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高校音樂教育的教學改革

2017-01-30 21:32王一穎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大學音樂專業

王一穎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探討高校音樂教育的教學改革

王一穎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大學音樂教育隨著我國不斷提升的教學水平而不斷地受到人們重視。對大學音樂教育教學進行改革,不僅能夠將當前音樂教育的發展需求進行有效滿足,能將大學音樂教學進行創新,而且還能夠對改革教學觀念起到幫助性的作用,并能促進師生感情。本文探討了大學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改革策略,僅供參考。

大學音樂教育;改革

前言

現如今,我國教育事業隨著不斷向前發展的社會而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時代的不斷進步使許多事物不得不發生改變。當前,我國大學音樂教育教學模式已不符合當下社會的發展需要,而且,目前我國音樂教學的具體情況并不能完成其教學目標。因此,為了使音樂教學能夠滿足新課程的要求,應對我國大學音樂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并建立將科學、完善的音樂教學體系,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音樂人才。

一、普通大學音樂教學現狀

目前,多數高校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舊在使用傳統的授課教學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程的發展,在科學技術手段高速發展的今天,一對一的傳統課程教學模式已日益呈現出弊端,由于教學手段單一,在課堂上缺乏師生多項綜合交流,嚴重制約了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其次,在音樂教材的選用上缺乏針對性與系統性,因為教材不僅是新課標實施的先決條件,更是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輔助因素,教材選用是否恰當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具體實效與目標的達成。然而當前很多高校在音樂教材的選用上內容單一,特別在鋼琴聲樂的教材選用上有的盲目使用外國教材,雖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對我國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有的聲樂教材選曲風格老舊、單一,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因此高校的音樂教學改革很有必要;再次,高校音樂教師隊伍及有待加強,教師是人才培養的中堅力量,如果教師知識結構不完整,專業技術不過硬,那么教學工作完成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影響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和音樂教學目標的達成,所以創建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音樂專業師資隊伍是音樂教學改革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

現如今,高校學生甚至音樂專業教師對大學音樂教學的作用認識很模糊。在他們的思想意識中,音樂課程的學習一般都是重技術,輕理論,所以音樂理論課程也就備受冷遇。這是對高校音樂教育作用認識過于狹隘、片面的表現。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與教師很難對相應的課程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也造就了音樂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難以實現的現狀。

在現階段大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課堂授課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嚴格地控制著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評價的制定,而不能真正地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細節,以學生為中心,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地阻礙了高校音樂教學成果的展示,不利于音樂課程的建設與發展。

在學校硬件設施構建過程中,針對音樂專業學生學習需要的琴房、排練廳、音樂廳等場館設施的建設遠遠不足,由于教學的硬件設施限制,所以為高校音樂教學的大力開展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由于學校對音樂教學經費劃撥的缺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很難使用數字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影響了音樂教學過程的正常實施。

二、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教學存在不足的原因

(一)學校重視度直接影響著音樂專業教學的發展

在高等院校中,音樂類專業中不屬于核心專業,所以學校在實際的教育中相較于其他學校核心專業來說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在音樂專業教育中,教師在授課手段的選用上相對落后,原因是很多教學設備、教學設施已不能滿足我們今天的課堂教學,不能讓學生直觀地學習專業音樂知識。這種現狀絕不僅是教師的思想意識跟不上新課標的要求所決定的,也是由于學校對音樂專業教育重視程度不夠而引發的結果。

(二)師資力量的不足制約教學效果的提升

音樂教師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術、素質是課堂教學效果、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保證。音樂教師專業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這學校音樂教育的成果,教師教學素養的低下導致了音樂教學難以朝著專業化、有序化的方向發展。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師德,具有系統的音樂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更要具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這樣的教師才可以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實施。

(三)學生積極性低下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

在高校的音樂教育中,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多方面的因素:有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教師教學以及學生自身的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低下,不僅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會浪費大量的物力、財力和時間,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音樂專業教育中這樣的問題也屢見不鮮,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低下的問題,是促使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新時期高等院校音樂改革的途徑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對大學音樂教育教學進行改革,首先應增強學校的師資力量,聘用好的專業人才,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課堂上,應為人師表,并從外在才能到內在修養兩方面對學生進行影響,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將教師作為學習榜樣,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到影響和促進作用。在日常教學中,大學音樂教師應從學生角度進行思考,并根據學生在聲樂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與其進行交流溝通,同時將教學方法進行優化,使音樂教學的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第一,大學音樂教師應保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將音樂及其文化進行發揚與傳承的同時,也應提高對音樂課程創新性、人文性以及實踐性等方面發展的重視度,才能使音樂教學的素質、能力以及知識三個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由于大學聲樂藝術比較抽象,大部分學生可能會難以理解一些專業概念,為此會產生厭煩心理。此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并與學生進行溝通,才能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學習效果。

第二,將傳統的師生角色進行轉換。在過去,教師是教學的中心,而學生通過教師對知識的傳授進行學習,這樣不僅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而且還對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產生了限制作用。因此,大學音樂教師應將師生角色進行轉換,以學生為主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音樂教育來說,學生是學習音樂的對象,音樂是教育的主要內容,培養人才是教育的目的。積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

(三)改變教學方法

社會對于聲樂教學的需要,傳統音樂教學已不能滿足需要。因此,大學音樂教師應將目前大學音樂教學現狀與當前的問題進行充分結合,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改變并創新新的教學方法,將大學音樂教學的水平不斷提高,從而為當今社會培養出優秀的音樂人才,大學音樂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等多種方式,將音樂教育方法進行優化、創新,不僅能夠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行激發,從而能夠使大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知識的習慣得以形成。

總之,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只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新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在教學實施的具體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點不斷進行分析和總結,積極開發校內的教學資源并合理利用,才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才能創造出豐碩的教學成果。大力推進大學音樂教學的改革,跟上時代步伐,運用現代化技術進行教學,在音樂教學中從教學模式、教學體系上進行相應改革和創新,推動音樂教育不斷地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音樂人才。

G642

A

王一穎,女,漢,山西工商學院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史。

猜你喜歡
大學音樂專業
“留白”是個大學問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音樂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