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改革下的新型師生關系探究

2017-01-17 13:10張曉晨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和諧師生關系新課改

張曉晨

摘要:師生關系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既受教育活動規律的制約,又反映了一定歷史階段社會關系。新課程改革強調關要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加強理論與學生實踐的聯系。我們必須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建立適應新課程理念、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師生關系。

關鍵詞:新課改;師生關系;和諧;重要性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它意味著以下三種含義: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的既是是尊重、關心和牽掛;第二,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梢詭椭囵B學生 學習的信念;第三,注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一方面,我們要利用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還要引導學生以學習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言行。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幫助學生建立愛心、同情心、責任感。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成了當務之急。

一、傳統的師生關系

《現代漢語詞典》對“教學”一詞的解釋:“教學: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笨梢哉f,這是對目前師生之間日常教學活動的一個頗為客觀的描述。這讓人想起唐代大詩人韓愈說過的一句話:“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睆摹皞鞯馈钡健皞魇凇?,何其相似,真正的千年不變的一脈相傳。而由此形成的對“師生關系”的定位就是:為師者,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為生者,是虛心求教的蒙恩者?!耙驗楦吒咴谏?,所以就要有所謂的“師道尊嚴”:寧可給學生一顆好心,也不能給他一張好臉!因為高高在上,古訓便有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傳頌…… 因為高高在上,我們就可以“要求”學生背書本,背步驟,背答案…… 因為高高在上,我們就可以“命令”我們的小學生坐在教室要乖乖地背手在后…… 做學生的視教師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圣人,做教師的一切要以教材、教參的馬首是瞻,并將其視為考試時的標準答案,學生則不敢有自己絲毫的獨立見解……

二、新型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強調,新型的師生關系,首先應是以生為本,包含的內容很多,最重要的是師生之間在教學、情感上的“互動”。

新型師生關系要求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一律平等,以一種和諧平等關系互動。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有參與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教師對學生有教育管理的責任、要求學生完成相應學習的權利和向學生傳授相應知識的義務;學生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承擔學習知識和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的責任和義務。

老師不能再是以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給予學生機會去展現自己,尊重學生的觀點。另外不偏愛,不歧視學生,關注每位學生的特長,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新型師生關系與傳統師生關系的主要區別

(一)與傳統師生關系相比,新型師生關系由單向向雙向改變。

儒家文化一貫強調“修身,齊家,獨善其身”等理念以提高自我修養,這成為了長期以來師生關系的思想基礎。傳統教師更關注自身的行為,認為自己做到問心無愧就好,當然教師的自身修養對師生關系的培養很重要,但在當前社會,在提高自身品味素質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接受的群體。此時學生不在是被動接受者,他們是憑借自己價值判斷對知識的創造者。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師生關系的評價認知標準也不一樣,對教師呈現多元化的要求。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不能僅僅關注自身,自己的教育行為應該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思維。

(二)與傳統師生關系相比,新型師生關系已經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中,它已經滲透到和學生接觸的方方面面。

由于師生關系具有特殊性,將其分為了正式性和非正式性接觸。正式性接觸指在課堂教學上的接觸。非正式接觸師指在課堂教學以外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探討。隨著新課程改革學校教學活動日益豐富多彩,師生非正式接觸日益增多,成為重要的一部分。傳統的教學關系更多的改變為情感的交流與滲透。。

(三)師生關系由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無條件學習轉變為教師和學生協作學習,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由主導者變為引導者合作者。

傳統教師的一切以教材、教參的馬首是瞻,并將其視為考試時的標準答案,學生則不敢有自己絲毫的獨立見解,生搬硬套,死記硬背。學習的知識得不到實際應用。新課改要求教師培養創新意識,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以學生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其中。許多課程都將是老師和學生協作學習完成的。

四、構建新型的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老師和學生重新審視自身的責任和義務?,F實教學中,學生和老師交流不多難以相互了解,因為換位思考的機率就小。對此,師生要明確各自的角色地位,加強溝通交流,彼此建立充分地信任感。

(一)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在學生心目中老師最權威、最重要的領導者。通常情況下學生心里會不自而然的與老師產生一定的距離。新課改后提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倡導學生個性發展。這就要求老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特長,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尊重其人格,對待每位學生都應如此。教師應盡量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讓他們得到充分鍛煉與肯定,增強學生自信。

(二)學會換位思維

教師應該放下自己的主觀價值判斷,著試從學生的角度來觀察、思考問題,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充分感受學生的內心世界,就像感受自己的內心世界一樣,并且把這種感受傳遞給學生,促進學生換位思考的意識。

(三)公平對待每位學生

我們經常發現,對于成績不好,表現稍差的同學,老師毫不留情面,當著眾人一頓批評,訓斥。這樣的教育后果不但會傷害學生自尊心,還會使學生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因此如何對待“問題學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能,也絕不可以回避的問題。

作為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尤其對后進生要有所“偏愛”:課堂上能夠舉手發言就加以鼓勵,不能盲目否定學生;學習上有所進步就給予贊許;品德上做點好事就進行表揚,讓后進生品嘗到受贊許、表揚的歡樂,在贏得學生的信任,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之后,教育工作就容易多了。

(四)改革課堂教學,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過程,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有思考交流的時間,有活動訓練的時間,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

(五)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1、提高道德修養。

教師要以德服人。為師先為人,育人先正己。教師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愛崗敬業,堅定自己獻身教育事業的崇高理想,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以一名優秀教師的標準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言傳身教,成為學生的表率與榜樣。

2、扎實知識功底。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知識越深湛,視野越寬廣,各方面的學科知識越深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僅是一名教師,而且是一名受歡迎的教育工作者”?!弊鳛橐粋€教師,只有具備超強的能力才能使學生信服。

3、提高自身心理素質。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那么對自身來說就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自身角度要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

4、培養與時俱進的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所創新,體現新理念、新手段,新方法,通過對教育教學的思考與研究,形成一套獨特的教育思想與教育理論。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及時了解該學科領域研究的前言動態,關注國家教育政策,培養要求的發展。

5、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古語云“親其師而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產生良好的情緒。老師要積極深入到學生學習生活之中,不要把自己特別定位在居高臨下的位置,不要總以組織者自居,應該主動參與到學生各項活動中去。另外教師要學會愛學生,英國教育家羅素曾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是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當教師面對學生時,不能挑選,愛這個、不愛那個,應愛每一個學生。即使有的學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錯誤,也不能歧視他們,而應該化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培養教育他們,使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韋小寧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提高教育效果[J]廣西教育A(小學教育)

[2] 李瑾瑜等 課程改革與教師角色轉換[M]北京 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

[3] 李朋偉 新型師生關系的創設[J]-西藏教育 2015(8).

[4] 白暉 淺談新型的師生關系[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8)

[5] 申淑麗 新型師生關系之我見[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4)

[6] 王薇薇 論傳統與新型師生關系的區別[J]現代教育科學2014(2)

猜你喜歡
和諧師生關系新課改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雙向奔赴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余清臣:建構現代師生關系的公共性
新課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
構建社會主義新型和諧勞動關系實證研究
對班主任管理的幾點看法
新時期需要怎樣的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