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音樂作品分析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2017-01-28 05:26朱曉南
黃河之聲 2017年14期
關鍵詞:鋼琴演奏音樂作品背景

朱曉南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藝術學院,天津 301811)

解析音樂作品分析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朱曉南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藝術學院,天津 301811)

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對其作品進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一定程度上來看,對作品進行分析不但可以了解音樂作品的曲調、體裁、創作背景以及主題等,還可以了解到作品的節奏、速度、力度以及踏板等。也只有仔細的品味作品、分析作品,才可以讓演繹者更加了解作品,理解其內涵,從而揣摩創作的含義,使作品演繹的更加生動、靈活。本文通過描述音樂作品的分析內容,以及其在鋼琴演奏中的應用來突顯出音樂作品分析的重要性,以便于為藝術的演繹和創作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音樂作品分析;鋼琴演奏;作用

現階段,在音樂教學領域大多都已經開設了音樂作品分析課程,但實際教學中大多數學生還沒有完全的理解分析課的內涵,認為音樂只要以動情的歌聲、情緒的投入以及情感的抒發便能夠將音樂作品展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鋼琴專業的學生更是如此,由于鋼琴演繹風格大不相同,且曲目背景也涉及眾廣,所以當學生拿到自己所要學習的曲目時不是想著要了解其背景和風格特點,只是一味的快于記憶,這樣的作品不但不不能體現出曲目所要展現的情調和情感,而且還會對曲目的風格特點產生誤導,所以說要對作品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可以將音樂作品的魅力盡情的展現出來。

一、音樂作品分析的內容

所謂的音樂作品分析就是指在技術和文學等多個層面利用相關的知識或資料等來分析作品,以便于可以讓人們了解到作品的深層內涵和意義。在對作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從文學角度應以分析作品的創作者、背景為主要內容,從技術角度來看,要以分析作品的旋律、曲式、音響、和聲以及節奏等??梢哉f對作品進行技術角度的分析比較側重于音樂理論的分析。若將技術與文學兩層面的分析相結合,便可以充分的了解作品,將作品的內涵及魅力展現出來。通過作品分析可以讓演繹者了解作品的主題,演繹方式及特點,采取演繹的風格及曲調等,從音樂的構成要素考慮,來將作品的風格、內容以及情感全面真實的表達出來,體作品的深層內涵。

二、在鋼琴演奏過程中作品分析的主要作用

(一)有助于體裁的了解和主題的把握

鋼琴的體裁存在很多種,與古詩歌不盡相同。若演繹者能夠準確全面的了解作品的體裁,就可以準確的演繹出與作品風格相符合的情境,因此作品分析在此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十月一秋之歌》與《幻想進行曲》相比較來說,前者則更側重于心理活動的抒寫,而后者則會給人一種隨性感。又或者《三月一云雀之歌》與前兩者相比較來說,更加注重于干凈利落的線條,因此在連線過程中要更重視其細小的改變,如同呼吸一般漸強漸弱。

在音樂作品演繹的過程中,不是只有演奏者存在就可以將其演繹的完美,還需要演繹者了解作品的內容及其內涵。通常情況下,創作者在創作作品時都會注重創作的背景和主題,并且作品的內容也是圍繞此主題來進行,在作品完善的同時其主題內容也就越發凸顯,使其更具生動化、形象化,內容也就越豐滿充實。當然,音樂載體的不同風格也會有所不同,但不論哪種風格的作品,在演繹時都應以創作者的風格為主,因此就凸顯出了作品分析的重要性。例如:《一分鐘圓舞曲》此曲一共分為三段,第一段需要通過小音型來來突出旋轉的感覺,第二段則是通過多種連音的結合,凸顯出作品的生命力,第三段則與第一段相呼應,以尾曲與首曲相呼應的方式展現出了作品的全曲風格及特點,既呼應了主題,又凸顯了作品的魅力。

(二)有助于創作背景的了解,進而深入的理解音樂

創作背景通常包括創作的時代以及創作者的寫作背景兩部分,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有助于演繹者對音樂內涵的理解。對與作品相關的人文資料等進行分析,可以最大化的接近作者的情感思想,了解作者的曲意,從而彰顯出作品真實的內涵。例如:莫扎特這一偉大的作曲家,他鐘愛鋼琴,有著眾多優秀的鋼琴作品,雖然被世人所演奏多次,但能夠與其相互共鳴體會其真正內涵的演奏者卻少之又少。其中鋼琴協奏曲不僅能給予人們音樂音質方面的享受,而且也是莫扎特在音樂方面發展的記錄。通過對莫扎特進行了解,對其創作背景進行了解,演繹者可以充分的體會到作品的內涵,與作者產生共鳴,并將其完美的演繹。

(三)有助于曲譜的分析

對曲譜進行分析就是對曲譜中所體現出的信息進行分析,通常包括:拍號、力度、連線、調性、踏板以及速度等。演繹者對這些內容掌握程度直接關乎到作品的演繹水準,它能夠體現出演繹者是否真正了解作品,了解作者。

例如:對于具有中等水平的鋼琴演繹者來說,《幻想曲》所涉及到的連線、織體、節奏、休止符、力度以及速度等在變化方面非常迅速,且復雜,處理也需要極為細膩,因此就需要對其進行仔細的分析。作品開始時,速度為行板,也就是中等速度;在逐漸接觸到主題后就改變為柔板,也就是速度逐漸放緩。在此曲中華彩段共出現5次,速度由緩變快在變緩,因此在演繹時需要演繹者多加注意細節,以便做到心中有數,把控好下鍵的速度與力度,因此對作品進行分析有助于樂譜的了解,從而很好的把控節奏,與音樂共鳴,與作曲家共鳴,將作品演繹的完美又恰到好處。

三、結語

不論是剛踏入鋼琴演繹界的初學者,還是水平較高的學者,都需要了解作品分析的重要性,了解其分析的具體內容,并將其融入到學習當中,由淺入深的去探尋音樂,探尋作品的內涵,掌控好作品節奏,體會作品的情感思想,不斷提升自身的演奏水準,提高對作品分析的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演奏出更具魅力的音樂作品。

[1]王勝先.音樂作品分析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6.

猜你喜歡
鋼琴演奏音樂作品背景
鋼琴演奏中的表現力分析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新四化”背景下汽車NVH的發展趨勢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圖力古爾及其音樂作品淺析
《論持久戰》的寫作背景
鋼琴演奏技巧對于音樂表現的重要作用及訓練方法研究
黑洞背景知識
鋼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與心理調控
申雨鷺最新音樂作品《緣飛》正式上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