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大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的必要性及對策研究

2017-01-17 13:18金國榮陳霞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必要性

金國榮++陳霞

摘要:近些年,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大幅增加,但仍存在總量不足,支出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本文結合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發展現狀,分析進一步加大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的必要性,提出加大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財政性教育經費; 投入現狀; 必要性

教育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在一國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作為科技進步、國際競爭力提升的原動力,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同時教育也是緩解貧困和不平等現象的手段之一,為經濟可持續增長奠定基礎。我國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規模在不斷擴大,財政性教育經費總量不斷增加,占GDP比例逐漸提高,與OECD國家的差距逐步減少。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結構在不斷改善,但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總體水平仍然偏低,存在財政性教育經費短缺、財政性教育經費分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一、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的現狀

(一)全國教育經費投入大幅度增長,超過2萬億元。

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22236.23億元,占GDP比例為4.28%,比上年的3.93%增加了0.35個百分點,如期實現了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4%目標,成為中國教育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2012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達到27695.67億元,比上年的23869.29億元增長16.03%;全國公共財政教育支出達到20314.17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125952.97億元的比例為16.13%,比上年的14.78%增加了1.35個百分點。

(二)近10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總量逐年增加。

從表1中可以得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平均比上年增長20.96%。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不斷增長,使其占GDP的比例不斷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從2004年的4465.86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4488.22億元,增長了5.48倍。雖然提升很大,但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差距。根據世界銀行統計資料,2011年,澳大利亞5.1%、瑞典6.8%、英國6.0%、美國5.2%、加拿大5.3%,法國5.7%,丹麥8.7%,而哥倫比亞4.5%、古巴12.8%,僅僅有極少數的國家教育公共開支占GDP比重低于4%,如剛果1.6%,危地馬拉2.5%等。

二、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引發社會問題

1.學雜費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偏高,導致居民收入水平相對下降,家庭生活困難。學雜費收入已成為公辦學校僅次于財政教育經費撥款的穩定的第二籌資主渠道。中國學雜費水平相對于居民尤其是農村居民的承載力而言,還是比較高的,2012年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以高校每生每年須交學費5000元為標準,中國高校學雜費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71.66%,占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22.93%,遠遠高于其他國家的相應比例。

2.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短缺,需要財政支持。優質教育需求增加與優質教育資源有限矛盾凸顯,從全國來看,現有教育資源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多樣化和高端化的教育需求,各級各類優質教育資源十分有限,校際之間的差距仍比較明顯。在義務教育階段,廣大民眾對于更高質量的教育服務的需求顯然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突出表現在“擇校熱”愈演愈烈。

(二)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結構不合理

1.三級教育經費分配比例失調

說明:初等教育指普通小學;中等教育指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全國中等職業學校;高等教育指全國普通高等學校。

從表2可以看出,我國三級教育生均教育事業經費支出存在很大差距。初等教育的生均教育事業經費支出從2004年的1129.11元上升到2013年的6901.77元,提高5772.66元。高等教育生均教育事業經費支出從2004年的5552.50元上升到2013年的15591.72元,提高10039.22元。世界發達國家發展教育的過程基本都是從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國家的財力有限,對教育的財政經費投入也有限,更加偏重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三級教育經費的投入結構呈現“金字塔”形狀,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逐漸增加對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三級教育投入相對均衡,差距不大。而我國的三級教育投入分配結構呈現出倒金字塔型,即對基礎教育投入偏低,對高等教育投入偏高。

2.區域間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分配不均衡

從表3分析可知,2005、2010、2013年我國東部12個省市教育經費占全國教育經費比例平均超過50%,而西部12個省市教育經費占全國教育經費比例平均僅為27.12%,中部6省教育經費占全國教育經費比例平均為20.70%。在教育經費投資總量一定的情況下,國家將資金更多的投入到東部省份,使本來教育發展優于中西部地區的東部省份更加繁榮,東部與中西部的差距越來越大。

三、繼續加大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必要性

(一)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規模偏小,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

近年來,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從總量和絕對量來看,有較大和較快的增長,但相對于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教育投入的相對規模偏小,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4%的目標自1993年提出,2005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不到3%,直到2012年我國才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4%的目標。目前,發達國家的教育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為5.1%,欠發達國家教育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為3.84%。我國較低的占比說明,在我國近年來GDP高速增長的情況下,我國教育支出未能與經濟同步增長或優于經濟增長。因此,加大教育財政投入十分必要。

(二)進一步增加教育財政投入對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從促進經濟增長意義來看,世界銀行注明經濟學家羅伯特.巴羅2001年在《人力資本:增長、歷史和政策》一文中,對100個國家,從1965-1995年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表明,男性受中高級以上的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經濟增長率每年增長0.44%。根據OECD2009年統計,教育投資對社會經濟的回報率很高,相對于政府為每個學生大學畢業所負擔的教育經費投入,這部分投入所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包括所得稅的增加以及社會保障成本的較低),能夠達到2倍以上,生活經濟效益顯著。以OECD成員國平均水平為例,政府需要為1名男生從小學到大學畢業負擔27936美元的教育經費,而由此帶來的回報是79890美元,相當于教育投入的2.9倍,日本政府需要為一名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畢業投入232萬日元,由此帶來的經濟回報是475萬日元,相當于2倍回報率。同時,高等教育畢業率還與政治關心度,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關系成正相關。諸多調查結果表明,增加教育投入是促進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效途徑和積極措施。王勇等(2014)運用面板數據模型,利用 2001—2012 年我國 31 個省市自治區的相關數據,實證檢驗我國教育財政投入與 GDP 以及三次產業之間的關系。結果證明我國教育財政投入對經濟增長及三次產業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其中對第三產業的促進作用最為明顯。因此,通過增加教育財政投入對加快經濟增長,并對我國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促進教育持續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Hilms(1985)利用美國1965-1979年數據進行回歸發現:增加教育支出可以提高個人收入,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教育是最為有效地緩解貧困和不平等現象的手段之一,可為經濟可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三)進一步增加教育財政投入,是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強國必先強教,黨和國家始終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教育法已明確規定“五十三條:國家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逐步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保證國家舉辦的學校教育經費的穩定來源?!薄拔迨臈l: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應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提高。全國各級財政支出總額中教育經費所占比例應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提高?!睆拇龠M教育事業發展的意義來看,進一步增加財政投入是解決當前教育發展過度依賴各類“非公共投入”,各級各類學習普遍存在財政可持續性的困難問題的關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也更迫切,增加財政投入以提供更多優質教育服務資源是當前我國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歷史階段的要求,是新的教育發展階段的要求。

四、繼續加大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的措施

(一)彌補12年來國家對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的缺口

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首次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在20世紀末占GDP的比例應該達到4%目標,這一目標到2012年實現。按照占GDP4%的目標測算,2000至2011年,這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累計欠賬15,880.72億元。(表5)

財政性教育經費的總量長期投入不足,導致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在支出結構、三級教育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中的分配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教育的投入可以提高勞動者的技能水平和專業素質,提高生產率,從而提高產量,最終達到增加國民收入,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國家應該在保持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4%的基礎上,逐年彌補12年來投入的不足。

(二)逐步調整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結構

合理規劃教育經費的支出結構,不僅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更可以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我國應實行教育經費投入傾向政策,在各地經濟發展存在差異的情況下,對欠發達地區的教育投入實施傾斜政策,適當增加對其教育投入預算,縮小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教育經費投入的地區差異。我國西部和中部地區經濟落后于東部地區,國家應加強對西部地區教育的投資力度,提高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教育經費的投入比例,彌補經濟不發達地區地方財政投資教育經費的不足,逐步消除地區教育發展的不平衡狀況。

同時,要注重提高初等教育經費的比重,減少高等教育經費比重,因為初等教育是一項免費性、強制性的教育,投資回報率最高,對提高我國教育發展水平和勞動者素質非常關鍵。高等院校應注重提升自身實力,實現產、學、研結合,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在為地方經濟服務的同時,取得社會服務收入,增加學校的經費來源。另外,高??梢岳米陨砣瞬?、設備優勢,積極創辦校辦企業,政府應通過相關政策,對校辦企業稅收進行減免,獎勵和補貼等多種形式,扶持校辦企業發展,為高校謀取發展資金。

(三)加強對教育經費監管,建立績效評價體系。

1、在教育經費管理方面,應設立專門的部門,對教育經費進行監督和管理,做到公正、公平,確保教育經費??顚S?。切實加強對教育經費的管理,堅持開源節流,推進教育經費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優化教育資源的配置,讓增加的投入發揮最大的效益。

2、建立健全經費管理制度,建立績效評價機制,合理配置資源,保證有限的資金都花在刀刃上,借助審計、財政部門的外部監督檢查,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經費管理制度,實現經費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3、建立科學的教育經費支出動態評價體系,對教育經費支出的投入方向、結構和使用效益進行合理評價。

4、建立教育經費支出審計公示制度,使教育經費支出公開透明,接受各級部門監督。同時建立教育經費使用問責追究制度,增加資金使用者的責任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2004-2013)[R].

[2]曹建清,盛荔.我國教育經費支出窘困的多層次探討[J].理論探索,2012(6):30-33.

[3]賈匯亮,劉清華.教育投資在三級教育中的分配與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3(12)。

[4]李汝.我國財政性教育投入與教育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遼寧教育研究,2007,(11):36-39.

[5] 沈百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教育投入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08(05):50-55

[6] 李珊.關于中國財政教育經費的研究[J].現象研究,2011,89.

[7]石英華.促進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政策[J].財經研究,2007(7):47-48

[8]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2004-2013)[R].

猜你喜歡
必要性
實施天頂湖水環境容量總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養老金入市的必要性與風險分析
論智能油田的發展趨勢及必要性
小學英語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學方法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