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本人使用信用卡的法律責任承擔及對策分析

2017-01-17 21:22劉宏偉
東方教育 2016年7期
關鍵詞:責任承擔對策分析

劉宏偉

摘要:信用卡,在經歷了50多年的發展后,如今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便捷支付工具。它最核心的價值是提供小額循環消費信貸,在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便捷的消費體驗的同時也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但限于信用卡本身的特征,加之我國信用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銀行防范風險措施的不足,它同時也會成為不法分子覬覦的目標,造成持卡人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信用危機。本文所要探討的就是信用卡出現非本人使用后的責任承擔以及相應的對策分析問題。

關鍵詞:信用卡非本人使用;信用卡法律關系;責任承擔;對策分析

《中國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規定,信用卡及其賬戶只限經發卡銀行批準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外借。但是,在社會實踐中我們會發現有一些公司以員工的名義辦理信用卡并使用,而員工并不知道該信用卡的日常使用情況,以致離職后往往導致出現個人信用危機的問題。在此種情況下,銀行只會向信用卡身份信息歸屬人(此處解釋為本人,下同)提出還款請求,甚至會導致雙方對簿公堂,而實際使用人卻逍遙法外。當前,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的信用卡章程中規定,掛失前的損失由本人承擔。它涉及到信用卡的非本人使用導致的信用風險,對于此種規定是否合適。同時,發卡人與持卡人法律關系為:兩者之間是由格式合同所確立的合同關系。商業銀行是否涉嫌利用這種格式條款單方面的加重本人的風險責任,非本人使用信用卡風險有誰承擔合適?本文將從非本人使用信用卡法律責任承擔以及對策分析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銀行與特約商戶的權利與義務

(一)銀行的權利與義務

1、在特約商戶提供有本人簽字的簽賬單時,銀行應無條件的支付相應的款項。2、發卡行應負責信用卡支付設備及系統的安裝、維護與更新,并對相關人員要進行業務和操作的培訓。除此以外,筆者認為銀行負有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方式的義務。在當前指紋技術迅速發展的環境下,面對密碼容易泄露、簽名存在審查不嚴或沒有能力審查的情況下應該大力推廣更為先進的指紋交易體系。

(二)特約商戶的權利與義務

1、特約商戶應對簽購單簽名是否與本人姓名和預留身份信息相符。2、當持卡人超額超限劃款時,特約商戶應該謹慎提供服務,做好相關身份信息的驗證,對非本人使用的信用卡可以拒絕支付。3、向發卡行提供簽購單復印件及相關消費票據。

二、特約商戶審查簽名的困境

發卡行與特約商戶合作時通常會簽署特約商戶銀行卡業務規范,規范中一般都要求特約商戶在受理持卡人的刷卡要求時,審核確認消費者確為本人,如果不是本人的應該拒絕消費,同時信用卡背部有簽名欄但是沒有本人簽名的也不得受理,違反上述規定應承擔損失。在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銀行卡聯網聯合業務規范》中也對持卡人在特約商戶的交易流程做出了規范。特約商戶除了要核對信用卡的有效性和完整性,還要求特約商戶核對持卡人的簽名與信用卡背面簽名是否一致。但是,礙于特約商戶審核簽名是否一致在操作上存在不切實際的技術上的難題。筆者認為特約商戶對信用卡的消費,只要做到了合理、審慎的義務就應當免除其在信用卡非本人使用產生的信用、債務風險。

三、非本人使用信用卡的法律責任承擔及對策

首先,商業銀行具有廣泛的業務職能,它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十分顯著,在整個金融體系乃至國民經濟中居于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銀行業務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銀行和客戶之間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基礎上。它的業務群體是十分廣泛的,由發卡行承擔損失責任后,發卡人可以將損失額在大量級交易額中進行分配,從而使每一個客戶承擔的數額非常微小。發卡人承擔責任,然后以增加的服務成本的形式,在客戶或商人之間進行分散。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在其客戶群體中分散已有的損失,從而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不論是信用卡詐騙也好,還是盜用、竊取使用引起的犯罪也好,對于普通民眾來說,都是一種通過較高技術性的手段來進行的。讓絕大多數不具有防范這種技術性犯罪能力的持卡人來承擔風險,要求甚為苛刻。

再次,可以在發卡行和保險公司之間,引入保險機制??蛻舨豢赡茉敿毜牧私庑庞每ㄊ褂弥写嬖诘娘L險,在受理保險公司的業務時也無形的增加了其使用信用卡的成本,即使客戶同意,也不一定能夠買到合適的險種。但是,銀行卻能很好地掌握風險的來源,銀行可以購買保險以規避信用風險損失。為了更好的分散損失,由發卡行這樣更能系統預判風險、并擁有大量資金地位的當事人承擔風險,并通過保險機制為自身風險提供安全保障,再將成本在眾多的持卡人中間進行分分配,使得每一個持卡人花費低的成本就能得到更好的保護,這樣的機制無疑是更具有經濟效益的。因此由發卡行承擔責任更為合理。

最后,筆者認為銀行負有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方式的義務,在當前指紋技術迅速發展的環境下,面對密碼容易泄露、簽名存在審查不嚴或沒有能力審查的情況下應該大力推廣更為先進的指紋交易體系。在發放信用卡時不僅要審核申請人的收入狀況、信用度。對于符合用卡要求的當事人更要做好身份信息的強制錄入與安全識別的工作,保證用卡人的身份信息安全。隨著生物指紋識別技術的發展,它越來越多的應用于社會保障、衛生醫療、文化教育、民政優撫、人口計生、住房物業等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事業各領域。所以為了保證信用卡的持久、高效發展,在商務消費銀聯交易、小額電子錢包支付等服務行業進行推廣應該受到銀行業的重視。

參考文獻:

[1]王樹茂.金融糾紛風險防范與化解[J].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648頁.

[2]陳俐茹.論信用卡交易制度及其法律關系載[J].比較法研究,2004年第5期.

[3]姜波.信用卡遺失風險責任承擔的理性思考[D].第35頁.

[4]陳穎亭.論信用卡冒用糾紛中特約商戶的審核義務[D]. 南京大學2012.

[5]王旸.銀行卡法律關系及冒用銀行卡責任承擔透析[J].金融時報.2007年第11版.

基金項目:西北民族大學2015年度研究生科研(實踐)創新項目(yxm2015051)

猜你喜歡
責任承擔對策分析
中小學體育傷害的責任承擔與風險預防
淺談法律援助律師的社會責任
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著作權侵權責任研究
淺析商業銀行法律風險防控體系優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重大疾病保險的產品定價和產品設計風險管理對策
比例責任界定
網絡名譽侵權責任認定與責任承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