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鋼琴集體課人才培養教學模式與改革探究

2017-01-30 21:32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集體鋼琴素質

景 禎

(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重慶 401120)

高校鋼琴集體課人才培養教學模式與改革探究

景 禎

(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重慶 401120)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也越來越高。所以家長對孩子的素質培養也就逐漸重視起來。因此,鋼琴這種看似昂貴奢華的音樂器材,也就慢慢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和生活。而且,有些高校也慢慢地把鋼琴課程引入到學校中來,并且由“一對一”教學模式改成了“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但是,因為鋼琴集體課這種教學方式是從國外引進到我國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很多的家長對這種教學方式不是特別了解。故此,本文就高校鋼琴集體課的人才培養教學模式和改革做簡要分析。

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鋼琴集體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觀察當下的鋼琴教學課程,幾乎都是“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其實這對于人才培養遠遠不如“鋼琴集體課”起到的作用大。所以,為了落實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以及對音樂界和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培養,很多高校都選擇了鋼琴集體課這種教學方式[1]。,其實有很多人都從不專業的角度來對鋼琴教學作出評價,認為老師的教學方式無非就是指導學生認識音符而已,實則不然。鋼琴教學的模式有很多。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改革,教育對老師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所以,鋼琴教師也對教學方法做出了研究。比如說:鋼琴傳統的教學法、創新類教學法、素質教學法等。

一、對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的研究

(一)傳統型鋼琴教學模式

所謂的傳統型鋼琴教學法,其實就是指老師從教科書上來指導學生進行鋼琴學習。而鋼琴教科書的內容又覆蓋了對鋼琴的分類、鋼琴的學習方法以及如何更好地學習鋼琴等內容。而且,這種傳統型的教學方法,其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能力。這種教學結果其實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幫助不大,學生只能學習到鋼琴技術,但是無法真正地領悟學好鋼琴的目的。

(二)創新類鋼琴教學模式

在21世紀新的教育改革潮流下,鋼琴教學被人們重視起來,很多高校都引進了鋼琴教學。但是,新的世紀新的教學方法,傳統的鋼琴教學已經慢慢地被淘汰了。所以,音樂老師也就對鋼琴的教學做出了研究和創新。所謂創新類的教學模式,就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上新的教學想法。比如:在老師教學生鋼琴的時候,如果有的學生不能很有效地學習到鋼琴知識,老師就可以換位思考,就可以體會學生的感受,知道學生為什么掌握不了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對癥下藥。而且,創新的意思就是開拓學生和老師的思維。所以,在學生創作鋼琴曲的時候,老師要引導學生的想法和思維。

(三)注重素質類教學模式

現在很多的女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家長就很注重對孩子的素質教育和培養。而學鋼琴,恰恰就是塑造孩子形象和素質的最佳途徑。所以,高校對鋼琴人才的培養,也要好好地利用素質類教學模式。所謂素質類教學模式,就是指將對學生的素質培養作為首要任務[2],除了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和彈奏能力之外,還要著重培養孩子的形象素質和內在氣質。那么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就不僅僅是教學生如何彈奏鋼琴了,老師就應該注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而且,改變“一對一”的鋼琴教學方法,使用“集體課”教學模式,就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不斷進步。

二、鋼琴教學當下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理解力差

鋼琴,其實是一門很神奇的課程。它除了可以鍛煉學生對樂曲的彈奏能力之外,還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力以及鑒賞力。但是,在高校內,也有一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差。有的學生只顧著去學習彈奏音樂,卻無法理解所彈奏的音樂中真正的含義以及作曲作者在作曲時的用意和心情。所以,學生只能學習到皮毛,而無法真正地學習到音樂的精髓,更無法領悟到音樂的魅力,也就更沒辦法感受到鋼琴的魅力。

(二)學生學習環境差

當下我國雖然已經屬于發展中的大國,但是在國內仍然有著地域的差異。因此,有的地方教學條件就很好,而有的地方教學環境就略差。所以,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鋼琴專業素質是不一樣的。學校的學習環境差,任職老師的綜合素質也就有了一定的距離,鋼琴任職老師即使有相當好的專業素養,但是面對很差的教學環境,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三)學校教材陳舊

現在,市面上流通有很多的關于鋼琴教學的教學素材,但是這些教材的內容卻各不一樣。所以,學校和學校之間的關于鋼琴教學的教材就也不一樣。這也導致有的學校教材內容依然很陳舊。就導致了高校對鋼琴教學無法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由于現在高校的鋼琴老師缺乏適合教給學生的鋼琴教學素材,就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對高校的未來發展和教育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3]。

三、對高校鋼琴教學的改革

(一)確定教學目標

在現在的音樂教學來看,學校對專業的鋼琴教學還是有著一定的盲目性,這就導致了高校對鋼琴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夠明確。而且,在當下的高校教育中,學校對音樂專業的理解就是為了給學校表演和比賽爭光。所以,這也就導致學生對鋼琴教學的理解存在了誤差。因此也就使鋼琴老師對鋼琴教學的過程不嚴肅。因此,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先確定鋼琴教學的主要目的。高校要讓學生和家長清楚,鋼琴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和自身整體素質,學生學習鋼琴并不僅僅是為了在學校表演,更是為了自己以后的發展。

(二)激發學生興趣

所謂教育就是要教育學生,所以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因此,課程的順利進展還是要以學生為基礎。所以,在高校鋼琴教學的實施和改革中,除了要明確教學目的之外,其次就是要激發學生對鋼琴學習的興趣。只有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對鋼琴教學的模式和方法做相應的改革和研究。所以,學校一定要以學生為重點,其次對鋼琴教學的模式進行研究和改革。

(三)提高老師的專業素質

鋼琴任職教師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即使有的老師的專業功底很深厚,但是也抵不過時間的消磨。所以,鋼琴教學老師在沒有教學任務的時候,也可以對鋼琴專業進行鞏固和學習。而且,學校也可以適時舉辦一些鋼琴教師的溝通交流會,這樣不僅可以讓老師與老師之間進行溝通,互相學習其教學方法,同時,還可以提升老師的專業素質和彈奏水平。

(四)對鋼琴教學曲目的更新和充實

現在的學生是最富有迎接挑戰激情的學生。學生一般都比較好高騖遠、喜歡刺激。所以簡單的鋼琴曲目已經滿足不了學生對鋼琴彈奏的需求了。那么學校就要更新對鋼琴教學的曲目。而且,當代的學生對音樂的審美也各不一樣。所以,鋼琴的曲目也要進行分類。雖說鋼琴比較適合彈奏古典樂曲,但是在現在的音樂作品中,也有一部分的流行音樂作品中用到了鋼琴做伴奏樂器。因此,高校一定要考慮到學生對音樂的審美和需求。

四、集體課教學的教學思想

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思想就是以學生為主,以指導教師為輔,并且使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和注入式教學方法。所謂“啟發式教學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維啟發和引導。比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舉例的方法來指導學生學習,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老師還可以做示范以及提問。而“注入式教學法”,就是類似于“填鴨式教學法”,但是和“填鴨式教學法”不同的是,注入式教學法是以學生理解為基礎,然后再進行鋼琴教學。而“填鴨式教學法”則是老師為主體,老師只顧教,不管學生是否理解是否能掌握所學的知識。

五、鋼琴集體課的意義和好處

相對于目前很多的“一對一”鋼琴教學,集體課的教學形式比較新穎,且教學優勢也比較明顯并且具有特色。因為在鋼琴集體課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跟老師進行互動,還以跟同學進行互相學習和溝通。并且,學習的氛圍會更加濃郁,學生和學生之間可能會小小的競爭,就使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和激情[4]。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會因為只有他和教學老師而感到學習過程無聊從而產生抵觸心理。

所以,鋼琴集體課教學相對于“一對一”教學來講,除了在形式上不一樣,在最終結果上也不一樣。因為老師教學的對象不僅僅是一名學生。所以,在教學形式上就有了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的模式,也就使學生有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達到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音樂、學習音樂和研究音樂的效果。

而且,集體課的人數要很多。老師除了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記住音符節奏,還可以使用更為有效和新奇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比如:老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讓學生記住音符知識。比如讓學生齊奏或者接龍,都能讓學生更好地達到學習效果,并且樂在其中,不會產生抵觸感。并且,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傳統鋼琴教學模式的延伸。所以這種方法不僅吸取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學思想和方法,還巧妙地結合了現在的新穎教育方法。這種集體課教學模式的出現,也順應了當下新課改的要求。并且,未來的社會發展會更加迅猛,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那么對音樂專業的學生也會有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所以,這種集體課的教學方式更能全方面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

六、集體課對人才培養的意義

學生未來的發展是我們無法預料的。作為鋼琴教學的老師,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塑造一批音樂素質優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學生選擇了音樂教育,很可能有的學生未來就成為作曲家、音樂制作人或者文藝集體的骨干等。不管學生未來從事哪些行業或者工作,我們的鋼琴老師都應該盡心盡力地對學生進行鋼琴教學。

未來社會的發展是我們無法掌握的。但是,可以明確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比現在還要好、還要迅速。所以,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一定是只高不低的。因此,我們的鋼琴老師在集體授課時一定要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以后走上社會可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七、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校對鋼琴教育的改革是有重要意義的。并且,在教育中也是一場教學革命。這是對我們鋼琴教學老師的新挑戰,也是鋼琴教學的新發展。并且,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模式對人才的培養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集體課的教學模式除了注重對學生的興趣培養,還注重對學生聽、彈、唱、創作等方面的教育和挖掘。而且,在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集體課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和老師的關系,還可以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融洽和相互促進的學習氛圍,學生更有競爭性,老師就更有教學激情。而且,這種教學方法,也得到了很多的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1]馮會.普通高校鋼琴集體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大舞臺,2014(06):213-214.

[2]裴斐.論高校鋼琴教學的創新模式[J].科技展望,2017(02):215.

[3]蒙仕娟.高校鋼琴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大眾文藝,2017(10):268-269.

[4]林昊.對高校鋼琴教學的反思與總結[J].當代音樂,2017(17):31-32,35.

[5]賈俊萍.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實踐與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2):272-273.

J624

A

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基于人才培養規格的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內容與模式創新研究”(項目編號:CQGJ15364C)。

景禎(1982—),男,重慶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學研究。

猜你喜歡
集體鋼琴素質
我為集體獻一計
工藝美術教育審美素質的培養
高鐵乘務員的素質要求及其養成
警犬集體過生日
紙鋼琴
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用好“變”的態度
鋼琴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半夜敲門
漂亮的鋼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