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與對策探討

2017-01-17 13:08李新春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教育現狀信息技術對策

李新春

摘要: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世紀,甚至信息化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地區綜合實力、現代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信息技術被廣泛的運用于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學習中,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的便捷。而教育信息化則是社會信息化的基礎,開設健全的信息化教育課程,讓學生們掌握信息化知識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對策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日益發展,我國已經有條不紊的展開了信息化技術教育工作,但是在實際的實行過程中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等仍舊對信息技術教育存在認識的誤區,這使得信息技術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想有一個和諧的信息技術教育大環境,就需要一一克服這些難題。

一、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各個中學就展開了計算機信息教育課程,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三十多年,經歷了個別學校試點開課到全國推廣普及、成為必修課程的過程。信息技術教育的展開有著重要的意義,它的發展與現代教育的發展直接相關,既是教育的方式之一,又豐富了教育的內容,是新時代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之一。信息技術教育的展開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抽象思維能力,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嚴謹性、拓寬他們的知識面,運用信息技術能夠解決許多書本知識不能解決的問題[1]。信息技術的學習也是學生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信息技術被廣泛的運用于社會的生產、生活中,只有充分、全面的掌握了信息技術,學生們在踏入社會后才能更好的與社會融為一體。

二、信息技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硬件配套設施不健全

因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使得信息技術教育存在區域性的不均衡,如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具有明顯的優勢,信息技術獲得了良好的發展,而中西部地區因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信息技術教育的配套設施也就不盡完善。在中西部地區廣泛存在信息技術設施不完善的情形,如學校有多媒體機房但計算機的數量不能滿足日常的教學需求,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教育的進程和教學的質量,更有甚者空有機房而沒有相應的設備。而有些地區直接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保證上機進行實踐教育,使得信息技術教育的呈現緩慢發展的局面。再者,學校下發了統一的教學教材,也安排了相應的課堂,但是空有理論知識的講解而無實際操作的練習等,理論與實踐沒有很好的接軌,使得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徒有其名而收效甚微,沒有得到實質上的發展。

2.課程設置不科學

因我國的信息技術教育的相關課程開展的歷史不長,經驗相對欠缺,各個學校在實際的教學中并無統一的、科學的教學計劃,存在很大的主觀隨意性[2]。有的學校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去展開信息技術教育,但有的學校卻極其不重視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把它當作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對待,常常有主要科目占用計算機科目的時間的現象的發生,嚴重削減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時間,擾亂了正常的教學計劃。此外,不重視信息技術課程設置,沒有抓好教師日常的備課、教學工作,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較差,極大地打消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熱情、削減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嚴重的阻礙了信息技術教育的現代化進程。

3.教師的教育素養有待提高

教師作為課堂中的積極引導者,起著一個“穿針引線”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教師的教學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效果。而信息技術這一門學科與其它學科相比較為年輕,發展歷史較短,即使學校的硬件設施跟上了教學的需求也有可能出現其他阻礙教學進度和效果的問題出現,如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教師的信息技術教學素養[3]。很大一部分的信息技術老師都是頂替上崗的,并不是專業的信息技術老師,他們很有可能是其他學科的普通教師,使得信息技術教學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而這些臨時上崗的教師往往不知如何操作信息技術、如何全面有效的講解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此外,學校與學校之間也缺乏足夠的交流,信息技術教師的水平局限于其原有的水平,不能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所以在實際的信息技術教育課堂上,教師“照本宣科”,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知識往往一知半解,操作起來也有很大的困難,而請教老師,老師也往往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見解[4]。這最終使得信息技術課程成為了學生們的一個放空課堂,學不到信息技術知識,只是自由活動、自我放松的一個課程。

三、信息技術教育相關問題的對策

1.加大對信息技術教育的投入

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首先要保障的就是硬件設施,只有相關的硬件設施到位了,正常的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才能有效的展開。此外,相應的軟件也要跟進,只有兩者實現了有效的統一,信息技術教育才能全面的展開。

硬件設施和軟件設計的健全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支持,但信息化環境的建設需要多方的共同支持,單單學校這一方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偏遠的、欠發展的農村地區的學校,在加大資金的投入方面要拓寬獲取資金來源的途徑,努力爭取社會各界的愛心幫助,廣泛吸取社會各界的資金。作為國家更是應該對落后地區的信息技術教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培養信息技術教育人才,撥出相應的款項等幫助健全落后地區的信息技術設施[5]。

2.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長期以來,我國的廣大學子都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素質教育的進程在各校并未全面、有效的展開,有些學校仍堅守“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如今是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因此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廣大的教師、家長、相關的領導等都應當轉變教育觀念,面向現代化,正確認識信息化教育,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廣大的家長群體,在他們傳統的理念中認為孩子們應把時間都放在語數外、政史地等傳統科目上,計算機科目的學習只是浪費孩子們學習的時間。

只有轉變了落后的教育理念,才能充分的認識到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摒棄陳舊的思想,全面、有效的接受信息技術教育這一新事物,廣闊學生學習的視野,拓寬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實現學生與現代化社會的接軌,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3.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綜合素養

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教師的素質水平直接與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掛鉤,教師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各個學校應加強對信息技術教育的師資隊伍的壯大,既要保證數量,又要保證質量。對于原有的信息技術教師應進行系統的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6]。同時,應加強各個教師以及外校其他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探討,實現經驗的交流、難題的解惑。此外,相關的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對于考核的結果進行一定的獎懲,從而激起教師們教學的熱情和主觀能動性。依靠相關的制度,開展相應的課題研究活動,活躍信息技術教育的師資隊伍。只有教師的專業素質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好的展開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工作。

綜上所述,如今是個信息化的社會,信息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要想與社會接軌,廣大的學子就必須學好信息技術知識。而這就要求學校、國家等做好相應的信息技術教育工作,加大資金投入、政策支持和師資隊伍的建設,同時相關的人員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以科學合理的態度迎接新時代背景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程偉華,崔繼友,胡玉林.淺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網絡財富,2010,12:29-30.

[2]劉玉菊.滇西北地區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及對策探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v.25;No.16712:106-108.

[3]羅昱開.高職信息技術教育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5,No.82303:176-177.

[4]董曉麗.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5:4.

[5]劉建華.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及對策[J].電子制作,2013,No.24419:171.

[6]徐燕紅.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04:129-130.

猜你喜歡
教育現狀信息技術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生存狀況與教育現狀研究*
淺析新課改形勢下初中政治教學的策略與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