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人生須精心謀劃

2017-01-17 12:51李劍琴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學生就業職業生涯規劃職業教育

李劍琴

摘要:人生是需要設計的,人生是可以設計的。如果某個人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就必須善于計劃自己的生活,策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有生涯設計的人未必都能成功,但成功者一定都有生涯設計。特別是職業學校的學生,更應進行職業生涯的策劃,并且從進校就開始,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關鍵詞:職業教育;學生就業;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是現代社會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提供了個人的謀生手段,而且也創造了迎接挑戰、實現自我價值的廣闊空間。我們離開校園后,都將經歷漫長的職業生涯,這是人的一生中精力最充沛、內容最豐富的階段。所謂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在其一生中與工作相關的一系列活動、行為、態度、價值觀、愿望等的有機整體。每個人都應關注自己的職業生涯,特別是我們從事職業教育的老師,更應將此納入到我們的教學內容中,對學生進行幫助、引導,使他們能盡快轉換角色,適應社會的需要。如果不注重職業生涯規劃,就可能出現種種令人扼腕嘆息的事件,比如,馬加爵殺人悲劇、清華學子劉海洋用硫酸澆黑熊事件、學生喝酒打架滋事而喪失生命、屢屢違紀造成失去學習的機會……究其根源,就是進校后,他們突然失去了明確的職業目標,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認真規劃,加之教育疏導的不到位,導致這些不該發生的事件出現了。

對于正在學校學習的學生而言,認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不僅僅是協助學生找到工作,而且要幫助學生真正了解自己,要讓學生堅信一個基本的理念:“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邁向哪里卻是很關鍵”。

一、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及特征

所謂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根據自身的教育背景、家庭影響、個人需求、社會環境,選擇與自身人格類型匹配的職業類型,從而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良好的職業生涯設計應具備如下特性:⒈可行性。職業規劃要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所處地域的社會狀況,不能是一種幻想或者是夢想。⒉適時性。職業規劃是預測未來的行動,確定將來的目標,因而各項活動何時實施、何時完成,都應有時間和順序上的合理安排。⒊適應性。因為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不是一勞永逸的,所以要求所設計的規劃要有彈性,以增加其適應性。⒋持續性。人生的每個發展階段應能連貫銜接。

二、學生學習期間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讓學生理性地選擇職業,把邁出的每一步都作為成功的起點。目前,就業難已經成為畢業生最為關注的問題,影響學生順利就業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大部分學生沒有對自己將來的去向、發展沒有設想,這將影響到學生的提前準備和準確定位,甚至影響對工作的適應性。我看到過一篇資料,報道發達國家對職業生涯進行規劃的經驗是,由學校承擔系統的職業輔導課,學生在進入社會前接受五個階段的教育:一是認知階段。指從幼兒園到小學期間。二是探索階段。指從小學高年級到初中期間。三是定向階段。指從初三到高一年級期間。四是準備階段。指高中時代。五是安置階段。指高中以后。

在一般情況下,經過上述五個階段循序漸進的教育指導,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就已經很清楚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要從事什么樣的職業,以及為實現這樣的人生目標需要怎樣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但由于我國傳統的教育體系有關職業生涯規劃與輔導的課程設置隨意性較大,規范性也差,不系統,我們的職業指導工作一般停留在講講國家的就業政策,收集發布一些用工信息,或者開設一點講座,告訴學生要轉變觀念,主動去適應社會,或傳授一些求職技巧,這種低層次的就業指導,遠遠無法滿足就業市場對學生的要求。而中職學校,更有必要加強就業指導。因為我們現在招收的學生中許多都是被動地接受教育。學習的自覺性和自律性都較差,部分學生往往是家長出于無奈而將其送來“托管”的。無心向學,提不起學習興趣是他們的共性,在他們的頭腦里根本沒有“讀書為了就業”的觀念,這兩年在我們安置學生就業過程中發現,許多學生擇業是很盲從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更談不上結合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導致的結果是達到工作崗位后,很快就表現出各種不適應。追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在走入職場前,他們在觀念、心態、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沒有做好全面的準備。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職業指導,讓他們有意識地自主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三、在輔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時應注意的幾點

㈠要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職業取向。就是說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很清楚地了解到以下幾個問題。

⑴自己想做什么?其實這是一個人的愿望。往往這點被我們所忽視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愿望,可關鍵是你是否真的往這方面去努力。

⑵能做什么?就是說你是否擁有能勝任工作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

⑶允許你做什么?指的是環境允許你做什么?

⑷需要你做什么?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用在合適的地方,才能發揮其作用,才能顯露出人才的價值。

㈡告訴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要掌握的基本原則

⑴擇世所需。是指把社會需要作為出發點和歸宿,以社會對自己的要求為準繩,去觀察、認識問題,進而決定自己的職業崗位。

⑵擇己所長。任何職業都有一定的從業條件要求,都需要從業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學生在職業的謀求和選擇中一定要瞄準適合自己的,要努力做到結合自己的特長,選擇最有利于發揮自己優勢的職業。

⑶擇己所愛。興趣是我們從事某一職業時的原動力。興趣與成功是成正比的。有關資料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一工作有興趣,就能發揮他全部才能的80% -90%,而且能較長時間保持高效率。

㈢克服幾個心理誤區

⑴職業規劃等到快畢業時再做也不遲。有人曾說過,其實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所以,職業生涯規劃在剛入學時就應開始,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未來的發展和去向、需要掌握的知識和能力、自己是否喜歡未來職業等問題,而決不是簡單根據教學安排和教材開始自己的學習生活。

⑵職業規劃等同于學習計劃。職業規劃的核心是對達到職業目標的步驟、方法、時間進行安排。再者,達到職業目標往往不僅需要知識,更重要的是需要能力,所以,職業規劃的重點是工作能力提升的規劃。

⑶缺乏對自身的全面了解。許多學生不做職業規劃,除其它原因外,主要是對自己認識不清,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適合干什么。要教會學生在進行職業規劃前,能結合自身和現實情況,作一個全面的自我分析,做好“四定”:定向,就是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定點,

就是定自己職業發展的地點;定心,就是做到心平氣和;定位,就是確定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上述這些實際就是解決職業生涯規劃中“干什么”、“何處干”、“怎么干”、“以什么樣的心態干”的問題。

⑷專業就是職業。一般來說,80%的專業決定不了職業。專業是學習階段的任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被動的接受,而職業則是畢業后的任務,是一種主動的謀生手段。

㈣教會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和步驟

若想讓學生畢業后能盡快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關鍵在于點滴的積累和切合實際的引導。事實證明,每個人都有適合其發展的路徑,但每個人都彼此不同,誰也不能完全復制別人的成功之路。職業生涯規劃必須靠個體不斷地嘗試和探索,而在這個過程中,職業指導老師的作用是提供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引導學生進行職業探索,最終達到奮斗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價值。

猜你喜歡
學生就業職業生涯規劃職業教育
促進金融院校學生就業的有效途徑探討
即興伴奏對高校鋼琴學生就業的作用及教學方法的探討
針對市場需求高校動漫專業教育該如何變革
金融專業對學生就業前景的分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與對策探析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