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德育課程教學中應用探析

2017-01-17 12:48代璽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德育中職

代璽

摘要: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生畢業更多的直接進入社會就業,因此中職德育教學擔負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本文從項目教學法基本理論、中職德育課實施項目教學法的必要性、中職德育課實施項目教學法的策略等方面對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德育課程教學中應用進行了深入的探析。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中職;德育;教學改革

一、項目教學法基本理論

(一)項目教學法的概念

項目教學法,又被稱為是項目學習法或基于項目的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是由美國教育家和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首次提出,并由其學生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設計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

(二)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1.學習的自主性

自主性學習具有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主動性表現為學生我要學,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獨立性表現為學生我能學,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獨立思考,自行研究;自控性表現為學生我會學,學生能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進度進行自我調整,并能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總結和評價。

2.教學的實踐性

項目教學通過為學生創設真實的社會或職業情境,這些工作情境更多的來源于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實際解決,學習成果也不僅是簡單的知識的積累,而是要提高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項目教學過程中的教學不再僅限于教材內容的照本宣科,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和學生記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增加了使學生更多地參與實踐和活動的教學方法。

3.評價的多元性

項目教學的評價應該是多元的,在評價方式上不再以單一的筆試來考核學生的成績,更多地“關注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評價標準上也不是一味地追求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要求,更多地關注學生在項目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和進步程度,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和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在評價主體上也改變了單一任課老師的成績評定,而是把教師評價、組內評價、小組互評、學生自評和互評結合起來,把學校評價、社會評價和家長評價結合起來,這樣也就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動機和學習的自信心。

二、中職德育課實施項目教學法的必要性

1.有效針對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大多數學生已形成一種習慣性思維,那就是德育課就是“假大空,說教太多,道理太空,政治太強,內容又太抽象,學生學起來枯燥乏味,又覺得這對生活用處也不大”。因此,學生基本上把德育課看做是休閑娛樂課,課堂也就會呈現出睡覺、閑聊、看小說、發手機信息等現象,學生興趣不足,課堂表現消極冷淡。

實施項目教學法,教師通過設定項目,布置任務,在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找尋學習的樂趣。采用項目教學法,不再拘泥于教材的知識結構,而是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項目進行教學;不需要固著在課堂這一狹小空間,而是根據項目設置的需要,走出課堂,走進校園,走進企業,走進社會,進行調查訪問,參觀學習,模擬實驗等,社會亦課題,課題即社會,能有效針對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2.符合中職德育課改要求

2008 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改革與教學安排的意見》要求“德育課教學應遵循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從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和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實際需要出發,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做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和行為養成相統一,切實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

項目化教學正能契合德育課改的相關要求,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各種主題的項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得以調動,學習熱情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學生在項目活動中自主、協作地進行學習,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各種能力的提升。

3.有利于中職學生知能并行的發展要求

中職學校擺脫了高考的指揮棒,競爭壓力、學習壓力相對比較低,學校、家長乃至社會對中職學校學生的要求相對較低,這種寬松的外部環境使學生對實踐課更感興趣,更注重自身職業實踐能力的提升。

項目教學法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自學能力、研究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合作互助能力、交往交際能力、生活生存能力。在項目教學學習中,既獲得了必要的知識,又提高了學習能力,這有利于中職學生知能并行的發展要求。

三、中職德育課實施項目教學法的策略

1.有效整合教學內容

設置德育課項目不能是簡單地對教材章節的羅列,而是要把相關的知識點融入社會生活題材中,圍繞學生身邊實際發生的問題,社會 熱點和生活話題組織教學,構建適合學生年齡并且豐富、生動、有效的項目載體。

在整合教學內容的同時,在充分利用學校的德育教學資源的同時,還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整合教學內容。如在道德項目實踐時,安排學生前往校道德實踐基地,敬老院、福利院、社區等場所,踐行我國優良道德傳統,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在文明禮儀實踐項目時,前往社區共建組織宣講文明禮儀規范,加入學校義工服務團,踐行文明禮儀。這些真實的教學情境,有效的教學資源,能給予學生更多地實踐體驗,產生更多地情感共鳴,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

2.精心選取并設計項目

選取項目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托,選擇具有針對性、典型性、有效性的實踐任務,以現實生活的對象為材料,把基本的知識點融入項目活動中,又要能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在確定項目時,也不能由教師一力完成,應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共同參與項目的選取,“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育人因素”,并且注意啟發學生去主動發現身邊的素材,選擇難易適中,適合學生身心發展,可操作性強的項目。這樣“使德育由空洞虛無的說教轉向社會實踐,從課堂轉向生活,使學生勇于實踐,培養良好的道德行為?!?/p>

3.項目實施過程中注重團隊建設

首先要處理好教師之間的關系,項目活動在推進過程中,可能僅利用課表上安排的兩課時不能完成,這就需要與其他教師進行課務的協調。對于德育課采用項目教學法后的評價,學生的各方表現需要系部相關德育領導、班主任、其他任課教師提供綜合評價。教師和學生之間也要協調好關系,教師要與學生共同開發項目,學生要與教師適時溝通項目活動的開展情況,及時反映在項目活動進行中存在的困難、開展進度、完成情況等,教師也要進入到小組團隊中適時指導。學生小組內部更要做好分工協作,注重團隊建設。學生小組內部建設本身就是學生德育成長過程。教師不僅要重視德育的內容,同時要重視德育的過程。

四、總結

在中職德育教學過程中實施項目教學,能夠改變了傳統的教師主講,學生被聽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知識的傳授灌輸者變為引導啟發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實施項目教學過程中,要尋求一定的規律和方法,同時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創造性,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友誼,趙鵬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項目教學改革之合理性探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9):15-18.

[2]徐涵.項目教學的理論基礎、基本特征及對教師的要求[J].職教論壇,2007(11):9-12.

猜你喜歡
項目教學法德育中職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探析項目教學法在化工管路拆裝實訓中的應用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flash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高?!暗掠秊橄取钡睦碚?、實施及評價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