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保護視野下的口頭傳統
——寫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

2017-01-27 12:10朝戈金
非遺傳承研究 2017年2期
關鍵詞:口頭書面消失

我國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馬上就要到來了。每年社會各界都會以多種多樣的方式,通過舉辦慶祝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各類活動,使得民眾對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認知有所增強。

口頭傳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劃分的非遺五大類中,第一類就是口頭傳統和作為其載體的語言?!翱陬^傳統”是一個外來詞語,在中國學術傳統中,也有“口頭傳承”“口傳文化”等叫法。都是指人們通過說話的方式傳遞信息——傳遞信息的技能和所傳遞的內容合起來就是口頭傳統。學界一般認為口頭傳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口頭傳統是指口語交流的一切形式;狹義的口頭傳統主要是指傳統口頭藝術,如神話、歌謠、故事、史詩演述等語詞的藝術形式。

人類先有語言后有文字,語言的歷史長,文字的歷史短。語言和文字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兩個車輪。書面文字、圖書館和大學教育等是一個輪子,口耳相傳的民間文化是另一個輪子。千百年來民眾通過口耳相傳,傳承了大量知識和信息。在人類知識信息的總量中,很大一部分并沒有進入書面傳統中,是在民眾中代代口耳相傳的。

有學者統計說,在20世紀中,全球有5000多種語言,而真正通行文字的,大約不到100種。中國境內56個民族一共使用著130多種語言,他們中真正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民族不到10個。這些都說明,在地球上,在各種各樣的信息交流形式中,口頭傳統仍然是信息交流的最主要途徑。對于那些無文字民族來說,他們的精神信仰、生產生活知識、社會倫理規范、口頭藝術文類等,都在口頭傳統中,在那些神話、故事、傳說、詩歌、謠諺等中。

口頭傳統不僅是非遺五大類中的第一類,它還統馭著其他幾類非遺,比如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這些非遺門類從習得到傳承,都離不開口頭傳統的支撐。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隨著全球文化的整合和經濟的進一步相互依賴,許多瀕危語言的消失速度在加快。據統計,世界上平均每兩天就有一種語言消亡。語言是一個民族屬性最直接的載體,隨著語言的消失,這個民族的信仰體系、文化藝術、自然知識等就會隨之消失。

人類的知識經過千萬年的積累和不斷創造,已經如汪洋大海般壯觀,進入教科書、以書面方式傳承,進而成為經典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我們不能斬斷了文化傳承,不能讓這些寶貴的民間知識消失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消失在人類記憶的圖景里。

猜你喜歡
口頭書面消失
如何寫口頭通知
口頭傳統所敘述的土爾扈特遷徙史
Keys
談數學核心素養下初中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
書面表達
高考模擬題精選之書面表達題參考范文
消失的童年
參考答案
美永不消失
口頭作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