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色互動在提高醫學生腎內科臨床實習效果中的應用體會

2017-01-23 17:29曹英杰
考試周刊 2016年103期
關鍵詞:臨床實習

曹英杰

摘 要: 為了探討角色互動在醫學生腎臟內科實習中的應用,本研究將腎臟內科實習醫生分為兩組,一組采用傳統帶教方法,一組采用角色互動方法,平等地與學生深入交流, 向學生詳細介紹腎內科的日常工作及其分工情況。熟悉科室的日常工作后,想象作為主治醫生角色,讓學生參與一天的工作,總結一天工作中需要完善的理論知識及需要了解的操作,從主治醫生的角度思考,實習生需要完成的工作,出科前進行綜合考核及評價。結果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與傳統帶教組相比實習成績全面提高。通過角色互動,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提高了學習熱情。

關鍵詞: 角色互動 腎臟內科 臨床實習

培養合格的醫生對我國的民生至關重要。臨床實習階段是醫學生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其效果的強弱直接關系到職業素養的高低及能否培養出合格的醫務人員,甚至關系到整體醫療體系質量的高低。腎臟病學是內科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臨床實習中的重點。因其器官結構的精細及功能的復雜性,也成為實習中的難點[1-3]。本文旨在通過角色互動讓學生參與更多的工作,提高學生的實習熱情,從而強化實習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自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腎內科實習的本科生100名,所有實習周期為2周,年齡23-26歲,男性42人,女性58人,平均年齡(24±1.9歲)。參照隨機數據表將所有實習生隨機分為觀察組(角色互動組)和對照組(傳統教學組)各50例。2組學生的年齡、專業類型及學歷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傳統教學法:每位具有帶教資格的老師帶3-5名學生,講述課本理論知識,每日完成實習工作要求,包括書寫病歷、粘貼化驗單等。實踐操作以老師現場講述為主。

1.2.2角色互動組:

1.2.2.1帶教學生的分配。選擇具有帶教經驗豐富且責任心較強的老師,每位老師最多帶2名學生,從入科直到出科,帶教老師固定不變。

1.2.2.2制訂帶教計劃及目標。按照教學大綱制訂的計劃,根據其所需掌握的知識點及操作,制訂教學計劃,分階段完成,并于出科時考核。

1.2.2.3角色互動教學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熟悉腎內科的環境、人員配置及工作流程。入科第一天,向學生詳細介紹科室的環境,及科室每個成員及其分工情況,講解科室各項規章制度,講述每日的工作流程,及實習醫生的工作職責。

第二階段:與每個學生深入交談,平等溝通,了解學生的個性,以及其對本科的興趣點。師生間建立起信任。

第三階段:學生參與帶教老師一天的工作,從上班開始,每一個環節均帶學生參與,包括早交班、查房、會診、病歷討論等,使學生深入了解腎內科醫生的工作。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提問,老師需詳細解答,有理論知識不足的地方要求課后補足,隨時考查。

第四階段:經過熟悉過程及對本科有了詳細的了解后,要求學生作為主治醫師角色開始工作。包括交班、查房、接收病人、疾病的診斷及基本用藥、書寫病歷、處理病人病情變化、病歷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等。對于簡單的操作,可作為主要助手參與。為確保醫療安全,整個過程均需帶教老師監督。在此工作過程中,學生自己遇到問題,及時查閱資料或詢問帶教老師。如果能正常順利完成教學計劃,帶教老師就可與學生在其感興趣點上更深入地探討。

第五階段:考核階段。對于實習尾聲階段,可以采取隨時提問的方式和試卷、操作的方式進行考核。

1.3判定標準

考試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即理論成績(基礎及腎內科專業)和操作技能考試成績。理論成績分為主觀題及客觀題??陀^題包括腎內科基礎知識及基本理論,主要考查其基本功是否扎實。主觀題是給一份具體的病歷,分析疾病的診斷及基本的治療方法及判斷預后。滿分為100分[4]。

1.4數據處理

應用SPSS13.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采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角色互動教學和傳統教學組相比,其理論成績、操作成績與出科前相比均明顯提高,且均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表2)。

與對照組比△P<0.05;與入科前比#P<0.05。

3.討論

腎內科的知識結構相對復雜,專業性很強,其支持內容抽象,較難理解,這是腎內科教學所面臨的一個較大難題[5]。

我們采用了角色互動教學方法,在臨床實習帶教當中,每個老師固定帶有1-2個學生,這樣避免了傳統的輪流帶教中,帶教老師經常變動的特點,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這種良好的關系中,學生更容易與老師溝通,有利于提高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明確?;趯嵙暣缶V的要求,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針對腎內科疾病的特點,確保學生能夠掌握這些疾病的臨床知識,并且能夠應對腎內科絕大多數基本疾病。另外,使學生成為主治醫生角色,引導學生作為實習主體,通過臨床工作,主動發現工作中遇到的難點,積極主動彌補自身理論的不足。通過對病人的診治過程,對患者病例資料進行分析,鍛煉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通過處理疾病的病情變化及并發癥,提高學生的臨床應對能力。并且在此過程中,需要與病人及家屬溝通,通過這樣的交流訓練,大大鍛煉了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種教學方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障了學生的主體性,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后發現,學生處理臨床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均得到了大大的增強,并且學生對相關知識與能力的掌握非常深刻,能夠有效將這些知識能力應用到臨床當中。

通過參與實際工作,學生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所學不到的知識,體會到了醫患溝通的重要性,也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對于他們職業素養的提高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楊燕霞.分階段目標教學在腎內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2,11,(7):237-238.

[2]陳麗仙,盧傳堅,黃秀云.構建臨床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4):701-712.

[3]黃學燕.臨床實習生帶教體會略談[J].中華護理學雜志,2010,7(1):80.

[4]饒葉俊,周鴻.軍隊高等醫學院校課程教學質量評估內容的探討[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00(5):49-51.

[5]王強.醫學生臨床實習現狀與相應對策[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6,9(3):126-127.

猜你喜歡
臨床實習
臨床實習帶教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護士執業考試輔導對促進臨床頂崗實習作用的探究
答疑式教學在臨床實習中的應用
臨床實習與手術教學中骨科臨床路徑的應用研究
關于對臨床護理帶教的體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