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留守家庭問題探究

2017-01-29 16:16
山西青年 2017年20期
關鍵詞:家庭成員農民家庭

張 帆

中共鐵嶺市委黨校,遼寧 鐵嶺 112000

農村留守家庭問題探究

張 帆

中共鐵嶺市委黨校,遼寧 鐵嶺 112000

當前農村生產力發展不平衡,許多農民文化較低,農民勞動技能差,大多數農民致富增收的渠道和方法少,外出務工就成了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徑。大量農村壯年勞動者向外流動,無疑造成了許多留守家庭,留守家庭中的大多數是老人和孩子。他們的安全問題、生活情況令人擔憂。為此,做好留守家庭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其題中應有之義。本文試就留守家庭存在問題、成因分析、及其影響和解決辦法作一探討。

農村;留守;問題

在中國,經濟的發展給社會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變化,其中,對中國農民階級影響最大的就是伴隨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而帶來的大量農民流入城市務工現象。農民工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建設功不可沒。但是,由于農民工無法順利實現市民化,進而帶來了一個“留守”問題。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的目標”,要達到并實現這一偉大目標,首先要使農村“留守家庭”的成員享有更為優質的生活質量。

一、“留守家庭”的涵義及其產生原因

“留守家庭”是農村勞動力輸出后由家庭剩余人口形成的特殊家庭。唐鈞在《農村“留守家庭”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文中指出:因為家中主要勞動力——對留守兒童來說是父母,對留守老人來說是子女,對留守婦女來說是丈夫——外出打工,于是他們的子女、父母和配偶就成為“留守”農村老家的農民工親屬(或其他家庭成員),由這些留守的親屬(或其他家庭成員)構成的在一年中的多數時間都呈“不完整”狀態的家庭可稱為“留守家庭”。

為什么在中國農村出現“留守家庭”現象?農村“留守家庭”的出現與城市化是分不開的。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規模鄉城移民造成了農村“留守家庭”的出現,這是社會發展時期的一個過渡性問題。首先,市場經濟的發展促使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了生存很多農民不得不舍棄原有的農村生活外出務工,城市化生活的高昂代價和戶籍制度的阻礙,使得多數農民工還沒有條件帶家屬進入其打工的城市,從而出現“留守家庭”。其次,鄉村文化水平的滯后造成普通家庭農忙之余沒有豐富的娛樂生活去處,加上改善生存質量的強烈愿望迫使一部分農民選擇外出務工。第三,城鄉生活水平差距大,越來越多的農民為脫貧致富而進城打工,隨之增加了農村婦女、老人、兒童與打工者的空間分割的可能,產生“留守家庭”。

二、“留守家庭”的困境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農民工進城務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但是隨之帶來了留守兒童如何教育的問題。大部分的“留守兒童”承擔著與他們的年齡不相符的心理壓力。他們大多處于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心理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是由于受到家庭情況的影響,使得他們中的一些長期得不到親情的呵護,使得留守兒童的心理會產生孤僻、內向等問題。由于長期脫離父母的監管,而很多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尚未建立,這樣必然導致留守兒童學習積極性下降,成績下滑。

留守婦女家庭負擔加劇。由于丈夫在家庭生產生活中的缺位,農村留守婦女面臨多重生存發展困境,每日不僅要辛苦勞作,還要侍候老人照顧孩子,強體力勞動對婦女的身體造成了極大損害。

留守老人生存環境堪憂。由于觀念上的局限,留守老人大多沒有參加農村養老保險,老人的贍養多靠子女和老人自己務農的經濟所得。在勞動能力逐漸喪失的情況下很多留守老人還要肩負著繁重的勞作,不少人還擔負著隔代撫育孫輩的重擔。此外,年輕子女都外出打工,家里老人精神上會感到孤獨,出現心理問題,精神生活極度貧瘠。

三、解決農村留守家庭問題的出路

首先,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水平。農民增收問題是中國農業及農業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同時也影響著我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農民選擇進城務工的原因歸根結底就是為了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狀況。因此,解決農村留守家庭面臨問題的突破口就是要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

第二,提高政府資金投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從思想認識到政府工作部署上都要有一個大的轉變,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第三,發揮社會組織作用,改善留守家庭現狀。政府可以牽頭,聯合企業或慈善機構成立專門的社會性公益組織,定期到農村留守家庭進行服務。服務的范疇主要包括對留守家庭成員的心理疏導,尤其是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至關重要;為留守家庭帶來脫貧致富的講座,讓農民能夠在家門口找到致富之路;為了豐富留守家庭成員的農閑生活,可以定期為留守家庭帶來文藝演出,讓正能量之光照進留守家庭成員的心田。當然,這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和巨大的精力、財力投入才能夠實現的。

總之,農民工加速城市經濟發展,他們為城市獻出了青春、體力乃至血汗,但是他們的家庭成員卻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境。因此,社會應該擔負起改善留守家庭生存現狀的責任。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讓留守家庭能夠分享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

[1]王浙鑫.當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與對策.東南學術,2015(6).

[2]李寶峰.農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干預[J].教育探索,2015,5:82-83.

[3]張靜平,賀達仁.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思考.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3,6,27(6).

[4]王慶榮.獨生子女父母養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思路——基于上海市閔行區獨生子女父母的調查[J].法制與社會,2007(03).

[5]李湘妹.養老:新農村建設中不可忽視的問題[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

[6]王杰.淺析當前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J].改革與開放,2009(03).

[7]趙灶嬌,曹廣祥.關注山區老年人生活 構建和諧新農村[J].南方農村,2007(02).

[8]王立.關于高校高齡空巢家庭養老問題的幾點思考——以浙江師范大學為例[J].南方論刊,2008(04).

[9]吳凱,黃湘紅.逆抵押貸款——中國養老模式的研究與思考[J].消費導刊,2009(13).

[10]趙聰銳,周玉萍.城市社區養老模式探討——城市社區老年照顧有關問題分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1(02).

G521;G

A

1006-0049-(2017)20-0208-01

猜你喜歡
家庭成員農民家庭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家庭成員的排序 決定孩子的格局
家庭“煮”夫
戀練有詞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老年人受家庭成員侵害維權體制改革新論
也來應對農民征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