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在環境下高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關鍵生態因子研究

2017-01-23 20:48溫曉瓊
價值工程 2016年35期
關鍵詞:生態課堂翻轉課堂

溫曉瓊

摘要:本文在《出納實務》翻轉課堂實踐的基礎上,從生態學角度去探索泛在環境下高職院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生態因子,認為關鍵生態因子有教師因子、學習者因子、教學資源設計因子、教學組織因子、課堂環境布置因子,并進行了具體的因子分析,試圖從中尋找解決翻轉課堂改革存在問題、提升找翻轉課堂實效的途徑。

Abstract: Based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practice of Cashier Practice, explore the key ecological factors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ubiquitous environment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y, say that key ecological factors include teacher factors, learner factors, teaching resources design factor, teaching organization factor, classroom environment layout factor, and take a specific factor analysis, trying to fi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olv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reform, looking for way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flipping the classroom.

關鍵詞:翻轉課堂;關鍵生態因子;生態課堂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key ecological factors;ecological classroom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5-0253-02

0 引言

泛在環境是指泛在網絡、泛在信息、泛在學習的環境。泛在環境雖然給我們提供了諸多的便利,但是也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泛在環境下高職院校面臨著如何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如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等問題,很多高職院校開始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法,尋找教學改革瓶頸的新的突破點。但是,有些課程在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遇到了課堂效果沒有明顯改善、課堂管理松散、教學資源沒有吸引力、學生學習興趣不足、教師持續改革的動力不足等困境,如何突破這些困境,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以《出納實務》課程為例,從生態學角度去探索泛在環境下高職院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子,試圖尋解決翻轉課堂改革存在問題、提升找翻轉課堂實效的途徑。

1 泛在環境下高職翻轉課堂生態系統內涵

如果將高職院??醋鲆粋€大的生態系統,那么課堂可以看做是其中的一個子系統。翻轉課堂生態系統是在學校的一定空間內,課堂主體(教師和學生)與課堂環境(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機的整體,具有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的功能,在一定時期處于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

翻轉課堂生態系統在泛在信息、學習、知識環境下,以信息技術為媒介,以項目任務設計為載體,通過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知識、技能等能量和信息在系統內進行流動、傳遞、交換、反饋和循環;在合作交流、資源共享、和諧探討等形式的能量和信息的傳遞過程中,教師獲得課程改革、信息技術應用、專業知識等能力的提升,學習者從中吸取知識、技能、素養等養料,從而促使系統不斷優化,促進其處于動態平衡。翻轉課堂生態系統中課堂生態環境主要包括課堂人文環境、課堂物質環境等內部環境,以及學校人文環境、學校物質環境等外部環境,而環境又由許多生態因子總而成,這些因子包括教師、學生等生物性因子和課程資源、教室物質環境等非生物性因子,在綜合條件下表現出各自作用和功能。

2 泛在環境下高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關鍵生態因子

綜合諸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并且結合高職翻轉課堂教學實踐,認為泛在環境下高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關鍵生態因子主要有教師、學習者、教學資源設計、教學組織和課堂環境布置等。

2.1 教師因子

教師作為翻轉課堂生態系統中的關鍵因子,其主要承擔的不僅是能量、信息傳遞者的角色,還承擔者課程設計者、管理者、組織者的角色。通過《出納實務》課程的實踐,認為在泛在環境下高職翻轉課堂生態系統中,教師應當具有較強的教學改革創新精神、較高的教育信息化學習應用能力、較強的專業自學和駕馭能力。首先,教師應當具有強烈的改革創新精神。教師的思維是否開闊決定了翻轉課堂的成效,翻轉課堂其本質是轉變學習者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而這些的實現必須要求教師能夠事先轉變觀念,具有強烈的改革創新精神。其次,教師應當具有較高的教育信息化學習和應用能力。大部分教師的信息化水平都是在后期通過自學和培訓而獲得提高的,如果說教師改革創新精神是翻轉課堂改革進行的內在動力,那么教師的信息化技術學習和應用能力就是翻轉課堂改革進行的外在推動力。最后,教師應該具有較強的專業自學和駕馭能力。高職的翻轉課堂的生態系統能夠處于一個優化平衡的狀態,要求教師能夠設計、組織和管理好課程,而這又是基于教師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才能實現的。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需要其不斷的學習新的專業知識、關注新的行業動態、獲得新的專業實踐經驗。

2.2 學習者因子

學習者是翻轉課堂生態中的又一關鍵因子,其主要是能量、信息的吸收者,應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精力。首先,學習者應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出納實務》翻轉課堂實踐中,發現一部分自主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常常不能按規定完成課外任務,從而導致課堂學習效率較低,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其次,學習者應該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這一要求對于現在大部分學習者來說并不難達到,大部分學生都具有一定的電腦、手機等信息工具的使用能力,但是如果要求學習者參與到課程設計、視頻的制作方面來,就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培訓。再次,學習者應該覺有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精力。這一點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比較難保證,對一個學生來說,如果一門或者兩門課程實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那么學生還可以保證學習時間,如果實行翻轉課堂的課程數較多,那么大部門學生都不可能有足夠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過多的暫用學生閑暇時間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降低學習興趣。

2.3 教學資源設計因子

教學資源設計是翻轉課堂生態系統的關鍵因子之一,教學資源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翻轉課堂質量的高低,教學資源設計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教學資源的設計,具體包括課程整體、課程單元、課堂活動、項目任務、課程評價、視頻、課件、習題、拓展等資源的設計。在《出納實務》課程實踐中,認為教學資源設計要求把握學生為主體、注重過程學習、提高學習興趣、任務選取恰當的原則。首先,教學資源設計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翻轉課堂教學資源的設計必須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和協作探究活動,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學資源設計的思路。其次,教學資源設計要注重過程學習。教學資源設計不能過分的強調最終考核結果的重要性,翻轉課堂的學習應該是一種過程學習,考核也是一種過程考核。再次,教學資源設計要以提高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比較低,尤其是對于比較枯燥的知識,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資源時必須首要考慮如何提高學習者的興趣。最后,教學資源設計要遵循任務選取恰當的原則。教學整體設計是以項目為載體的,任務要來源于實際工作崗位,在選取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把握合理、適當的原則。

2.4 教學組織因子

教學組織因子是翻轉課堂生態系統中的關鍵因子之一。教學組織因子在翻轉課堂生態系統中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因子,但是其對翻轉課堂的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合《出納實務》翻轉課堂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翻轉課堂教學組織需要把握團隊合作形式、方法手段多樣化、過程考核為主等基本原則。首先,教學組織和實施需要以團隊合作為主的形式進行。學生團隊合作的形式可以增加課程實施的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協作意識。其次,教學的方法和手段要多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在專業課程中主要有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方法,在設計教學方法時要注意多種方法結合,而且還要在不同階段變化使用不同的方法。最后,教學組織中要以過程考核為主。過程考核是有效教學組織的一個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和發揮過程考核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將會顯著的提高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

2.5 課堂環境布置因子

課堂環境布置因子是翻轉課堂生態系統中的非生物因子,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子,課堂環境布置因子對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起著重要的助推作用。課堂環境布置主要是指課堂中自然物質環境,包括教室的光線、教室的座椅擺放、教室墻壁貼圖、教室綠化、教室的衛生等。翻轉課堂教室環境的布置要遵循突顯和諧舒適、合作創新、職業培養等特點的原則。首先,教室環境布置要給人以和諧舒適的感覺。教師墻壁布置、座椅擺放、講臺放置等都要根據課程的需要,來進行設計,以人為本,突出課程的生態性。其次,教室環境布置要體現合作創新的思想。教室各個方面的布置都要突顯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即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和協同創新的意識。最后,教室環境布置需要體現職業培養的特色。教室環境的設計需要結合專業進行,根據不同的專業職業崗位的要求,進行環境的布置,讓學習者更容易進入工作情境中。

綜上所述,泛在環境下高職翻轉課堂的教師、學習者、教學資源設計、教學組織、教學環境布置這些關鍵因子在翻轉課堂生態系統中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促進者翻轉課堂生態系統的運行。因此,我們在課程具體實施中,必須把握整體性、協同性、系統性的原則,同時,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調整,這樣才能促使翻轉課堂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芙蓉.現代教育學論叢:課堂生態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2]吳鼎福,諸文蔚.教育生態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3]王勇.翻轉課堂的理論與實踐[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4]王鑒.論翻轉課堂的本質[J].高等教育研究,2016(8).

[5]張靜萍.泛在學習環境下的中學地理教學模式探析[J].教育探索,2014(04).

[6]趙春艷,劉雪竹,鞠艷玲.基于泛在環境的信息檢索課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設計[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02).

[7]郭靖花.泛在學習環境下高校課堂教學模式創新[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5(01).

猜你喜歡
生態課堂翻轉課堂
綠色生態,課堂構建
信息化背景下大學英語生態課堂的失衡與優化策略
這里的課堂揚起低碳、生態的風帆
教育生態學視閾下的《基礎日語》課堂教學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互聯網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管理策略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