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音提琴獨奏曲《草原之歌》中蒙古風情的詮釋

2017-01-17 15:28劉雨佳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低音提琴馬頭琴蒙古族

劉雨佳

低音提琴,又稱 “倍低音”“倍大提琴”,是提琴家族中體型最為龐大的樂器,它類似于大提琴,但琴弦更粗,琴體更大,琴弓更粗更短,實際音高比記譜低了一個八度,基本定弦為:四根琴弦之間音程的關系為純四度,琴弓為馬尾組成。具備了這些條件,就形成了低音提琴的獨特樂器特色:音色低沉、渾厚,撥奏時可以發出隆隆聲,并且還能奏出極美妙的泛音,高音部分音質纖細動人。定弦的純四度關系與蒙古族民族樂器馬頭琴定弦相同。因此,在低音提琴上演奏具有蒙古族風格的樂曲時,上述的特征在樂曲風格把握上已經奠定了良好 “物質”基礎。

馬頭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其音色蒼涼而渾厚,擅長泛音的運用。尤其是潮爾琴(近代馬頭琴的前身),在音色、音區乃至音樂審美方面,均與低音提琴有著內在的神似與聯系。馬頭琴的定弦亦采用純四度定弦,其琴弓在弦外,因而演奏技巧方面不亞于低音提琴,甚至更為豐富。這樣,在音樂審美,音色,弓法技巧,定弦等諸多方面,二者

都有著許多的內在 “溝通”,所以,低音提琴獨奏曲《草原之歌》的詮釋,就自然離不開對蒙古族音樂的認識與理解了。

而低音提琴是件外來樂器。它極強的旋律性和優美的線條與蒙古族音樂有很大相似之處,而不同之處表現在音樂風格的處理和表現方式上,低音提琴通常演奏西洋大小調作品而蒙古族音樂的五聲調式則更民族化。針對于這種外來樂器,一定要把握好風格,能更好的“洋為中用”,使其在處理中國民族樂曲演奏風格問題上更加自然。然而,筆者以為演奏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的樂曲,如果單用西洋傳統的技法、方法來演奏,是演奏不出樂曲風格的。要演奏好一首民族風格的樂曲,首先要認真的學習我們民間音樂。只有對樂曲內容風格作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確定用什么樣的技巧來詮釋該作品。

《草原之歌》就是一首典型的民族風情極濃的樂曲,是作曲家張寶元先生的成功之作。作者把蒙古族音樂的特色在低音提琴上表現的淋漓盡致?!恫菰琛肥且皇锥壳?/p>

結構的作品,分為 A 部 B 部。A 部又分(a、b)B 部又分為(c、a)。在前面的 a.b.c 三部分中是由 G 宮調式貫穿,再現時的 a 又轉到了 D 徵調式中,增強了表現力,給人以音

樂漸漸飄遠的感覺。在樂曲中,表現形式有滑音、泛音、撥奏、雙音等。因為是具有民族風格的樂曲,所以,在樂曲的表現中,無論是指法還是弓法都一定要與民族器樂的處理取得聯系,并借鑒吸收一定的風格性奏法才好。樂曲的開頭是由五聲調式組成的蒙古族風格濃厚的五個音,這幾個音將民族調式風格顯現于眼前。在渾厚音色的基礎上再加上濃厚的揉弦,仿佛把人一下子帶入了蔚藍色的蒙古高原?!疤焐n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場景折射于人們的腦海之中。緊接著第一句就在低音提琴演奏中巧妙的借鑒了馬頭琴的下滑音,此句在低音提琴的高把位上演奏,身體呈擁抱琴體姿勢,用左手的二指(中指)在 G 弦一根弦上奏滑音。根據樂曲需要的速度“抹 ”下去,達到類似馬頭琴的味道,便形成了蒙古族樂曲特有的風格。這一滑音在此樂曲中至關重要,是整首樂曲風格特點的點睛之處。因此,在拉奏時,多模仿馬頭琴奏法是非常必要的。

《草原之歌》除了在技巧上的表現以外,更為重要的是作曲家要表達更深的純真敘述、堅定豪爽的熱忱信息、如夢似景的浪漫情趣。整首樂曲始終洋溢著歌唱性的旋律,由衷而真摯感情的流淌,以令人向往的動人旋律來表現多樣的形象和豐富的思想感情。另外,它的優美和文雅不僅表現在歌唱性的旋律中,在動人的舞蹈性技巧部分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我認為“民族化”包含著兩層涵義:第一,繼承發揚革新本民族的優秀藝術傳統,使之適應于新時代的需要;第二,要借鑒利用移植外來的藝術形式,藝術形式、藝術技巧和藝術經驗,使之和本民族的特點結合起來為我們民族的審美體現服務,而不是生搬硬套,更不能取而代之。如果這樣,則從形式到內容會獲得一種全新的概念。

總而言之:把握住了這些要求,《草原之歌》才會更加美麗,我們民族音樂的發展才會更加蓬勃興旺,在低音提琴的琴弦上同樣會奏出我們民族時代的最強、最美麗、最感人的樂章!

猜你喜歡
低音提琴馬頭琴蒙古族
淺談低音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地位及作用
那一夜的雨
對稱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當選名單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候補委員當選名單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委員當選名單
馬頭琴
論蒙古族長調的地區性風格
草原上的馬頭琴
低音提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