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理性歸位

2017-01-27 14:42楊夢馨
職工法律天地 2017年24期
關鍵詞:涉企辦案法官

楊夢馨

(317100 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人民法院 浙江 臺州)

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理性歸位

楊夢馨

(317100 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人民法院 浙江 臺州)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明確提出,要樹立善意理念,對于確實需要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要嚴格依法進行,防止超標的、超范圍,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對已經查封、扣押、凍結的涉案財產,要嚴格區分違法所得與合法財產,對違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繳、上交國庫,對合法財產依法盡快返還。這是首次提出對慎用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具體要求,但其具體踐行方式仍有待深究。

一、適用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現狀分析

(一)法律法規之滯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立法的本意是查封被執行人那些可以用來消滅債權的財產,對查封財產的范圍和性質也有相應的規定,但現行法律法規仍無法滿足涉企案件的現實性需求。

(二)涉企案件之繁多

民商案件數量異常龐大,案件類型繁多,承辦法官已無暇就個案中適用何種辦案方式、采取何種保全措施抽絲剝繭,查封涉訴企業生產設備、凍結企業銀行賬戶等措施已成為多數承辦法官的首選。在法治發展的今天,司法裁判對企業的影響也日漸增強。因此,承辦法官有必要在辦案方式的選擇上加以斟酌,應盡量采取對企業影響較小的強制措施。

(三)踐行善意之困境

“善意司法”是轉變傳統司法理念的一大突破,實現善意司法,僅僅依靠一線辦案人員的一己之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統一的評定標準,讓立法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一部法律如果沒有后續配套的規章、細則,一些強制權往往無法施行。慎用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踐行之路舉步維艱,但筆者認為,在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依法治國方略穩步推進的今天,只有在困境面前砥礪前行才能真正為地區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二、善意查封、扣押、凍結的必要性分析

秉持“善意司法”理念,慎用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是新時期高水平司法的重要體現,是法院系統每名法官行動指南,更是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政治效果三者統一的主要手段。

(一)司法服務大局,創造良好法治環境

近年來,因部分辦案人員在相關涉企案件辦理過程中缺乏對訴訟案由的全面審查、企業經營及資產狀況的綜合評定,導致部分查封、扣押、凍結措施限制了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司法不是孤立的單元,而是我國經濟發展大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承辦法官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盡量采取對企業影響較小的辦案方式來保障企業經營、經濟安全。只有這樣司法才能真真切切地服務地區經濟發展的大局,才能順應經濟轉型的必然趨勢。以“謙抑審慎善意理念”作為行動指南,以慎用查封、扣押、凍結作為執法辦案的標尺,以創造良好法治環境作為工作目標,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才能穩步推進。

(二)增強司法活性,轉變法治導向

在我國目前的司法實踐中,“死查封”已成為多數承辦法官的保守選擇。這種僵化適用“死查封”的辦案方式不僅展現出法律法規的滯后性弊端,還導致司法喪失了應有的靈動性優勢。法官并不是法律的“自動售貨機”,不能只從法條出發,從數字出發機械辦案,而是需要運用自己的感覺、認識、經驗等做出更加合乎情理和法理的裁判,只有這樣司法才不為之失去活性。而“謙抑審慎善意理念”正為法治建設注入一泓活水,理應成為突破從嚴執法的牢籠,成為新時期法治理念的新導向。

(三)傳遞法治溫暖,提升司法公信力

在當前的司法格局下,法官不僅要具備必要的法律技能,還要多一份善意之心、體恤之情,唯有如此才能讓群眾感受到社會司法的溫暖,才能切實提高司法公信力。在合法前提下靈活運用司法政策,采用“活封”“活扣”的方式對公司的生產設備進行查封,既能最大限度降低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的不利影響,同時也保障了原告的權益。這無疑是平衡各方利益的具體踐行,更是慎用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典型案例。

三、構建善意查封、扣押、凍結的運行機制

如何在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時體現善意是當前多數承辦法官面臨的困境,筆者認為應從審前識別機制、審中反饋機制、審后幫扶機制三方面進行構建。

(一)審前識別機制

各級法院應及時成立重大涉企糾紛協調小組,在案件立案后及時登記標識流轉。與之相應的,還需要建立重大涉企案件識別機制,明確重大涉企糾紛評判標準,框正善意司法的合法范圍。只有在案件審理前積極組織對涉訴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及時查清涉訴企業的企業規模、資產負債率、產業性質以及當前的經營狀況,才能在日后的查封、扣押、凍結措施中選擇對企業不利影響較小的措施,平衡好原被告雙方的利益,以最小的司法成本實現最大的司法效益。因此,建立審前識別機制是當前提高執法辦案精準化、合理化水平的首要前提。

(二)審中反饋機制

“謙抑審慎善意理念”是當前貫穿審判執行全過程的重要司法理念,法院應建立涉企糾紛溝通平臺,實現承辦法官與涉訴企業互動式溝通,確保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可以及時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接收到企業的反饋信息。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既要全面審查訴訟案由、債務金額、企業經營及資產狀況、企業信用等級及企業的反饋事由,又要評估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及企業信用的影響,靈活運用財產保全方式方法,如創新財務監管等方式代替查封基本結算賬戶;只對合理財產價值范圍內予以保全等。

(三)審后幫扶機制

在司法功能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筆者認為各級法院應積極延伸司法服務企業職能。在案件審結后,對審理過程中發現涉訴企業存在的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漏洞和薄弱環節要及時提出相應的司法建議和幫助,積極引導企業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減少日后的經營風險。針對此類涉困企業,筆者認為要在維護法律權威的同時保障其穩定發展。這既是對法官司法能力的綜合考量,又是讓審判工作切實服務于經濟社會需要的體現。建立審后幫扶機制不是突破法院職權范圍的舉措,而是減少司法辦案負面產出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主陣地。

[1]賀震.《查封、扣押,要有細則支持》,載《環境經濟》2014年第7期,第19頁。

猜你喜歡
涉企辦案法官
西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西寧市加強涉企收費長效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茶文化的“辦案經”
法官如此裁判
女法官“馬虎”辦案,怎么辦?
法官如此裁判
猴子當法官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青海省清理規范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的實施意見
搶錢的破綻
干以勝:提高辦案人員心理素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