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音樂資源在小學音樂中的應用分析

2017-01-30 21:32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湛江民間教材

陳 樂

(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覺民小學,廣東 湛江 524076)

本土音樂資源在小學音樂中的應用分析

陳 樂

(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覺民小學,廣東 湛江 524076)

小學音樂對于培養學生的樂感、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情具有關鍵作用,有效的音樂教學還可以啟發學生的心智,健全其人格,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編寫小學音樂教材過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還要有機利用本土的音樂資源,幫助學生迅速融入音樂課堂教學中來,還可以對本土音樂資資源進行繼承傳播,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保存和發展。

本土音樂資源;小學音樂;應用

小學音樂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初步形成對音樂的認識,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并引起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興趣和熱愛。教育部頒布的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階段的音樂課程要積極吸納地方音樂和民族音樂,從而為學生呈現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促使學生對多元文化形成一定的理解和學習。有關人員提出一個要求,要讓每個小學生都會唱歌,而且要會唱自己家鄉的歌,這就說明將本土音樂資源應用到小學音樂中來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作用。本土音樂資源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將其引入小學音樂教學,可以促使學生快速融入教學氛圍,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到音樂教學中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本土音樂資源分析

湛江,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是廣東省轄的地級市。湛江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上,地處粵桂瓊三省區交匯處,南瀕南海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西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東與茂名市相連。湛江地區的音樂資源可以細分為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民間曲藝以及當地兒歌等。

(一)湛江地區的民間歌曲

湛江地區的民間歌曲數量巨大,種類繁多,這些民間歌曲主要產生于各種各樣的生產生活活動,具有強烈的地方民族色彩。當地文化工作人員對本土音樂資源進行了實地考察總結,并將其應用到小學音樂教材中。這些應用到音樂教材的民間歌曲主要可以細分為三個類型。一是湛江地區的民間歌曲,這些民間歌曲的歷史較長,從興起到形成再流傳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無論其怎么變,依然保存著強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小學音樂課程中選取了幾首具有代表性的湛江地區的民間歌曲,可以以欣賞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比如《出嫁姑娘梳頭歌》《吳川水歌》等。這些民歌的地方特征、色彩濃厚,將其引入小學音樂教材,可以促進當地音樂文化的傳承,有助于發展小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和喜愛。

第二類值得納入小學音樂教材的本土音樂資源是當地的兒童歌曲。在湛江地區傳統民族民間歌曲中包含多種兒童歌曲,這些兒童歌曲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生動活潑、幽默風趣,而且能夠將本地區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環境進行有效展示,部分兒童歌曲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教材中選用的本土兒童歌曲一部分是帶有本民族語言演唱,歌曲中加入了“喲、呀、耶啰耶”等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襯詞,并且歌曲中間的襯詞“耶啰”將節奏拉長,形成二聲部合唱,與齊唱部分形成對比,旋律以 la do mi 作為骨干音,更加突出了當地民族音樂的特點。

第三類本土歌曲是近期編輯的當地兒歌,這些兒歌富于時代氣息,同時積極融入了當地少數民族的音樂元素,這些歌曲在小學音樂教材中多以各種演唱歌曲呈現,比如當地民間歌曲《吳川水歌》,這首歌曲將當地音樂特色展現無遺,歌曲的旋律輕快流暢,節奏感很強,易于得到當地小學生的喜愛。

(二) 湛江地區的樂器在小學音樂中的應用

湛江民間器樂有雷州音樂、安鋪八音、硇洲八音、瓦窯陶鼓、華琴和雷胡。雷州音樂是指雷州民間器樂曲,是廣東省五大民間音樂之一,也是我國40多個樂種之一。這些本土樂器具有多種形式,演奏方式各具特色,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富于吸引力。在小學音樂教材中對這些本土樂器進行合理應用,主要以欣賞的方式呈現給小學生,有助于學生了解學習本土音樂資源以及表現形式,激發學生對本土樂器的熱情,促進本土音樂的流傳與發揚。

(三)本土歌舞在小學音樂中的應用

湛江本地在悠久的歷史中發展出多種帶有強烈地方特色的舞蹈,其中湛江的宗教舞蹈分為屯分舞、散花舞和目蓮舞,湛江的動物舞蹈分為蜈蚣舞、紫微降貔貅、舞鷹雄、獅舞和龍舞等,湛江民俗舞蹈分為打盤茶(徐聞婚俗)和認同年。將這些豐富多彩的本土歌舞引入小學音樂教材,可以鍛煉小學生的舞蹈基礎入門,還可以促進小學生對舞蹈的熱愛和興趣。這些本土歌舞形式多樣,有的難以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進行演練,因此往往作為欣賞課程呈現給學生。

二、在小學音樂中應用本土音樂資源的方法與措施

通過將各地優秀豐富的本土音樂融入小學音樂教材,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熱情,幫助學生學習了解本土音樂,從而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同時還可以促進本土音樂的傳承以及發揚,將本土的民族音樂進行傳播。為了達到這些效果,必須充分認識到本土音樂與小學音樂教材之間的契合點,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機結合,注意發揚本土音樂中的特色和優勢,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將本土音樂中的不良信息帶入小學音樂課堂。

(一) 小學音樂中選用本土音樂需要充分彰顯新課標理念

在將本土音樂融入小學音樂教材過程中,需要始終堅持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始終堅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教學理念,在此基礎上將本土音樂呈現出小學生,引導小學生對各類歌曲、樂器、舞蹈等進行學習或者觀看,培養學生的樂感以及對本土音樂的熱情。在將本土音樂寫進教材過程中,要注意配備對應的插圖,插圖要與音樂背景相一致,體現出本土音樂的豐富內涵。此外針對小學不同年級的學生,需要安排符合其心理發展水平的音樂內容,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不斷培養學生的樂感,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在積極引用本土音樂的同時,還要注意為學生進行文字介紹,尤其是那些學生普遍存在疑惑的地方,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產生的背景及其思想感情,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對音樂作品的深刻理解。

(二)促進本土音樂文化傳承的教材的發展對策

當前各種音樂教材中對本土音樂資源的應用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其比例依然較小。為了充分利用本土音樂資源,并促進本土音樂資源的發揚光大,應該根據具體需要,適當加大小學音樂教材中本土音樂資源的應用范圍和數量。要將本土音樂資源中具有代表性的各種歌曲、樂器、舞蹈等進行選擇性利用,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具有強烈吸引力的本土音樂資源。另一方面,在實施本土音樂資源的教學時,需要合理安排教材的課時。教材中的課時量需與本學期的總課時量相符合,若教材課時量過少,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若教材課時量過多,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只能是走馬觀花式地學習,同時也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三、小結

小學音樂對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愛具有關鍵作用,通過合理應用本土音樂資源,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基礎樂感,還可以促進本土音樂作品的繼承和傳播,從而有效弘揚地方文化。在編寫小學音樂教材時,需要始終堅持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和標準,對本土音樂進行科學選擇,為學生提供具有良好教學作用的音樂資源。同時需要及時總結分析小學音樂教材中對于本土音樂資源的應用是否存在不足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并據此制定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最終不斷完善小學音樂教材。

[1]沙文仙.本土音樂資源在中川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開發現狀分析[J].北方音樂,2013(06):92-93.

[2]姚笛.本土音樂資源在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藝術學院,2016.

[3]田乙.淺談本土音樂資源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開發現狀[J].音樂大觀,2014(01).

[4]姚笛.廣西本土音樂資源在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應用研究[J].音樂時空,2015(21):129.

G623.71

A

課題信息:《基于傳統文化的鄉村小學藝術教育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YXY1609)。

猜你喜歡
湛江民間教材
漫步湛江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寫湛江、畫湛江大型書畫基層采風作品選
寫湛江、畫湛江大型書畫基層采風創作巡展活動啟動
高人隱藏在民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