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媒體環境下職業傳播者權利的變化

2017-01-17 15:11周丹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傳播者自媒體受眾

周丹

摘要:在當今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與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社會領域的傳播系統開始發生變化。以往看來,在傳播系統中,傳播者的傳播權利很固定,一般為統治階級向民眾傳播主流意識形態,人們被動接受;當然,這時期的“人們”也是最為本質意義上的受眾。而現在,由于現代傳播媒介借助科學技術的興起,“自媒體”時代到來,將傳播效果越來越精細化,作用到個體對象上,在逐漸分離與削弱以往人際傳播形式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傳播者固有的傳播權利開始被打破和分散了,即人人都可以成為傳播者。由此,基于傳播的整個過程來說,傳播者的這種在以往作為固定角色的地位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導致了傳受關系的移位,“傳播者”這一名稱在整個傳播過程中也具有了相對靈活性,傳播者和接受者(受眾)的概念也可以相互轉化。本文即從傳播學的角度剖析其本質,探究其根源。在整個傳播體系的大框架下,以傳播者、傳播過程、接受者(受眾)三個最基本的方面淺析現代電子媒介(新媒體)對傳播者傳播權利的分解與置換。

關鍵詞:傳播者;受眾;傳播意識;傳播權利;傳播觀念;自媒體

一、傳播者權利意識的形成及其分解

傳播者產生傳播意識與權力的動因從人類最根本的心理層面看,是由于人生活在客觀的物質世界當中,必然會和外部世界發生聯系。首先,在自我傳播階段,他們具有“認知欲望”而且他們本身具有這種認知能力(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的可知論:萬事萬物都是可以被認知的),然后內心衍生出“傳播欲望”,如果離開“傳播欲望”這個主觀內驅力,那么“人”認識事物的最終價值就得不到實現,就顯得沒有傳播意義可言;如果人認識事物的價值長期得不到實現,就會把人認識事物的能力弱化(人認識事物的積極性就會被挫傷)并扼殺人的傳播欲望導致人的話語意識的淡薄與沒落,如同行尸走肉。所以,傳播意識形成以傳播歸宿及其反饋為基礎和動力。

經過后天社會形成的影響,人由以往的個體性發展到群體性,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并由這種聯系強化了“傳播”的必要性,導致今天整個社會多元化的傳播格局。人與人已經離不開各自之間的聯系,傳播顯然很有必要,而且人的(尤其在之前,傳播者還是一種職業化固定角色時)話語表達意識日趨強烈。在這個趨勢下,如果沒有傳播,社會乃至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就會止步不前;甚至,人類就不能生存。傳播意識指導傳播行為的發生,在意識上沒有覺醒,那么在行為上必然就不會表現出來并作用于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發展上。

傳播者有了傳播意識,并且想把他們所認識到的事物的相關信息“表達”出去(主觀能動性),形成自己的觀念并作用于別人的意識里,這種傳播意愿在長期以往的人際傳播中就漸漸顯現出傳播者的“權利意識”。發展到后來,就有一個統一的傳播機構,里面的傳播者通過其機構對被傳播者(受眾)進行思想意識宣傳和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這種權利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傳播者對傳播權利的長期壟斷(每個人本應都有傳播權利,只不過在之前傳播機構依托特有的傳播工具對大眾傳播權利進行壟斷,致使大眾傳播意識淺?。?,那么他的傳播地位就被固定了下來。

在現代社會,電子傳播媒介由之前的初始階段(電臺、電話機等)發展到現在的高級階段(電視、網絡、手機等),逐步對以往的傳播壟斷局面產生劇烈的沖擊和重大影響,打破和分散傳播者及其傳播機構在傳播上的“特權”,這種權利被現代電子傳播媒介進一步分解到大眾個體上,人人獲得了傳播權利。傳播者權利分散的趨勢是科技革新和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社會大眾是其(科技革新和社會歷史)主體,任何東西的發明和事物的發展都是圍繞這一主體進行的。尤其是進入“自媒體”時代以來,手機中的微信、微博等媒體和社交軟件的開發運用更是加劇了這一趨勢。傳播者及其機構的傳播特權不斷被“民眾化”和“個人化”。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公眾的思想,拓寬了他(她)們的“言路”。整個傳播意識逐漸由“他者”變為了“自我”,大眾當上了傳播者,每個人都從自主獲得的信息中形成自己的判斷,享有媒介權利。媒體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真正屬于大眾了,并進而推動了社會媒體的發展(媒介發展的動力不再單單依托自身對于大眾的作用產生的反饋,而是把自身投入到大眾中以獲取最大化的發展)。

二、傳播過程中的傳播者權利的分化與角色的置換

基于整個傳播過程并依據守門人理論,在以前的傳播過程中的“工序”顯然比現在要復雜得多(以往的信息在傳播過程中要“過濾”多次,最終才到達受眾那里,而這時的受眾是被動的)。而現在,網絡和手機等自媒體勢力在民眾當中不斷壯大,“傳播過程”中的那些限制和過濾似乎被淡化了甚至對于民眾表達自己的呼聲不再起作用了??梢哉f,守門人理論在自媒體愈來愈發達的時代背景下顯得有點“脫節”,它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代傳播媒介與傳播手段多元化這個勢頭。所以,之前傳播者的權利也在這個當代傳播體系中被分化,在傳播途徑中被各種自媒體大量的分流出去,而且傳播路徑越來越短。在民眾擁有傳播權利時,其身份地位也必將發生變化。由之前被動的接受轉化為主動提取,進而成為“新的傳播者”;而之前的傳播者,由于受到這種沖力,其身份地位也發生相應的調整,轉為“受眾”(這里的受眾是相對的概念,現在的媒介似乎一切都是以受眾為本的服務意識為主導。

這種傳受關系的位移直接導致傳播領域一系列變化,如:民眾由之前對職業傳播者的聽從與崇拜轉為自主與批評,促使媒體對自身加以規范和調整,更好服務于民眾,民眾自主傳播意識大大崛起;還有在某條信息無論是從“正傳播”看,還是從“反傳播”看,傳受雙方始終處于一種動態的轉化過程之中,彼此依存與制約(尤其在進行社會輿論監測時更為明顯,媒體和民眾相互監督,這為平衡和凈化社會輿論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此,導致了 “傳播雙主體化”的傳播模式并且這個趨勢日益得到體現和強化。傳受關系作為建構傳播系統的基礎,它的變化也必將引起現代傳播體系的“連鎖反應”。傳播者的性質最先發生變化,因為他是傳播系統的始端(傳播發展的基點),由此再延伸到傳播過程再到受眾,這一系列的環節都是彼此聯系和相互作用的。

當代電子傳播媒介的發展所導致傳播者權利的分化與角色置換這一獨特現象,是值得當代傳媒領域引起重視的。因為這是傳媒領域的一種時代變革,無論是處于這一領域其中的任何一個因素,都有可能受到這種現象的影響甚至是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

三、受眾傳播意識的覺醒與傳播觀念的強化

前面提到過,由于當代電子傳播媒介的迅猛發展(其中以自媒體為典型代表)將主流媒體固有的地位予以有力的撼動之后,受眾傳播發生重大變化。受眾傳播意識不僅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且他們自身的發展以及影響大大超前。光是受眾引起重視就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媒介運行環境和媒介市場(由于我國從以前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極大地提高),使以往的媒介運行環境和處于初級開發階段的媒介市場這兩者自身與它們的資源進行了合理配置與深度開掘并充分地發揮著它們的作用,傳媒領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步入改革開放以來,在“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號召下,人們思想意識得以進一步解放,受眾整體素質(知識結構)不斷提高,科技領域技術不斷更新以及民眾擁有媒介的程度大幅度加深等等因素,“徹底影響”了先前時期受眾的思想觀念(由之前較為落后與被動轉變為先進與自主,傳播意識開始覺醒;受眾越來越意識到自己在媒介領域應有的權利與地位,存在感隨之迸發)。再者,科學技術使傳播工具不斷升級,為受眾這種思想意識觀念提供了施展平臺,民眾開始敢于在傳播領域發言也慢慢善于發言了,形成了自己獨立的媒介意識和判斷能力。如今,受眾一改以往的被動和落后的消沉狀態,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新面孔(積極、自主并越來越活躍)。比如,現在的網民,著實是一個強大的群體,媒介警覺意識越來越凸顯,不僅為媒體機構提供源源不斷的社會線索,促使社會中的一些弊病得以“改正”,而且在 對于媒介機構這個本身具有“典范”作用的社會形象進行反向監督(不迷信權威的進一步表現),這就成為當代受眾傳播意識與傳播觀念發生變化的又一力證。

我們現在生活越來越離不開自媒體,諸如手機這一個新興媒體的功能實在強大,在以往通信通話的功能基礎上,進一步衍生出許多“附加功能”(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軟件),正是由于這些“附加功能”為受眾提供多條言論渠道才使得受眾的強大有了載體并依托于它們;手機等自媒體在現今像是受眾思想觀念的另一物化(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民眾傳播觀念隨著媒介形態的不斷變革而逐步深化與多元,可以說是由于媒介形態多樣化這一因素激發和誘導了民眾傳播觀念的開化與提高并且在日后社會不斷發展中,媒介形態的更新與影響力也同樣的不斷得到強化。

小結:

上述三個方面對于新媒體環境下職業傳播者權力變化的闡述較為簡略。時代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媒介領域傳受要素的變化對于傳播者和受眾這兩大主體的影響是非常深刻而強烈的。媒介融入民眾的生活中,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進而形成媒介文化。但不能忽視的是:如今,在大的媒介環境與媒介市場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這種變化對于先前傳播者的沖擊甚至對于人類社會及其歷史發展走向的影響程度和它們所帶來的利與弊該如何權衡的諸多問題,是值得從業者和學界進一步研究或者探討的。

參考文獻:

[1]《傳播學》邵培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6月第二版

[2]百度百科(自媒體概念的引用)

[3]《電視文化的觀念》 祁林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6年8月第一版

猜你喜歡
傳播者自媒體受眾
時傳祥紀念館:做好三種精神的記錄者和傳播者
淺析新媒體時代下受眾觀的演變
論網絡傳播中受眾的逆反心理
曲藝受眾分析
新聞傳播渠道中傳播者權力問題的分析
1927年至1937年湖南省炎陵縣紅軍標語的發展
自媒體時代慕課對民辦院校高等化學教學的意義與影響
法治媒體如何講好法治故事
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
“全民記者團”:濟南電視臺與“百姓記者”的“握手”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