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在高職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應用與啟示

2017-01-29 16:16
山西青年 2017年20期
關鍵詞:心理品質就業指導心理學

王 繁

安徽財貿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積極心理學在高職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應用與啟示

王 繁

安徽財貿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積極心理學是當代新興的心理學思潮,主張心理學應該對人類自身的積極品質進行研究,包括積極情緒體驗、積極人格特質、積極社會環境。高職學生因其學歷層次低,競爭砝碼小,在擇業就業中往往比本科院校學生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也存在一些特定的心理障礙。為進一步做好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本文將積極心理學理念應用于其中,并從中得出積極心理學對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相關啟示。

積極心理學;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啟示

自從上世紀90年代,我國實施高校擴招政策以來,高等教育基本實現大眾化,每年的高校畢業生人數都呈現出高速增長的趨勢。高校擴招雖然使得受教育人數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發展需要,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就業問題。當代大學生由于“就業難”和就業結構不斷變化等現實問題所引發的心理問題日益增多,大學生就業心理也逐漸引起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者的關注與研究。據研究,影響高校大學生心理的四大因素,除去學習壓力、情感困惑和人際關系之外,還包括就業心理問題[1]。

一、高職學生就業心理障礙

高職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心理壓力遠遠大于本科院校畢業生,主要原因有三點:其一,高職學生在高考中已落后于本科院校學生,不得不選擇高職院校的相關專業,學歷層次的差異導致其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部分學生在這種自卑心理的影響下,慢慢地故步自封、不敢突破,最終學無所成,喪失就業資本[2];其二,本科院校學生的培養年限為四年,而高職學生的培養時間僅有三年,其中大多數高職院校因強化技能培養,在大三時則安排學生實習,學生可能在大二下學期就已經面臨著選擇實習單位的難題,學生面臨就業壓力的緩沖時間短;其三,大多數高職院校缺乏專業的職業規劃老師和就業指導教師,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就業指導仍停留在思想教育和政策宣傳上,而對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能力的培養、訓練,健康心理的指導教育等相關課程的設置遠不能滿足學生需要[3]。綜上原因,高職學生在擇業期間往往容易出現一些心理障礙:比如部分學生眼高手低,高估自身水平,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4],他們不愿意從事基層勞動工作,不愿離開自己的舒適圈;比如部分學生盲目攀比,他們期待進入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然而自身學歷層次和文化水平受限;比如部分學生目光短淺,只看薪酬待遇,忽視工作經驗和工作閱歷的積累。這些非正常心理狀態往往極大地影響著高職學生的擇業和就業,因此,作為高校就業指導老師,引導高職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才能提升其內在競爭力,從而從內源上解決高職學生“就業難”問題。

二、積極心理學理論闡述

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塞里格曼·謝爾頓和勞拉·金率先提出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這一概念,其于20世紀末興起于西方心理學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學家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這一心理學分支強調從正面來界定與研究心理健康,主要關注與人的積極力量和幸福有關的科學研究。積極心理學的應用目的不僅在于幫助那些處于逆境中的人們尋求生存與發展,更著重在于幫助處于正常環境條件下的普通人去創造高水平、高質量的生活。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高考的失敗使得擇業成為他們人生中一個尤其關鍵的轉折點,而在學歷層次處于弱勢的現實情況下,是否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是他們擇業成功的重要砝碼。只有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培養堅強的意志、樂觀向上的的態度,才能在擇業的重要關頭,理智、勇敢地應對競爭和挑戰,最終獲得理想的職業。

筆者于2014年新生入學后,在本人所帶三個班級的151名學生中做一系列積極心理學理論知識的相關試驗和嘗試,所幸效果顯著。截至2017年7月,151名高職學生已全部實現就業。

三、積極心理學在高職學生就業指導中的啟示

(一)培養高職學生的積極人格特質

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人格特質主要是通過對個體的各種現實能力和潛在能力加以激發和強化,當激發和強化使某種現實能力或潛在能力變成為一種習慣性的工作方式時,積極人格特質也就形成了。高校就業指導老師可以學習相關心理學理論知識,并結合實際情況,將其引入到實際工作中,轉變工作方式,配合學校心理老師、輔導員老師,共同采用積極心理學思想的教育方式去塑造和培養高職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如積極的思維活動、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積極習慣的養成、積極人格的培養等。具體來說,包括培養自信心、環境適應能力、自我認知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積極心理品質,使大學生學會積極地自我調適,從而提高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大部分高職學生的自我認知均不夠客觀,這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就業狀況,因此,針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指導的重點應在于突顯高職學生在職業技能上的競爭優勢,將專業優勢融入學生活動和志愿服務中,使學生理性看待專業,增強專業認同感,從而增強自信心,積極應對就業。

(二)打造高職學生就業指導的積極組織系統

積極心理學認為人及其經驗是在環境中得到體現的,同時環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良好的環境適應性也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高職學生在面臨就業時,處于社會轉型期,容易出現各種浮躁情緒。因此,我們在引導學生就業、指導學生擇業時更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爭取做到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四方聯動,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自由的擇業環境。從學校層面出發,一方面,積極加強校企合作,將企業的需要切實落入到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中,為企業輸送合格人才,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實習和就業機會,緩解學生就業壓力;另一方面,應加大就業指導的資金投入和人員投入,在學生中開展職業測評工作,根據學生特點提供個性化心理輔導,以科學人性化為標準,開展高職學生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打造出一個良性的就業指導組織系統,多方聯合行動,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積極心理學視野下,更多地從快樂、希望、樂觀、勇氣等積極層面去發掘學生潛力,激發青春活力,同時結合個體的微觀實際加以針對性指導與幫扶,鼓勵學生在積極適應環境的同時,努力改變環境、創造環境,健康生活、快樂工作。

(三)強化高職學生積極的就業主觀體驗

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是一個心理體驗的過程。在高職學生的就業指導過程中,我們不能一蹴而就,只在學生臨近畢業時狠抓就業,而是要注重系統培養。新生入學時,可啟發學生做出個人職業規劃,要提高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質量,而不是僅僅制作一份職業生涯規劃書。就業指導應建立在學生深層、實際的就業指導需求基礎之上[5],引導學生結合專業和個人興趣,積極參加模擬就業、兼職等體驗式活動,讓學生在參與的同時關注到自身的不足之處,適時調整個人規劃,注重個人積累,從而正確認識自我、積極應對壓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能力強、專業精、品質高的準職業人。積極心理學強調人人都有發展的可能性,因此只要幫助學生確立合適的目標,形成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每個學生都能實現精準就業。

高職學生面臨就業高壓,只有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才能打好就業基礎,理性客觀規劃個人職業,腳踏實地,并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最終實現理想就業。因此,作為就業指導老師,首先能做到運用積極心理學將學生心理調適至最佳狀態,必定能在高職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劉春雷.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其影響因素[D].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10.

[2]韋朝忠.高職學生就業壓力下的心理健康塑造機制[J].教育與職業,2014,29:88-90.

[3]羅駿.新形勢下做好高職學生就業心理指導工作[J].才智,2009,16:155-156.

[4]梁莉.高職學生心理品質形成因素分析[J].金田,2012(10):328.

[5]胡小愛.高職學生就業心理與就業狀況及就業指導對策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0,05:58-60.

G719.2;B

A

1006-0049-(2017)20-0131-02

猜你喜歡
心理品質就業指導心理學
普通高中家長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案例教學法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初探——以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為例
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工作開展對策探討
高中地理教學中心理品質教育的有效開展
略談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性
高校冬季體育教學與學生心理品質的塑造
中職德育課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實踐研究
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作用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