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湘云 生生不息,探索不止

2017-01-19 17:14王曉睿
藝術匯 2016年3期
關鍵詞:湘云藝術家繪畫

王曉睿

吳湘云是一位有靈性的藝術家,在她的心中萬物皆有靈,不管是動物、植物,哪怕是一個影子,都是富有生命的。因此,她時常遇到很多驚喜,那是初遇工筆畫的喜悅;是觀看不同流派作品的新奇;是欣賞舞蹈、戲劇的感動……凡此種種不斷點燃她的創作激情,讓她在藝術道路上不停地嘗試、探索。當她站在二十多層樓高的畫室中俯瞰著眼前的城市,生命的體驗和曾經的嘗試都化作筆下生命鏈條的一部分。它們來源于一個起點,又歸結于此——對生命的虔誠信仰,對藝術的無比熱愛。世間萬物生生不息,藝術創作永不停止,這是一位藝術家最完美的狀態。

藝術匯:談談你不同時期的創作。是否受到中國傳統繪畫或者西方某些繪畫風格的影響?

吳湘云:我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接觸到繪畫,一直學習素描、色彩、中國畫和陶瓷,那個時候就特別喜歡工筆畫。80年代在南京藝術學院的時候,除了學素描色彩,還跟李長白先生學習了工筆畫的歷史淵源和技法,以及獨幅畫的創作過程。之后經常在南京藝術學院的圖書館資料室看中國繪畫歷代畫冊、歷代書法,雖然只是大致瀏覽,但是也找到了自己偏愛的風格,比如宋元的花烏畫,以及東山魁夷、平山郁夫、加山又造等日本藝術家的作品,他們的畫既富親切感又有新意。后來目光轉移到了西方繪畫,看到了印象派、立體派、超現實派,以及文藝復興的藝術等等。當我看到古代的宗教祭壇畫,喜愛之情頓生。撇開繪畫的宗教涵義,整個畫面安寧祥和,技法稚拙,畫者的狀態也特別篤定。然后喜歡上了盧梭的繪畫,被他自由天然的熱情所感染,畫了一個時期這種風格的畫。之后又沉迷于雷尼-瑪格麗特、德爾奧、馬克思恩斯特和達利的超現實主義風格,我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創作明顯受到影響,比如《場景》系列,就帶著夢幻的意味,還有對空間和時間的多元呈現。

藝術匯:但是你已經把二者相互融合,在你的作品中既可以捕捉到中國傳統繪畫的神韻,整個畫面展現在眼前又是非?,F代的,你是怎么處理傳統和現代的關系。讓二者在畫面之中完美結合?

吳湘云:我最早接觸繪畫就是從中國畫開始,它的用線造型、顏料材質、透視方法,以及高遠、平遠、深遠這些觀察事物的方式像基因一樣融入了我的創作,即使我后來用墨彩、油彩畫畫,以現代的觀念來結構畫面,傳統繪畫的某些因素都會自然融入其中?;仡^看來,我的創作之路也是一直在傳統和現代之間掙扎,有時偏這邊,有時偏那邊。直到后來,我不再把傳統和現代當中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是可以隨意化用其中的元素來創造。

藝術匯:從你作品的細節來看,似乎能窺探到某些動物、植物的形態,每個圖式又處于亦幻亦真、虛虛實實的狀態,特別是2014年左右的作品《生命的界分和鏈接》系列中,首尾相續的眾多圖式構成了整個畫面。給人以延綿不絕之感。為何選擇這樣的表達方式?

吳湘云:我的畫室安居于二十幾層的高樓,坐在畫室中,時??梢钥吹酱笥昙娂?、煙嵐霧靄、晨起日落……不同的季節和風景都通過這扇窗在眼前一一展現;從畫室往下俯瞰,可以看到橋梁、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群和車輛,目光向遠處延伸,則高矮不一的樓房剪影構成了城市的天際線。這讓我不禁對城市的屬性、功能以及人與人的關系產生了思考。在我看來,城市是一個鏈接場,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處是網中的一個“鏈接點”。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交通、通訊、網絡、商業、教育……在城市中,每個人都是網絡中的一環,互相依存、互相鏈接。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其實比其他任何時候都緊密,那種“孤獨感”也在這份親密中得以消解。

之前在給《古林白描日志》畫圖的時候,與植物的近距離接觸,讓我感覺到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也是互相依存的。這種關系被“人類中心”論掩蓋。特別在中國,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的不斷興起,我們根本無暇顧及人和自然的關系,只是一味而又無度地向自然索取。我們破壞了人和自然之間長久以來的和諧相處之道,如果一直這么下去,很可能會在某個時刻毀于一旦。這種關系讓我感到深深的不安,于是在2008年的某一天,我在紙上無意識畫畫的時候,筆下不由自主地出現了自然界中動物和植物的鏈接圖,之后的幾年一直在畫《生命的界分和鏈接》系列。

藝術匯:在訪談中,你曾提到以前的作品比較具象、寫實。而現在的作品則脫離了現實的枷鎖,往想像世界前進了一步。能否談談前后轉變的契機和過程?

吳湘云:在20世紀80年代,我的創作以寫實花烏畫為主,到了90年代末21世紀初跳到了超現實風格,處在試圖擺脫中國傳統圖式的過程中,力求以多元化的構圖來表現當代人的視覺特點?,F代科技讓我們不再局限于自然的山水地貌和社會的人情世故,它引領我們從更廣闊的視野來觀察空間,以更微觀的角度去看事物,因此我們的思考也和前人大不相同,個人的表達風格也比前人更加廣闊。即便如此,面對著中外眾多大師的成就在前,想要另辟蹊徑找一條屬于自己的小路確實很難,難到要跳江的地步。不過很幸運的是,自2008年的《鏈接》系列開始,我便覺得找到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創作時通過畫面上自由游走的狀態來抵消現實中的種種不自由,不拘泥于中國繪畫的傳統,也不牽掛西方風格理念,走自己的路,讓自己喜悅。

藝術匯:作為一位女性藝術家,你自身的體驗和作品之間是否有緊密的關系?

吳湘云:我比較愿意以一個當代人的視野來表達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和個人的愿景。當然,這不是刻意撇清作為女性藝術家的身份,而是希望能為自己搭建一個更加自由的平臺,把男女之別、東方西方之分、傳統當代之辨都拋之腦后,只是作為人類的一個個體來思考創作,讓各種元素為我所用,從自己身處的某個點出發來感受周圍的環境,呈現自我的表達,這樣的作品會帶著個人的感受和努力,思想和才華,還有環境和氛圍,綜合成一個個性鮮明的自己。

藝術匯:你在談到創作過程時提到,圖像會不由自主的產生,那么要如何達到“隨心所欲”的狀態?很多藝術家會習慣性地對畫面苦心經營。請問你如何理解隨心所欲和有意為之的關系?

吳湘云:在當代城市,每個人都在鏈接點上,就會有困頓和不自由。我作為一個自由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采用“不由自主”的方式產生圖像,這個圖像沒有焦點和透視,移步換景,移步幻境,我非常享受繪畫過程中的這種自由,這種游走方式的結果是產生喜悅和幽默。再配合有意為之的再構圖和設色,完成一幅看上去“隨心所欲”的畫。這個過程首先治愈我的焦慮和不安,然后等待下個觀者的欣賞和治愈。

當然,這也可能與我身上中國傳統繪畫的“基因”有關。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是以線來廓形,沒有西方繪畫中的透視也沒有明暗對比,光從四面八方而來,只要是目光落下的地方便可成為中心。

藝術匯:你的作品中,有一部分顏色對比度很大,有一部分背景采用了漸變,這是不同系列的作品么?你在配色又是如何考慮的?

吳湘云:這是兩個不同系列的作品,創作的背景也很不一樣。之前已經提到了《鏈接》的創作緣由,顏色對比強的撞色作品是一組小幅畫——“風姿散樂”系列。去年十月底,我在南京的“朱鷯國際藝術節”上看到了爪哇舞、印度舞、昆劇和能劇演出。在舞蹈、講座、實驗劇渲染出來的迷場中,技藝高超,手眼身心高度一致的舞蹈大師的表演,把我心中曾經被時間和世事掩埋的藝術之火重新點燃了,我忘記了技術,忘記了形制,只是埋頭創作,一幅接著一幅的作品從筆端流淌,有如神助。畫面中有印度舞、爪哇舞、昆劇和能劇的形象,也有不知出處的形象。我仿佛觸摸到了舞蹈、繪畫之間本來就有的通道。這些對比色彩來自那些舞蹈鮮艷的服裝和舞蹈本身的熱力,這一系列的20幅作品,歸功于不同藝術形式在我的心中相互碰撞的激發所進發的靈光。

猜你喜歡
湘云藝術家繪畫
開養老院夫妻免費收留12名孤寡病殘者
夫妻開養老院,免費收留孤寡病殘者
竹兩枝
小小藝術家
小小藝術家
纖手自拈來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