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是有聲的思想”
——《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帶給我們的啟示

2017-01-30 21:32鐘向陽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思想史人心學科

鐘向陽

(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音樂是有聲的思想”
——《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帶給我們的啟示

鐘向陽

(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以下簡稱《五講》)是由著名音樂學家羅藝峰教授所著的一本關于中國音樂思想史方面的專著,本文將通過:一、什么是中國音樂思想史?二、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什么?三、《五講》帶給我們的啟示。這三個方面對《五講》進行解讀。

音樂思想;羅藝峰;音樂美學;音樂哲學;音樂讖緯

《五講》由羅藝峰教授于2013年2月成稿并于同年12月由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第一次出版,本書由趙季平教授與洛秦博士分別為其做序,共研究了關于中國音樂思想史五個方面的問題,分為五講。本書所涉材料、論著極其豐富,是羅藝峰教授應“錢仁康音樂學術講壇”之講演所作。

一、什么是中國音樂思想史?

作為音樂專業的學生,我們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更多聽到的關于音樂學類的學科或許是諸如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中國音樂美學史、世界民族音樂等,對于中國音樂思想史或許會比較陌生。那么什么是中國音樂思想史呢?中國音樂思想史是一門研究在中國歷史上客觀存在的乃至潛在的關于音樂思想的學科。它的研究范疇包含在中國音樂史之內,且與中國思想史、中國音樂美學史、中國音樂哲學史等學科密切相關。

二、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什么?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舉這樣幾個簡單的例子,以便于論述?!稑酚洝返谝痪渌疲骸胺惨糁?,由人心生焉。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睂τ谶@一句的解讀以及所衍生出的“動——靜”之問題,中國歷朝歷代學者之爭論已經響徹中國音樂歷史長河幾千年?!叭诵闹畡?,物使之然也”,那么人心在未動也即是“靜”時是什么樣的一種狀態呢?外物在人心“靜”時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人心在“靜”時是否有音樂的存在呢?音樂與人心到底存在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外物是否可以作為連接音樂與人心之媒介呢?這其中自然地涉及了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要解決的意識性質和意識狀態之問題。那么作為中國音樂思想史學科,對于上述問題,我們又要做怎樣的一種探尋呢?人心在動時有思想存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同樣人心在靜時是否也有思想存在呢?這種思想又是什么?人心在“靜”時,是否也有音樂?而這種音樂又包含什么樣的思想呢?這便是中國音樂思想史所要探尋、研究的問題。由此可見,中國音樂思想史的確是與中國音樂美學史以及中國音樂哲學史等學科有著密切的關聯但又有其特殊之處的。我們可以說中國音樂美學史是中國音樂思想史中的部門史。

又如《禮記·中庸》所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對于此句中所涉及的“未發——已發”之問題,我們是否可以結合上述“動——靜”之問題來解讀呢?此一“未發”我們試將其理解為“靜”,“已發”我們將其理解為“動”,那么結合這兩句,我們不禁又要產生疑問:喜、怒、哀、樂這些常見的情緒,在人心未動即為“靜”的狀態時已然存在,這些情緒在未表達時,也即是上文所言“中”的狀態時,是否存在思想呢?這種思想又是什么呢?這其中又牽扯到中國思想史和中國哲學史要解決的意識性質和意識狀態之問題。由此可見,中國音樂思想史也與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等學科關系密切。

誠如羅藝峰教授在《五講》所言,中國音樂思想史之研究往往是學科互涉與跨界作業的。因為在我國歷史上,中國古代音樂思想家都可以說是“跨界作業者”。他們中有的是天文學家,有的是數學家,有的是文學家,甚至有的還是皇帝,是政治家。因此,在我們考慮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什么這個問題時,我們應該有這樣一個清楚的認識:中國音樂思想史的研究,不能單單只關注其中一個文化領域與中國音樂思想史的關系,我們應該取大尺度的學術視野,兼顧到所有涉及中國音樂思想的學科。

三、《五講》帶給我們的啟示

毫無疑問,《五講》為我們啟示了一種新的看待音樂的態度。以往我們對于音樂的認識,大多來自于我們的感性經驗與音樂實踐。例如為某一首歌曲感動落淚,因為一首樂曲的演奏而心緒澎湃,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我們又何曾從更深的一個層次去看待音樂,何曾從思想的角度去解讀音樂?筆者曾在《五講》中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對于古代的占候之術,學者們往往將其斥之為封建迷信之糟粕,但是在價值無涉的前提下,我們從中國音樂思想史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會不會又有不同的結果呢?

古時的大音樂家同時也是大占師的師曠以其風角鳥情占而聞名于世。師曠曾言:“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竟,多死聲,楚必無功?!边@其中就牽扯到了音樂讖緯的相關內容,在我們進行古代音樂的研究時,往往會將這一部分棄之不用,但是如果從中國音樂思想史的角度來解讀,我們便會了解到按古代音樂觀念,律可以應聲,聲可以隨卦,卦必對應方位,方位又與候氣有密切關系,由此便可以看出,師曠之風角鳥情占是與天時地利人和有密切關系的。如果從這一層面來理解的話,師曠所言“楚必無功”是不是有時有一定的合理性呢?

因此,當我們通讀《五講》之后再來認識音樂,或許便會產生與之前有所不同的思想吧。因為音樂,是有聲的思想。

[1]羅藝峰.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

[2]羅藝峰.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的現狀和問題[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

[3]馮長春.《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的學術貢獻[J].交響,2015.

[4]宋瑾.“思想史”尋覓的音樂之根——讀羅藝峰《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J].交響,2015.

[5]韓鍾恩.從文化的文化到之所以是的文化[J].交響,2015.

J60

A

猜你喜歡
思想史人心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愿得一人心
“超學科”來啦
軟糯甜美 俘獲人心
“反腐”過后人心能否維穩?
打動人心的瑣碎
借問學科哪家強?盡言洄服有良方
費孝通學術思想史識認
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史的奠基之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