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守與探索
——歌仔戲《渡臺曲》創作談

2017-01-30 21:32林志杰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歌仔戲戲迷閩南

林志杰

(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福建 廈門 361000)

堅守與探索
——歌仔戲《渡臺曲》創作談

林志杰

(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福建 廈門 361000)

歌仔戲《渡臺曲》自2015年由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創排以來,先后參加第六屆福建藝術節和第26屆全省戲劇會演,獲得優秀劇目一等獎,作為一個青年編劇,第一次創作的劇目得到觀眾的喜歡,我很興奮,但更充滿感激,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創作實踐的機會。一路走來非常感謝領導、專家、老師們的幫助和指導以及《渡臺曲》劇組的通力合作,讓我在學習實踐中得到鍛煉成長,以下是歌仔戲《渡臺曲》創作談。

歌仔戲,文化繼承;藝術創作;藝術形式;創作思維.

一、歌仔戲,構建閩南文化傳承與藝術交流的橋梁.

赴臺灣金門參加2016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演出。在金門演藝廳演出時劇場內座無虛席,“一只白鸰鷥一飛五千里,一只小帆船一程三日暝,一只小布袋包著神主牌,保庇阮唐山過臺灣平安來住起?!迸_上輕緩悠揚而略帶傷愁的一首《渡臺曲》,唱盡了閩南先民渡海墾臺的艱辛與苦難,金門觀眾沉浸在當年先輩們“唐山過臺灣” 的回憶之中,演出結束后臺下觀眾倍感交集、淚流滿面,久久不肯離去。從2011年完成劇本初稿,到此次參加藝術節會演,劇本《渡臺曲》僅修改的研討會、座談會就有10幾場,與導演韓劍英老師不斷溝通商討前后修改了近二十稿。落地排練后和導演、演員、音樂之間的互動溝通,邊排邊改等,則更是不計其數。這真的是一個共同打磨的過程,而我在其中學到了很多。

在相繼推出《邵江?!贰逗畱佟返葘耀@國家級大獎的原創精品劇目后,原創戲劇《渡臺曲》又一炮走紅。與此前幾次獲獎作品不同,此次《渡臺曲》除了導演是外聘的外,編劇、音樂、燈光、舞美等都是首次起用研習中心的新人。一開始,決定采用《渡臺曲》這個劇本就引發不少爭議,大家最大的擔心就是起用新人會不會砸了廈門歌仔戲多年來經營起來的美譽度。但幾經研究,最后還是從立足長遠、培養本土青年創作人員出發,決定投排。

作為廈門培養出來的編劇新人,我一直在尋找具有廈門本土因素或閩臺特色的題材。自2002年以來,已先后十多次應邀到臺灣開展歌仔戲交流演出,每每跨越海峽回首歷史,那無數先民 “唐山過臺灣”而引發的文化遷播,遙遠而悠久,艱辛而痛苦,宏偉卻又壯麗,無數的“渡臺悲歌”與美麗的“高山情歌”交相輝映,才煥發出臺灣文化的輝煌絢麗。歌仔戲根在大陸而形成于臺灣,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和培育的地方劇種。它的孕育形成,是閩南人在臺灣播種同根文明的歷史寫證。用歌仔戲來演繹閩南先民唐山過臺灣的曲折經歷,以個體的故事和命運來關照兩岸淵源和現實。歌仔戲這一閩南文化藝術是兩岸交流與合作的橋梁。

二、創作特點,藝術形式采用浪漫主義與現實相結合

《渡臺曲》取材于一個發生在臺灣的真實故事,現實的結局是主人公慘死、兩個族群血戰。如何來演繹這段歷史,并體現當下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旋律呢?

臺灣老百姓在血的教訓中不斷總結經驗,最后不同族群和睦相處,共同認同臺灣腳下這片土地,這是一種痛苦的過程,卻也是最真實的歷史?;谶@樣的認識,我沒有拘泥于這一史實片段,而是借此來展現臺灣不同族群在開拓臺灣的歷史過程中相互包容、和諧相處的“更大歷史真實”。正如劇中臺詞所說的“共飲一溪水,相處和為貴”,這更符合兩岸不變的文化基底和世界發展潮流。

《渡臺曲》 創作特點是藝術形式采用浪漫主義與現實相結合。該劇結局的處理采用藝術形式對照現實,并引起人們的思考——面對歷史客觀存在的分歧,是回避還是勇于面對?是繼續沖突還是選擇化解?在創作時我認為,不搞宏大敘述,以個體的故事來呈現兩岸血脈關系、文化淵源,有助于喚起兩岸同胞的情感認同;而劇中體現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在同一空間中的矛盾、碰撞、理解、諒解、和解,從沖突到融合的過程。

在創作中,我注重體現歌仔戲的劇種特點,運用閩臺地域語言韻味,營造濃郁的民間色彩和閩南地域特點,呈現閩南文化底蘊,給二度創作提供表演展示的空間。例如,以閩臺歌謠《渡臺悲歌》:“一只白鸰鷥一飛五千里,一只小帆船一程三日暝?!弊鳛橹黝}曲來貫穿全劇。在關注唐山過臺灣大遷徙的歷史背景下,以小見大地抒寫閩臺民間真實生活場景和各類人物在社會生活中的情感表達,就要盡量找尋閩南合適的語匯,兼顧文學性與通俗性,還要講究韻轍。

通過人物的恩怨糾葛來探索人性。劇中主要人物黃海英與黃阿秀設置大唱段來抒發內心的情感,但這種形式對演員的形體表演和情感交流有很高要求。剛開始演員抗拒要求修改,真正投入排練后才發現,這恰恰更能激發演員找到“自我”,充分挖掘自己的表演潛力。其中,有一場海英跟妹妹相遇時,妹妹有一大段唱詞:“大海茫茫,草地莽莽,小妹尋哥入蠻荒,窄路難尋覓,荒坡野草叢。雙腳血泡痛,草中野獸藏,眼看蛇過路,聽聲腳步慌。哥哥啊,哥哥啊,究竟你在何方?伸手吧,海英哥!應聲吧,海英哥!唯有野草蕭索吹冷風!”演員起初不知道要怎么去充實這段“空白”。后來,在導演、作曲、演員的共同磨合下,一個震撼人心的畫面伴隨著靈動的樂律就這樣完美地呈現出來,一段優美的唱段讓觀眾過足了癮。因為我是學表演出身,知道演員在舞臺上寸勁,而我同時又是一名觀眾,體會得到觀眾的需求。

三、創作思維,以傳統創新的思維貫注人物與劇種.

排演過程中,我們還特地組織廈門歌仔戲戲迷會成員現場觀看,并首次特別邀請廣大戲迷對劇本和演出進行“挑刺”、跟主創人員進行座談。戲迷們的“挑刺”和建議,主創人員都認真對待、認真記錄,有一些建議在后續的修改中還得到合理采用。莊海蓉說,戲迷觀眾的 “挑刺”都很有見地,說明經過多年的培育,戲迷們的鑒賞水平不斷提高,“這一點,都讓我們主創人員備受鼓舞”?!抖膳_曲》首次試演便觀眾爆滿,謝幕后,一位戲迷在微信圈評論說,“熱度空前,大陸歌仔戲仿佛迎來了造星時代”。從戲迷們對《渡臺曲》的熱度,到該劇獲獎,我深深地認識到,戲曲創作既要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還要能接地氣、接人氣。

生為閩南人我喜歡閩南文化、喜歡歌仔戲,我在慢慢走近、聆聽傾訴并想與它們對話。我以閩南文化的關照來鋪陳我劇本的背景,關照當下,以傳統創新的創作思維,貫注于人物與劇種之間。作為一名年青的劇作者,我要認認真真學習,掌握我們一切傳統的知識和基礎,同時,更需要在我們的創作中發出時代的聲音,與現代觀眾溝通。

[1.]蔡欣瑜.“唐山過臺灣”之后——評歌仔戲渡臺曲[J].福建藝術, 2015.

[2.]陳凌,唐文,林志杰.廈門市歌仔戲劇團聯手臺灣唐美云歌仔戲劇團合演蝴蝶之戀[N].中國文化報,2010.

J82

A

猜你喜歡
歌仔戲戲迷閩南
新媒體環境下非物質音樂文化傳播方式改革分析
閩南文化傳承
吳松柏的閩南威士忌小鎮
張春華:為票友組建民間“戲迷之家”
小戲迷登臺
閩南,閩南
閩南地區歌仔戲劇團運營機制研究
閩南拍胸舞迎來臺灣小弟子
曾寶珠歌仔戲個人專場上演
丁洋瀾??《小戲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