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慈善建設的困境與對策

2017-01-19 23:40丁希宇孫久義
學理論·下 2016年12期
關鍵詞:社會力量支撐體系

丁希宇+孫久義

摘 要: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實施精準扶貧是落實共享發展的切實行動。慈溪市公牛集團通過打造公益支持體系、愛心項目體系和企建關懷體系參與公益慈善支持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果。同時也暴露出作為縣級市的慈溪市公益慈善理念尚不發達,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面臨困境。建議通過提升法治保障,創新活動形式,加大對草根組織支持力度,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益慈善事業支撐體系。

關鍵詞:社會力量;公牛集團;公益慈善;支撐體系

中圖分類號:C91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12-0093-03

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的發達程度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實現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解決困難群眾的生存發展問題是一項長期艱巨且較為系統的工程,如何利用政府力量有限、社會力量無限的資源,通過廣泛動員和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推動和發展社會慈善公益捐助事業,將是未來實施社會保障和實現共享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本文以公牛集團支持社會公益為例,初步探討社會力量參與慈善公益支撐體系建設。

一、公牛集團公益慈善支撐體系建設

公牛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20年來,集團秉承“忠信誠和、專業專注”的企業理念,已經發展成為以轉換器、墻壁開關、LED照明三大產業為核心的電工集團,員工達7 000人。在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公牛集團始終牢記社會責任,秉承“救人危難,雪中送炭”的慈善宗旨,多渠道地開展慈善公益活動。公牛集團將公益慈善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以“公牛正能量愛心工程”建設為載體,在綠色環保事業、健康衛生事業、文化教育事業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至今累計慈善捐贈總額超過3 700萬元。未來幾年,公牛集團將重點支持教育文化、健康衛生、綠色環保和關鍵社區支持等。

1.打造公益支持體系,助推政府民生實事。積極響應浙江省委、慈溪市委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洪水、抓節水“五水共治”的號召,慷慨解囊,捐資528萬元用于水治理工作。聯手保護長江源第一人楊欣,開展“專注與你相連”環保公益活動,號召人們保護長江源、保護環境,維護人類生存的空間。此外,每年都向古窯浦捐款開展駐地村建設。2012年,作為慈溪民建會員企業的公牛集團與慈溪市民建組織結對,共同實施古窯浦村“美麗鄉村”建設計劃,當年出資110萬元,此后兩年每年出資50萬元。同時考慮到農村居民健康保健知識缺乏,生活習慣、環境等影響,往往發現疾病時已是晚期,2013年公牛集團出資70余萬元,為古窯浦村45-60歲的村民進行腫瘤普查,三年來共出資160余萬元(其中,結對醫院市第六人民醫院資助40余萬,公牛集團出資120萬元),此項工作深受廣大村民的歡迎與肯定。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工程、村落文化品質提升工程、村落醫療教育和科技法律援助工程、村民創業增收致富工程等四大工程的實施,三年“美麗鄉村”建設計劃,有效促進了古窯浦村走上健康發展道路。公牛集團的結對共建行動,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寧波伏龍同步帶有限公司、新海集團等企業也都紛紛加入結對幫扶計劃。

2.打造愛心項目體系,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一家致力于打造“健康、愛心”品牌的中國插座行業領頭企業,公牛集團率先在慈溪成立慈溪市慈善總會企業分會——公牛集團分會和第一家企業紅十字,積極打造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支撐體系。公牛集團不僅關心企業駐村村民的健康,更關注到慈溪市一大批因腫瘤而飽受折磨的癌癥患者。為了緩解他們因病致貧的困境,改善其生存和生活質量,2014年,公牛集團主動與慈溪市慈善總會、慈溪市紅十字會聯系,捐資2 500萬設立“公牛愛康基金”,其中每年180萬元用于“生命之光”白血病患者的救助,70萬元用于愛康協會。為建立長效機制,公牛集團與慈溪市慈善總會還制定了《公牛愛康基金救助辦法(試行)》,對救助范圍、救助標準以及救助程序等方面做了制度性規定。根據慈溪市慈善總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助醫——公牛愛康基金”共救助488名患者,總金額399萬元(《慈溪市慈善總會2015年“助醫——公牛愛康基金救助清單”》)。除“健康”以外,教育文化事業也是公牛集團重點關注的公益項目,先后為觀城中學捐資600萬設立“公?!笔掷知劷酞剬W基金,捐資100萬作為慈溪東部三鎮獎教助學金,捐資100萬元作為武漢大學厚德基金的啟動資金。2015年,公牛集團再次出資,向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捐贈400萬元,用于支持中華古籍、文獻保護與研究工作,支持在文獻保護與研究領域的人才培養,同時計劃邀請上海復旦基金研究院的相關人員來協助慈溪鄉賢研究會做好慈溪虞洽卿等著名人才研究工作;捐資40萬用于觀海衛鎮宓家埭小學公牛健康園建設,20萬元作為貧困學生及優秀教師資助,捐資50萬元用于慈溪市第二實驗小學健康文化廣場建設。

3.打造企建關懷體系,凝聚員工力量。公牛集團高層領導率先示范,廣泛開展集團內部員工慈善幫扶工作和社會愛心事業。對集團內部員工,每季度開展員工慈善救助。當突發自然災害,如雅安地震、云南邵通地震及菲特臺風和員工或家屬大病手術等時,及時采取措施,救助受災及困難員工,惠及210人,共計110萬元。連續三年捐贈30萬元,支持慈溪市戶外運動協會開展元旦千人登山大會,鼓勵廣大市民參與健身活動,阮立平董事長親自帶領員工參加。集團在成立志愿者協會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公益志愿活動,2014年、2015年開展無償獻血活動,員工參與人數達到620余人次,獻血量超過92 800毫升。

二、當前慈溪市公益慈善支持體系建設的困境

在企業家的慈善意識不斷提升、企業公民慈善事業大有作為的情況下,慈溪市慈善事業依然存在監督管理措施不夠完善、慈善活動不夠規范、社會氛圍不夠濃厚的問題;全市公益事業缺乏生態系統的建立,缺少層次和格局,未形成彼此相依靠和連接的生態系統等問題。

1.官方機構面臨信任危機,造成社會支撐卻步。因“郭美美”和多起“詐捐門”等事件的負面影響,中國紅十字會的聲譽和社會公信力嚴重受損,社會對官方慈善的質疑和問責直指“官辦”慈善機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受中央官方慈善機構影響,慈溪市官方慈善機構也同樣面臨了社會信任危機,各類募捐、慈善活動等開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一年一度的“慈善一日捐”倡議活動,體制內或半體制內機構(社區)由于一定程度上的強制性執行,基本能夠完成具有“攤派”性質的捐款任務,而民間捐款任務卻不甚理想。同時,市鎮官方機構不受重視,以慈溪市紅十字會為例,系統人員僅3人,為浙江最少,卻需肩負全市百萬人口的相關慈善工作,力量嚴重不足。

2.草根機構單兵作戰個體實力不強,造成力量弱化。隨著經濟發展的加速,公民意識逐漸增強。尤其是近年來,慈溪市著力打造的“慈”文化工程建設,慈溪民間慈善力量正在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投身慈善,除了紅十字會等官方機構,愛康協會、慈溪市藍天下愛心工作室、慈溪市老年事業發展基金會、錢海軍志愿服務中心、古塘街道志愿義工聯合銀行等草根組織相繼成立,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遇到了不少困難。根據現行的法律法規,社會組織登記需要掛靠業務主管單位,而不少草根組織面臨“娘家難找”的問題。緊接著是資金、技術、資源對接等一系列瓶頸,很多草根機構經常澇一年旱一年,資金來源極不穩定。比如遇到一筆資助,今年可以做一筆項目,明年資金沒有的話,項目可能被壓縮甚至取消。這種大起大落對其品牌口碑、項目可持續能力非常不好,致使一些公益人的熱情因此漸漸消退。因此,在政府幫困組織、慈善基金會這些正規軍發展成參天大樹的時候,旁邊的小樹、綠草這些草根組織卻沒能跟著茁壯成長,這樣的慈善生態環境并不算健康。

3.慈善救助審批復雜,捐贈流程煩瑣,造成支撐熱情減弱。做好慈善事業不僅要依靠公眾的愛心,更需要暢通的渠道和良好的服務。但當前,在相關的慈善救助審批方面,流程復雜、煩冗。相關慈善救助機構為確保用好資金,一般都需要救助的對象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社區(村)居委會提交慈善救助申請書,社區(村)調查核實后,報送街道(鎮)慈善聯絡處審核,街道(鎮)慈善聯絡處審核后認為符合救助條件的再填寫相關救助申請表,并向群眾公示,然后慈善總會或紅十字會等再根據可救助的預算資金和全市各單位上報的情況,進行統一衡量后審批。有時為了追求公益慈善金用途的公開透明,受資助對象的信息遭到過分的公開,在一定程度上無形中對受助對象進行了二次傷害,公益捐助需要更細致的人文關懷。

4.慈善宣傳力度缺乏,正面引導不足造成的社會支撐熱度不強。作為縣級市的慈溪,雖然經濟發展名列全國百強縣前列,然而在公益慈善理念方面較發達城市而言相對落后,缺乏專業性的慈善公益研究機構,理論與實踐方面均有不足。例如,在推動慈溪慈善事業發展上,媒體對慈善意識的形成和強化作用非凡。因此,作為公眾的“喉舌”,慈溪電視臺、慈溪日報等本土媒體應全方位參與慈善事業,主動引導傳播慈善文化,讓慈善意識深入人心。而當前公益慈善報道方式單一,多以消息的形式出現,且重心多是宣揚當事人的種種不幸、悲慘遭遇,易引起受眾審美疲勞,出現了公眾自愿捐款的乏力;此外,部分公益慈善報道過于注重富人、名人、企業等群體行為,忽視普通民眾的公益慈善之舉,忽略了民眾對慈善機構屬性的認知指引;對于公益性事件報道實施有償收費,背離公益屬性。

三、構建以企業為依托和社會公益組織為鏈接的公益慈善社會支撐體系

培養“萬物霜天競自由”的公益慈善生態平衡系統是未來公益慈善事業可持續發展之道。建立健全一個由政府指導,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社會組織之間既相互合作又優勝劣汰,各類資源自我循環流動的公益慈善“生態系統”,即構建政府、官方慈善機構、民間慈善組織、企業、群眾、媒體多方共存,各司其職,相互依存,協作共進,共建共享,實現大自然式的公益慈善生態圈。

1.加強慈善監督,提升法治保障力。加強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逐步構建起以政府依法監管、慈善組織聯合自治為核心,媒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慈善監管體系,守護慈溪慈善的“良心”,讓企業和公眾更加放心地進行捐贈,讓廣大民眾主動參與公益慈善活動,讓民間的資金資源自覺地變為慈善資源,進一步保障慈善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面對草根慈善組織因種種原因陷入合法性困境的僵局時,可以從政策和法規層面考量,根據最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強化法制貫徹,以此規范和完善慈善事業的發展,組織和引導形成多層次、互為補充的社會救助和幫扶機制,依法依規治善。

2.加強輿論宣傳,提升慈善公信力。在公益報道的過程中,不是僅僅報道公益慈善事業的進展,媒體更應該利用自身的特殊職能,關注和守護大眾利益,既報道單一事件,又通過質疑、監督、反思、建議,推動慈善事業制度的發展,讓媒體在慈善新聞中的角色從單純的報道者向組織者、推動者轉變。公益報道與廣告投放要有所區分,多開辟公益專版,堅持公益性質低收費甚至免費,在面向于公眾有利、于社會有益的慈善新聞的報道上,承擔起慈善媒介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從媒體角度提高慈善工作的透明度,增強全民慈善意識,擴大慈善工作的影響,為慈善公信力的提升給予輿論支撐,以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到慈善事業。

3.加強資源統籌,提升慈善共生力。要讓草根慈善組織發展壯大,首先要理順政府和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目前,政府部門對慈善公益組織的指導、服務和監督尚還缺乏統籌協調。由于信息不暢,負有政府救濟職責的部門之間和社會各慈善公益組織之間各自為政,資源、信息不能共享,增加了管理成本。對此,應由相關部門主動幫助全市與有關公益組織、企業家、慈善家、愛心人士和志愿者團隊對接,形成市內聯動、上下互動、工作主動的格局。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服務效率。同時,考慮到草根慈善組織的實力還較為薄弱,嘗試“募用分離”,由實力慈善基金會募集資金,經過評估后以公益創投的形式向草根公益組織投放資源,而草根組織則專心執行項目,提供社會服務,不再為資金問題發愁,但有義務接受社會監督,接受捐款人的評估。

4.加強模式創新,提升慈善活力。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平臺,將公眾碎片愛心資源通過移動互聯網公益營銷平臺等有機整合,實現對社會資源的綜合利用,從而提升慈善活力。與傳統善舉相比,慈善家群體的形成、多樣化的慈善實現方式、多維度的慈善文化、廣闊的涵蓋范圍、先進的慈善運作手段和廣泛的經費來源等已成為現代慈善事業十分顯著的特征。新近在慈善領域出現的一些新的名詞,如“公益創投”“風險慈善”“微博公益”等,都是慈善模式創新的典型代表,為慈善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微信運動為代表的“跑步捐贈”微公益活動,越來越受到青年群體的追捧,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應。因此,在慈善活動的推廣創新上,要充分利用除傳統媒體以外的新興社會化媒體、自媒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宣傳各類慈行善舉和正面典型,著力推動慈善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弘揚中華民族團結友愛、互助共濟的傳統美德,為慈善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5.加強政府支持,提升公益持續力。不同于志愿服務精神是無私性、利他性、不計報酬的傳統思維,現代公益慈善理念強調的是公益慈善的可持續性、平等性和互助性。政府部門應出臺政策鼓勵企業以多樣的形式為草根組織捐贈各類辦公運營物資,提升和推廣公益孵化器模式,為新創組織打造包含人才扶持、技術支撐、信息輸送等良好的創業平臺,讓民間公益慈善機構享受更多關懷機制。借助目前以“創客碼頭”為代表的慈溪市各類眾創空間,在注重孵化企業的同時,也可考慮引進恩派等樞紐型社會組織,幫助孵化公益慈善組織。多形式開展政府采購公益組織服務,為草根組織發展提供穩定運營資金,才能把細枝嫩苗培育成挺拔大樹。此外,企業公益捐助一方面是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樹立企業良好形象、促進企業發展的策略。作為理性經濟人的市場主體,企業還需要考慮到自身的長遠發展。為了使企業更好地參與公益慈善事業,還需更高的頂層制度設計,優化完善企業公益性捐贈的稅前扣除制度,創新公益慈善的捐贈抵扣方式。激發企業參與積極性,提升公益慈善的持續力。

參考文獻:

[1]丁元竹.志愿活動研究:類型、評價與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吳津.公益組織培育新機制:公益組織孵化器研究[J].蘭州學刊,2011(6).

[3]李芳.樞紐型社會組織與民間公益組織的培育[J].東方論壇,2014(4).

[4]岳金柱.公益創投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的創新模式[J].社團管理研究,2010(4).

[5]玉苗.草根公益組織培育實踐的分析[J].社團管理研究,2012(8).

[6]蔣年華.我國企業捐贈的稅收優惠政策研究[J].金融視界,2012(1).

[7]朱迎春.我國企業慈善捐贈稅收政策激勵效應[J].當代財經,2010(1).

[8]吟之.草根慈善需要生態環境[N].解放日報,2014-06-17(11).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Welfare Charity

——Taking the bull group as an example

DING Xiyu, SUN Jiuyi

(Party School of Cixi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PC, Cixi 315300, China)

Abstract: The social forces participate in the charitable cau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cision poverty is to implement the effective action to implement shared development. Cixi bull group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upport system, caring project system and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re system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itable support system,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xposes that the concept of Cixi City, as a county-level city, is not well develop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arity is facing difficulties. Proposed by enhancing the rule of law to protect the form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 increase efforts to support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strive to build a public welfar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social power, the bull group, charity, support system

猜你喜歡
社會力量支撐體系
基于社會力量辦讀書會的幾點思考
應用型本科院校五位一體的創業教育支撐體系研究
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教育管理
秦皇島市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
社會力量參與檔案公共文化服務路徑探究
中國移動校園4G品牌建設管理模式探析
以企業為主體推廣應用創新方法構建行業創新服務支撐體系
社區矯正的合作治理問題研究
黑龍江中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推廣服務支撐體系的現狀調查研究
借助社會力量,創新培訓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