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世界是平的》中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2017-01-29 16:16李芋枚
山西青年 2017年20期
關鍵詞:文化沖突麗江沖突

李芋枚

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云南 麗江 674199

電影《世界是平的》中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李芋枚*

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云南 麗江 674199

電影《世界是平的》以印美文化沖突為主題,主人公從對印度種種的不適應到逐漸融合,這個過程雖然艱辛,卻在跨文化的沖突中帶給觀眾很多的思考。

世界是和平的;文化的沖突;融合

一、劇情簡介

電影《世界是平的》(英文名《OUTSOURCED》)故事是這樣的,電話收單業務主管陶德被迫成為公司在印度外包項目的培訓人,他從現代化美國大都市飛到原生態民族印度,開始了一段神奇的經歷。坐蹦蹦,跳火車,吃引起腹瀉的刨冰,入住私人旅館,跳印度舞,被乞討的孩子騙取手機,過恣肆的荷麗節,陷入與印度姑娘的愛戀,與印度員工度過艱難地融合期最終有效提升了公司業績。導演John Jeffcoat拍攝出了一部表現在全球化過程中由外包引起的美國與印度之間文化沖撞與交融的浪漫故事。

二、電影中所折射出的文化沖突與融合

(一)語言和日常習慣上的沖突

一下飛機,托德就不得不面對印度混亂的交通,飛速地跳上跳下火車,黃包車搶客;還要面對滿口印度口音的印式英語,他的名字也由“Mr.Todd”變成了“Mr.Toad”(蟾蜍);他不知道印度人從不用左手抓食東西,因為左手在印度代表的是不潔和污穢,是如廁的時候使用的,所以在印度是沒有廁所紙的。他用左手吃東西的行為讓主人覺得不可思議。他也不知道牛被印度教教徒視為神物,特別是白牛,它們可以在大街小巷任何地方隨意走動,任何人不得橫加干涉,因此托德發現辦公室門口居然有牛叫大家卻熟視無睹。印度教不準吃牛肉,因此印度同事對于產品目錄中能在牛身上“烙印”的產品很痛心,他卻感到莫名其妙、不以為然。而且他非常想念美國的牛肉漢堡,但包車去到孟買都沒有吃到。同樣,女主人家的女傭不了解他的飲食習慣,每次給陶德送咖啡都甜到發膩。

(二)在隱私觀念方面的文化沖突

印度主管普洛出于對美國來的上司陶德的關心和熱情,自己做主將他安排在家庭條件不錯的一戶家庭住宿,本以為這樣能陶德住得舒適自在,讓在異國他鄉的他也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沒想到心直口快的阿吉阿姨初次見面就以一連串的問題將陶德問得不知所措,而且個個問題都涉及到他的隱私。你父母親干什么的?工資多少?結婚沒有?有沒有女朋友?為什么和女朋友分手?你是不是同性戀?印度人熱情坦誠,隱私觀念較弱,不介意談論個人生活,這些問題在美國人看來是自己的隱私,別人無權談到這些。此外主管普洛在車上還將女朋友的相片拿出來展現,喜滋滋地告訴陶德他們即將結婚了。而對于獨立、個人主義至上的美國人來說這些都不是和陌生人甚至熟人可以探討的極其隱私的個人問題,所以陶德表現得茫然失措。

(三)婚戀觀念的差異

陶德剛見到普洛時,普洛說自己很有幸得到這份工作,它所帶來的年薪五十萬盧布的高額收入是促成自己婚姻的關鍵因素,憑借這個,普洛才可以征得維米父母的欣賞并被允許迎娶星座運勢正好的新娘。實際上,現代印度仍然實行包辦婚姻,非常講究階層種姓、門當戶對與生辰八字的匹配。這在一個成長于自由戀愛國度的陶德來說簡直是無法想象的。片中陶德和公司的印度女同事愛莎在出差的時候展開了一段異國戀情,但是在愛莎看來這是絕對不能公開的私情。因為愛莎的父母在她四歲的時候就為她定下了娃娃親,即使她并不愛對方。愛莎告訴陶德這種包辦式的婚姻在印度非常常見,即使結婚前沒有見過面,感情可以在結婚以后慢慢的培養。對于個性獨立、追求自由婚姻的美國人來看,沒有戀愛基礎的婚姻簡直不可想象。因此愛莎和陶德在分手的時候,愛莎神色平靜,并未有任何想要與命運做斗爭以爭取自身權利的跡象,由此可見,印度社會女性地位之低下與改善這種狀況之艱難。

當然,影片當中除了這些差異和沖突,還有家庭觀念的沖突,即印度的大家庭和美國的核心家庭,時間觀念的差異沖突,印度的多元時間觀和美國的單一時間觀,宗教信仰的沖突,印度面目猙獰的毀滅女神和美國的上帝。陶德最初到印度時,試圖保留自己原來的生活方式,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和當地人相處,他想念美國的一切,對印度的所有一切感到厭惡和反感。隨后,因為發現自己的固執己見無法改變什么,他決心逐漸融入到當地文化、風俗習慣之中,并開始適應當地的生活方式和接受印度當地人的社會價值觀念,但仍舊在某些方面沿襲傳承自己獨特的文化方式。

三、沖突過后的融合

一天,陶德錯過了提醒他不要外出的告示,因為印度當地人在舉行他們的傳統節日“荷麗節”,陶德與印度人用顏色艷麗的彩球互相攻擊的過程中雖然全身被染色,但是感覺從來沒這樣痛快地釋放過自己所有的不滿和郁悶。他走進河里,在印度的圣河里清洗自己的身體,他突然覺得似乎印度的一切也沒有那么差勁,他終于豁然開朗。于是他開始轉變自己的各種待人接物的方式,首先陶德改變了自己和員工相處的態度,關注員工的喜好,與他們一塊兒唱歌跳舞,準許他們把家人的照片貼在辦公桌上,也允許他們在自己的辦公室上供奉神靈,穿自己喜歡的衣服;不再生硬地強求員工改掉印度英語,而是設立了獎勵機制來刺激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他也開始了解印度宗教里的神,不再糾結與掛在他房間的張牙舞爪的“卡莉”女神;他還和向他要東西的印度小頑童交朋友;受邀請到貧民窟的窮人家里做客,欣然接受他們給的飯菜,并習慣用右手進食了。當然,陶德在試圖努力融入當地人生活的同時,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和信仰,只是以一種更為中庸的方式存在著。

通過陶德在印度經歷的種種,讓我們深刻地了解到印度特有的文化及美印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文化沖突不可避免,那么不如像主人公那樣坦然的面對接受它。當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上了文化沖擊,嘗試著去適應他人的文化,同時不忘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這樣才是明智之舉。

[1]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2]郁龍余.印度文化論[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李芋枚(1982-),女,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教師,講師,主要研究文學與文化。

J

A

1006-0049-(2017)20-0214-01

猜你喜歡
文化沖突麗江沖突
耶路撒冷爆發大規模沖突
麗江三朵節
論《白牙》中流散族群內部的文化沖突
麗江的荒
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文化沖突及應對策略
叫一聲麗江
論跨文化交流中的沖突與調解
誰說麗江是艷遇之城
“鄰避沖突”的破解路徑
高校外事工作中的中德跨文化沖突與對策:以浙江科技學院中德學院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