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與學生思維發展

2017-01-17 14:06喻曉鈞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探析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喻曉鈞

摘要: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形成生物學概念,獲得生物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觀察和實踐能力,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實驗教學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時要規范實驗步驟,注重觀察實驗現象,強化課內外實驗,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基礎上更要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探析

作為實驗室管理員,在為學生生物學校做好實驗準備的同時,更有責任和義務運用生物實驗推進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具體操作上,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以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生物興趣。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更新觀念,不要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走,讓學生去模仿,教師要相信學生都能成功完成實驗,允許學生實驗失敗,鼓勵他們從失敗中找原因,直至成功,要讓學生從實驗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但在放手實驗時,首先要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實驗、去探究,把知識從實驗中體會出來,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結論,這樣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積極性。

以步驟掌握和操作規范推進實驗現象觀察。實驗前,先將實驗步驟由繁化簡,再指導學生在預習中抓住每一步的關鍵,并在每個實驗步驟中規范操作,以收到好的實驗效果。如在學習使用顯微鏡時,如果用左眼觀察,要注意糾正學生用右眼觀察或閉著右眼的習慣;轉動轉換器時,應及時糾正學生轉換物鏡的錯誤操作。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對好光,觀察到標本在視野中的圖像。同時,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規范操作是進行實驗的基礎,而對實驗現象的認真觀察,是達到實驗目的、探索實驗結果的關鍵。但學生在實驗中往往重視操作,忽視觀察和分析。例如,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實驗目的是要求學生在觀察中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和液泡。觀察前教師應強調細胞膜緊貼在細胞壁內壁上,不易辨認,有些細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調好光圈,光線強弱要適當。學生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去觀察,就能達到觀察的目的。

運用簡易實用的方法做好初中生物實驗。

模擬生態法,以少量活體生物完成量大的生物實驗。在《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的實驗,前到灌木叢間鏟取地表的潮濕、疏松、富含水分的枯腐落葉泥土,裝在較大號的黑色方便袋中裝至半袋處。當學生捉到鼠婦交到實驗室時,就將它們放入袋子里的泥土上面,袋口敞開,袋身豎起向上,這樣鼠婦自然會好好的生活在袋子里面,不會跑出來也不容易餓死。每次實驗后都將收回來的鼠婦放入袋中,若時間較長,泥土有發干的現象,則向泥土中灑入適當水分保持泥土和落葉始終呈濕潤狀態,這樣采來的鼠婦可保存一個多月。運用此法,原本只夠一個多班使用的鼠婦就可滿足近十個班實驗之用,且最后一個班級完成實驗后還留下一活的鼠婦讓學生放回適宜的生態環境中。

用替代法克服藥品或器材差缺的困難。如在使用《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的教材,其中的第一節課就要運用吲哚酚試劑檢測維生素C,然而相關部門目前還未為初中生物實驗配發這種藥品,市場上也無法購買到。在多次實踐中,我總結出運用0.01%的高錳酸鉀溶液或醫院用來消毒的碘伏就可代替吲哚酚試劑而很好地完成褪色反應。高錳酸鉀和碘伏在一般的藥店或村的衛生室都能買到,且價錢便宜,用量也少。應用此法,幾乎所有的學校都能很好地完成這個看似無法完成的實驗。實踐證明,對于條件較差的學校以下方法也是比較實用的:米湯代替《探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中所需要的淀粉漿糊;84消毒液代替《制作葉脈標本》中需要的漂白劑;野油菜花或紅菜薹的花或白菜花代替冬季做《解剖和觀察花的結構》實驗中難以找到的桃花;米豆腐代替《研究細胞大小與物質擴散的關系》中所需要的不易購買到的瓊脂;配制斐林試劑檢測葡萄糖以取代使用現在還無法買到的尿糖試紙檢測葡萄糖;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時,用校園內的雜草或灌木葉取代小麥種子,能夠在一次性做好多組對照實驗的同時,節省一定數目的實驗經費;用嫩的紫花茉莉等植物的葉取代香蕉也能做好《DNA的粗提取》實驗,等等。

以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通過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起點,而且也是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一種動力,它孕育著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我們在教學中要盡量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希望他們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勞動去發現問題。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實驗里所提出的假設:“細胞膜只能透過小分子物質,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必須先變成小分子物質才能透過細胞膜?!边@個假設的理論根據是:(1)人和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生活的細胞需要從外界吸收營養物質;(3)營養物質是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里的;(4)人和動物的營養物質來源于食物;(5)食物營養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質。通過生物實驗使學生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經過反復訓練,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合理安排和組織實驗,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根據學生求動、求知、求趣、求異、求新等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課堂講授內容和實驗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避免了死記硬背。例如: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時,學生先分別觀察四個部分的外形及細胞特點,教師將課文講授穿插于其中。當學生將實踐上升到理論后,教師再次要求進一步觀察,以發現四部分之間的動態聯系:生長點既受根冠保護,又為伸長區和根冠源源不斷地提供新細胞; 伸長區的下部逐漸混同于生長點,其上部則趨向于根毛區。例如:學習“蝗蟲”一節前,我布置給學生一個興趣小實驗,回家捉兩只蝗蟲,并將甲蝗蟲的頭部浸入水中,而將乙蝗蟲的腹部浸入水中,請仔細觀察哪只蝗蟲先死,并思考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很快就對知識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記得牢,印象深刻。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如果能采用各種生動有趣的實驗,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課題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會產生良好的效果。更要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學知識、用知識。為生物學的研究、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七年級生物(上.下冊)[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

[2]八年級生物(上.下冊)[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探析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探析跟蹤審計在工程造價審計中的應用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一道選擇壓軸題的多種解法的探析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探析一道新編填空題的多種解法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