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語文詩歌的教學策略

2017-01-17 13:09安克忠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詩歌高中語文

安克忠

摘要:高中語文的詩歌鑒賞題,要求能力較高,多數學生往往仍感覺無所適從。任何的文章都有它一定的學法,任何試題也都有一定的解決方法。對于高中生來說,已經了解并掌握了一些詩歌常識,學習了詩歌的一般知識后,應該對他們從詩歌鑒賞整體進行培訓。鑒賞一首詩,應該具備以下幾種方法,解起題來會有的放矢,從而達到有效解決詩歌鑒賞問題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題

一、正確的思維與意識

明確鑒賞詩歌的通用方法,并在解題時能夠自覺運用。在任何教學的訓練中,思維方法的訓練都是最重要的。整體而言,教學的目標就是要達到學生能夠獨力自主的進行問題的發現與探究。所以,平時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是應該帶著方法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方法應該是包含著知識并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傳授。

二、合理的品析順序

要強化學生的鑒賞詩歌的順序,它不僅僅是節約做題時間的問題,最主要的是在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知識之后,或者說學生都已經具備了所要做題的一般知識之后,方法與技巧就變得至關重要了。而做題的順序合理與否,可以直接決定著學生做題的正確率。就詩歌鑒賞而言,一般順序為:讀標題、看作者、析注釋、譯正文、審問題。應該時刻注意強化上述順序,雖然術語專業,但理解起來難度卻并不大,無外乎是要注意分析文本,要注意了解作家及其所處時代與寫作背景。但根據已經教學的經驗看,很多學生并不具備完備的意識??荚嚂r,他們早已經把教師教的知識與方法忘到了腦后,只是因為學生在平時學習與訓練中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或者說是沒有形成正確的做題方法,從根本上是思維方法出了問題。

三、明白題材特點

讀完標題與文本后迅速確定題材,即寫了哪方面的內容。這難度相對較小,但十分實用??墒聦嵶C明大部分學生根本沒有意識去思考,觀察,發現。而一首詩寫了什么,是學生首先必須要發現的。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題材意識。一方面在他們的腦子里應該有這些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是他們在面對考題的時候必須首先用這些意識去分辨。如果讓我用兩個字概括的話,它就是“鳥瞰”。做題前應該站在一定的高度,做題中更應該始終站在一定的高度,從高于考題與出題人的高度來看待這樣的問題。

在平時教學時必須把寫景抒情,詠物,思鄉懷人,長亭送別,山水田園隱逸,詠史懷古,邊塞等題材知識,典型意象,典型情感,典型手法貫穿到教學中去??梢圆捎酶鱾€擊破的方法,也可以就整體而言進行傳授。詩詞中表現出的基本情感或基調,喜:程度不同。愁:怨,悲,思念,無奈,渴望,今昔感慨,傷感,失意,惜別,不舍,勸勉,痛苦,憤激,憂慮等。辯證、復雜交織,變化:回憶與失意,渴望與思念,同情與憤怒。操守:堅貞,決心等。

四、仔細審閱題目

審題意識高于其他一切意識,這是現在的學生最不擅長的方法。這種方法必須得到極大的強化。有時候我告訴學生有些題不用看題可以得出答案,他們還不太相信。在給他們作了幾個典型示范后,有一部分學生確實能夠發現,有些題,有些時候確實可以。那為什么會是如此呢?就是因為答案首先是在題干中,然后才是文本中。連題都不審,就敢做題,或都是連題都審不清楚,就去做題,這都是相當危險的事情。事實也證明了很多學生之所以會大面積的丟分,審題出問題就是其中一個原因。

因為審題就是要明確考點是啥,就是要明確這種考點一般的答題方法是怎樣的,也就是要明確問題指向,以此找準文本中的區間。所以說,審題就是在傾聽指令,指令不對,指令含糊,都是不可能完全準確的進行解答的。就如同瞎貓碰著死耗子一樣,可能性太小了,即使對了,也沒有什么意義。平時的訓練要強化的是思維的準確,是過程的操作,而不是結果。用不科學的思路形成的正確的結果只能是偶然的,也是危險的偶然。所以必須不斷強化學生的審題意識。

我覺得要想真正做好詩歌鑒賞,在學生的審題中,可以強調這樣三方面。讀了題目之后先譯題,進行概括,明白文本的指向,并與生活聯系起來。應按照正常的順序進行解讀與劃定答題區間,然后才進行整合。需要明確的是生活意識其實是可以單獨做一方面意識的。我們經常說語文即生活,而考察的情感本身也來源于生活,從生活出發,對很多的理解會大大降低解題的難度。這在現代文閱讀中更典型,不在贅述。

五、深刻理本意內涵

能不能讀懂一首詩直接決定了學生能否更順利的進行詩歌鑒賞,而即使讀懂的詩歌,不代表學生能做對題,得更高的分數。這就一方面需要加大學生的閱讀與積累量,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就是要時刻記著把詩歌的主旨放在詩歌的解讀中,就一般情況而言,任何題的答案都直接或間接地與文章的主旨相關。反映在詩歌上就是與作者要抒發的情感有關。因此,就要在強化學生詩歌主旨意識的前提下幫助學生掌握一種典型的詩歌鑒賞模式,即:“景物--特征--情感”模式。在這一模式中,鑒賞的起點是詩歌中的景物,鑒賞的終極目標是蘊含在景物之中的情感,鑒賞的手段是詩歌中運用的手段與作者投射在景物中的帶有情感的特征。從關系的公式中可以看到,如果沒有了特征,景物與情感的意義就變得不大了。

六、通過例題提高鑒賞能力

教師往往用例題教授解題的方法,然后就再很少去關注和發現例題的價值。事實上應該對學生學過的例題進行歸納總結,從而使學生對每類考點都能明確地把握。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在解題過程中把考題與例題聯系起來。這樣做,效果會更明顯。尤其是應該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好課本中已學的詩歌名篇,反復體會,定能有更大的收獲。

總之,詩歌鑒賞考查層級高,要求能力也高。但通過認真研究與發掘,可以使學生綜合運用上述幾種解題意識,逐步強化解步驟,規范解題思維,從而真能做到高效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 胡德松; 試論高中語文詩歌語言教學的美育策略 [D];華中師范大學; 2003年

[2] 李兆群; 詩詞教學啟發學生想象論要 [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年03

猜你喜歡
詩歌高中語文
我和詩歌的關系(創作手記)
基于網絡交際情境下高中語文寫作學習任務群設計的應用初探
七月詩歌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詩歌的奇怪隊形(一)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引導”方法研究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小小詩歌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