撰寫中英文課程簡介、選定教材,提供課程參考文獻等??梢哉f,雖然人員協調和管理的難度大,中國人才培養方案的制(修)訂工作,尤其是針對不同工種的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修)訂工作在國際上都是規范的。同時,美國的情況是在教學安排上使選修課所占的比重大,這樣就迫使教師注意課程題目的設計和課程內容的更新、創新,以吸引更多的學生。高校教學綜合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是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還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選修課數量的增加上,這是個高等教育管理的成本計算問題,也是高校綜合改革的一個抓手。

(二)教師教學研究與職業內卷化并存

2011年很快過去,2012年Z女士前半年管理網絡課堂建設、組織教師走進其他高校進行觀摩學習,還管理各級各類的教育教學課題的申報工作??傮w而言,像SL這樣的普通高校的教師具備教學能力、獨立創新工作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博士層次專業的、尤其是寫作方面的訓練,從根本上講是學術方面的常規訓練;教師的知識豐富、經驗積累多,撰寫的教學課題申報書創新點多,語言不規范,還有部分教師說主要是他們沒有時間細化撰寫的稿件。從Z女士的學習、工作經歷看,目前普通高校的大學教師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備課和上課上,也進行課程相關內容的研究,但對國內教育熱點問題,主動了解的少;課程目標的結構性,對教學解決什么問題的思考還比較零散,也就自然出現了職業內卷化現象。

現在,Z女士經過嚴格的博士學習訓練,經歷了與美國研究生的思維碰撞與融合,在工作崗位上三次調轉,試圖走一條跨專業、跨學科協同創新發展的職業生涯發展之路。國外的情況比較復雜,要更好地規范和推動教育學學科發展,還需要細致研究中文與英文對照中細微的差別,文字推敲很重要。

課題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單位資助課題“普通高校藝術技術一體化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研究”。(項目批準號:FFB108203,主持人:薛立軍)。

猜你喜歡
留學
蘇南地區高校大學生自費出國留學動機及適應性研究
英國脫歐對我國赴英留學生的影響及對策
淺析日本留學對日語專業大學生日語能力的影響
中國留學生低齡化現象分析
淺談如何理性選擇出國留學
高中生留學預科類國際教育課程的互聯網及教育模式創新研究
對話美國頂尖名校面試官助力學生實現留學夢想
我在悉尼短期“留學”
淺析晚清第一批官派留學
時代潮流下的中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