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樂教學中演唱情感表達研究

2017-01-30 10:22李肖仙
黃河之聲 2017年24期
關鍵詞:感受力感染力演唱者

李肖仙

(大同大學渾源師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400)

對于聲樂演唱作品來說,作品演唱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歌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對于作品的演唱技巧和音色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對于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因為演唱者對于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演唱者演唱曲目的感染力和感受力,進而實現與觀眾之間產生共鳴,達到演唱的最高境界。然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不是十分的注重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教學,而是將教學的注意力都投放在了演唱技巧和音色的把握方面,進而使得作品的演唱雖然在技巧和音色上比較完美,但是在感染力上卻相對來說差一些,在演唱的過程中無法與聽眾之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使得演唱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倘若這一問題不能夠很好地改善和解決,將嚴重影響聲樂演唱的質量,由此可見,探討聲樂教學中演唱情感表達的重要意義。

一、聲樂演唱與情感表達的內涵

所謂的聲樂演唱主要指的是演唱者通過完美的聲音、高超的演唱技巧和充分的情感來實現作品的二度創作,而所謂的情感表達,主要指的是演唱者通過動作、語言、表情、聲音等多種方式來向其他人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特征和情緒變化,進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鳴,由此可鑒,情感表達屬于聲樂演唱中的一個部分。良好的聲樂演唱并不是單單通過技巧和聲音來控制的,情感也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借助于情感的表達來傳遞所演唱的曲目的靈活和生命,進而實現聲樂演唱的真正魅力的體現。

二、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的作用

(一)提升歌曲自身的感染力

正如上文所闡述的一樣,在聲樂演唱的過程中,高超的演唱技巧的表達和音色的呈現僅僅是聲樂演唱中的兩個基礎部分,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情感的表達,借助于情感的表達和迸發來提升歌曲自身的感染力和魅力,讓演唱者與聽眾在情感之間形成一種匯通,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借助于歌詞語言的表達來實現歌曲的靈魂的訴說,提升歌曲自身的感染力,真正意義上做到感人肺腑、動人心弦。比如,演唱者在演唱《甜蜜蜜》這一首曲目時,除了對于演唱技巧和音色的把握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讓聽眾感受到歌曲自身所隱藏的那種甜蜜、幸福、歡樂的情感,進而提升歌曲自身的感染力,將聽眾深深吸引到歌曲的情境中來。

(二)演唱者與聽眾之間實現情感共鳴

先秦公孫尼子在《樂記》的《樂本篇》中就談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庇纱丝梢?,人類對于情感的感悟都是來自于實際生活中的經驗和經歷,因此,對于演唱者來說,恰當而又準確的情感的表達恰恰可以實現聽眾的經歷的翻閱,借助于情感的表達深深帶動聽眾的情緒,讓聽眾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借助于這些類似的經歷的回憶與演唱者之間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比如,演唱者在演唱《黃河大合唱》時,演唱者一定要傳達出歌曲自身所蘊藏的對于黃河的歌頌、贊嘆、喜愛和崇敬之情,進而讓觀眾在欣賞歌曲的同時,仿佛能夠欣賞到黃河奔流不息、奮勇前進的畫面,進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實現觀眾對于黃河的贊美之情的激發,進而實現演唱者和聽眾之間的情感匯通,全面帶動觀眾的情緒,真正意義上做到余音三日繞梁不絕,曲散情未盡。

三、聲樂教學中演唱情感的表達

(一)準確把握作品

作品是實現情感的蘊藏的基礎點,同時作品也是演唱者能夠傳達演唱情感的一個重要的工具,因此,對演唱者來說,在演唱的過程中,若想實現演唱情感的表達,首先一定要準確的把握作品,了解作品的內涵以及作品中所隱藏的思想情感。而我們都知道,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聲樂演唱藝術也是一樣,大部分聲樂演唱作品還是來自于創作者本身的一些生活經歷或者是情感認知,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求演唱者本身有相似的生活經歷和情感認知才可以,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演唱者與創作者之間的思想的共鳴,進而實現作品所蘊藏的思想感情的揣摩和表達。然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卻發現,由于學生的社會經歷不是十分的豐富,因此對于演唱作品的解讀往往不到位,無法實現演唱者本身與創作者本身在思想情感和生活閱歷方面的共鳴,進而使得針對于作品的情感的掌握和表達不到位,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演唱技巧和音色的教學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實現演唱作品的背景知識以及相關的情感因素認知的教學,讓演唱者在充分的掌握和了解了整個作品的閱歷背景和情感因素認知的情況下再進行演唱,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演唱情感的表達。

(二)提升演唱者自身的感受力

古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對于學生來說,其自身的生活經歷不是十分的豐富,對于作品的情感理解不是十分的到位,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實現演唱者自身的感受力的提升,那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廣泛的閱讀,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來開闊演唱者的視野,增長演唱者的知識,提升其自身的情感體會力和感受力,進而實現自我修養的提升,對其更好地理解作品帶來一定的幫助。比如說,在演唱一部作品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閱讀與該作品的創作者有關的背景知識,讓演唱者了解到作者是誰,他有怎樣的社會經歷以及是在怎樣的閱歷背景下實現的該作品的創作,進而幫助其更好地了解作品所蘊藏的情感和故事,提升演唱者對于作品的感受力,進而實現情感的更好掌握和表達。

(三)加強情感交流與培養

傳統的教學環境下,大部分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是根據曲目直接開始演唱教學,卻忽略了針對于作品自身所蘊藏的情感的交流與表達,進而使得很多學生在沒有實現情感的統一定位的情況下,便開始了歌曲的演唱,因此,不同的學生所演唱出來的歌曲的水平和層次也是各不相同的。為了實現這一問題的改善和提升,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展開交流和討論,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結合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表達一下該歌曲所傳達出來的情感是怎樣的,然后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來表達自己小組的意見和建議,最后由教師為大家統一的進行分析,這樣的情況下,不僅可以提升演唱者對于作品的了解,還可以加強演唱者之間對于情感的交流和培養,進而提升大家對于聲樂藝術的敏感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情感表達也是聲樂演唱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部分,在聲樂演唱中實現情感的準確表達不僅可以提升歌曲自身的感染力,還可以實現演唱者與聽眾之間的情感共鳴,進而提升演唱質量和演唱水平,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情感表達的重要性,進而使得聲樂演唱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結合聲樂演唱和情感表達的內涵以及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的作用,提出了在聲樂演唱教學中提升學生情感表達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在本文相對應的一系列的建議和措施的幫助下,可以幫助更多的教師實現聲樂課堂教學中情感表達教學,提升聲樂演唱作品自身的感染力,真正意義上做到感人肺腑、動人心弦。

[1]尹萍.試析聲樂教學中的樂感之培養[M].北京:藝術教育編輯部,2010.

[2]王南竹.聲樂教學中歌唱藝術情感表現的研究[J].民族音樂,2011,02.

猜你喜歡
感受力感染力演唱者
聲樂表演中音樂素養對美聲唱法的重要性
聲樂演唱中樂感的有效培養研究
如何尋求口語化語言的藝術感染力
詩與感受力(創作談)
詩與感受力(創作談)
Pygmalion
張燦 以“謙遜”的設計,賦予空間感染力和精神性
淺析演員必不可少的創作素質——感受力
聲樂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訓練與運用
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