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劇”為載體 助推學校藝術教育實踐研究

2017-01-30 21:32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美育載體戲劇

韓 菲

(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北京 100048)

以“劇”為載體 助推學校藝術教育實踐研究

韓 菲

(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北京 100048)

學校藝術教育是中小學藝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素質教育,促進人格的完善。而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具有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具有反思、警醒以及傳播的功能。將戲劇融入學校藝術教育,能夠促進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學校藝術教育能夠為戲劇提供展示的平臺,而戲劇融入學校藝術教育能夠促進民族文化、學科綜合、“人人藝術”、學校藝術風格的發展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最終提高藝術教育水平,促進美育的發展。

戲??;學校藝術教育;學科綜合;價值意義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其中強調了美育對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性。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一樣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藝術教育作為學校實施美育最重要的內容和途徑,其獨特的功能和價值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對實施學校藝術教育在認識上有著局限,制約了學校藝術教育健康發展。

在國務院頒發的文件中指出,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發揮當地特色,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局面,最終實現學校美育的全面發展。

現在各個學校都在為了發展學校藝術教育,促進美育的發展,實現“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局面做著各種努力和嘗試,而以“劇”為載體,助推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未嘗不是一種合理的方式。那么什么是以“劇”為載體的教學理念與方式呢?

一、“劇”的價值體現

(一)“劇”的定義

所謂“劇”,又稱戲劇,戲劇是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的一種綜合藝術。

(二)“劇”是社會與人格的反映

戲劇是通過演員表演故事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綜合藝術。它是以演員藝術為中心,同時又融合了文學、音樂 、舞蹈等藝術的綜合體。戲劇具有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主要功能表現在五個方面:審美性、娛樂功能、教育功能、教化功能、傳承功能。戲劇的功能不僅體現在它形象生動、避實就虛的藝術形式.而且體現在它社會關照、理性思考的具體內容。

戲劇的藝術魅力首先在于它形象生動、雅俗共賞;其次在于它對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更在于它張揚社會理性,成為播撒于民眾心底的及時雨。

戲劇是社會現狀、人的主觀意識、人性精神的文化意識形態以及民族文化底蘊的體現,能夠反映出社會與人格最真實的一面。

(三)“劇”對人格與社會的價值意義

戲劇藝術的現代價值是巨大的,它已超越了藝術自身的價值,成為中華文化的符號之一,在影響其他藝術的同時,要正確處理傳統與現代的關系?,F代藝術要充分借鑒傳統藝術的精華,同時傳統藝術要吸收現代藝術的形式,為傳統藝術注入活力,更加彰顯現代價值,為藝術的更好發展服務。

好的戲劇能夠傳播并增強民族性、傳承民族文化、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最終實現人性的升華。

在教育方面,戲劇具有融合作用。它能將音樂、美術、舞蹈、歷史、地理、語文等學科綜合起來,促進學科融合;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民族意識,提高自身能力,從而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的發展。

二、以“劇”為載體的基本教育模式

以“劇”為載體的理念來源于《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所謂“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就是鼓勵每個學校能夠在以“美育標準”為標準的基礎下充分發揮自身特色?!懊烙龢藴省笔轻槍θ珖鴮W校藝術教育的一個原則性文件,并不是唯一標準,中國的學校藝術教育不可能一模一樣毫無創新的發展,只有在以此為原則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發展,才能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以“劇”為載體的發展模式就是“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一種展現形式,以“劇”的呈現方式來展現本校的特色,促進每個學校有一個關于藝術教育的重要成果標志,從而促進藝術教育水平的提高,實現學科綜合,促進美育工作目標的實現。

(一)以“劇”為載體的定義

以“劇”為載體的發展模式,顧名思義就是要以各種“劇”為呈現方式,各個地方、不同層次的學校根據地理環境、文化特色、校園文化、學生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制定出不同類型的劇本,包括歌舞劇、音樂劇、舞劇、話劇、課本劇甚至默劇等,比如擅長歌舞的少數民族地區就可以選擇歌舞劇作為學校特色,而一些聾啞學校也要發展藝術教育,就可以選擇默劇。因為“劇”的類型有各種各樣,不同地區、不同水平的學校就有了很多類型的選擇,促進“人人藝術的發展”和學科綜合的發展,從而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二)課堂內容與“劇”相結合

以“劇”為載體的發展模式目的是為了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所以學校的藝術教育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某個“劇”的排練中,所以一定要將“劇”的排練和課堂內容相結合,在完成原本的藝術課程目標的基礎上實現“劇”的完成。此處所說的課堂內容并不是單單指藝術課程,包括所有的課程,有語文課、地理課、體育課等,在語文課中可以練習臺詞,在歷史課上可以了解此劇本的創作背景及意圖,在學科綜合的基礎上將課堂內容與“劇”相結合,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三)利用“課后三點半”促進“劇”的完成

“課后三點半”的教育模式是在放學后為了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二制定的方針。想要促進“劇”的發展一定要利用好課后的這一時段,一個“劇”的發展除了演員的努力還有很多因素,服裝,舞臺等,課后可以開設比如臺詞課、剪紙課、音樂制作課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參加課程,參與到“劇”中,使每個學生都為了一個“劇”的完成做出同樣的努力和貢獻,實現“人人藝術”,提高學生對藝術方面的興趣,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實現學校藝術教育的提高。

(四)注重學科綜合,促進“劇”的發展

學科綜合的發展對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以及美育工作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的作用。一個劇本的完成與演出不可能單單靠藝術課程,需要的是學校上下所有老師、學生的努力才能夠實現,臺詞需要語文課,民族特色文化需要歷史課和地理課,背景音樂需要計算機課,大型道具的制作需要各個學科……只有為了一個目標一起努力,各個學科各盡其職,為實現目標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使劇本有條不紊地向前進行、參加展演,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三、以“劇”為載體的現狀探究

自從發展藝術教育被提出后,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對學校藝術教育更加重視,對于各種學校藝術活動都更加配合、關心,現在,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都會定期舉辦開展各式各樣一系列的藝術節、合唱節或是戲劇節等,這些形式都大大促進了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雖然這些周期性的藝術類的活動能夠提高學校整體藝術素質的提高,但是還是不能夠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局面?,F在已經有很多學校開始以“劇”為載體打開這一局面,比如北京市的中關村二小用一元錢買下了舞劇《野斑馬》,充分證實了“一校一品”這種局面的可實施性,還有清華附小的戲劇進課堂,也充分發揮了“劇”自身的功能性,建立并體現了本校的特色,促進了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一)簡述北京市普通學?!皠 比胝n堂先進案例——中關村二小及清華附小

1.中關村二小《野斑馬》

大型童話舞劇《野斑馬》現在已經成為中關村二小藝術教育的重要標志,童話舞劇《野斑馬》的演出成功不僅僅是一次演出,而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這部舞劇不僅有著中關村第二小學金帆交響樂團、金帆舞蹈團、銀帆合唱團共同的努力,舞臺上場景的布置、劇本的改編、燈光的選擇、服裝的配置、統籌等多方面的事情需要全校上下每一位師生共同努力,貢獻力所能及的事情,最終才能夠呈現出如此驚艷的一場演出。

2.清華附小——用戲劇教育開啟兒童第二重生活

清華附小有著悠久的戲劇演出歷史,每年都會演出校史大劇,當今,在“為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奠基”辦學理念的指引下,清華附小將戲劇納入學?!?+X課程”中“藝術與審美”領域中的課程,將戲劇課程學科化。通過文學、音樂、美術、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結合校園生活,以舞臺演出的形式呈現出來,把課程融入戲劇中,讓課程活動化,讓活動課程化。充分體現了學科綜合的特點,促進每一個兒童核心價值觀的塑造與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發展普通學校藝術教育意見建議

通過以上兩個比較成功并且已經較為成熟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出,發展“校園劇”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皠 庇兄陨淼墓δ苄?,完成一部劇需要大量不同特長的學生參與進來,促進藝術教育全面平穩的發展。如果能夠利用好,結合本校特色以及學生特點,因校制宜,統籌發展,利用好學科綜合,融入校園文化生活,就能夠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提高學校藝術教育的水平。所以,以“劇”為載體是助推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一個較為可行的方法。

四、以“劇”為載體對學校藝術教育的現實助推意義

從以上對以“劇”為載體的學校教育發展模式以及現狀探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學校藝術教育以劇本的呈現對師生素質、學校歷史、校園文化以及學校的整體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有著推動的作用。以“劇”為載體的學校藝術教育模式具有自身的功能性,在實施的過程中對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促進學科綜合的發展、促進“人人藝術”的發展、促進學校藝術風格的發展以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從而最終推動美育工作的實現。

(一)以“劇”促進民族文化發展

“劇”的類型有多種多樣,而劇本的內容包括校園、社會、歷史等,大多數的劇本在創作改編的時候都會融入當地的文化以及歷史,或者有些劇本的主旨立意就是強調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重要性,多多少少會出現有關民族文化的故事、詩詞、音樂等,而學生在排練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接受這些民族文化,所以,在學校藝術教育中加入“劇”的表現形式能夠促進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理解,促進對民族文化研究的積極性,使“民族性”以及“人文性”得到提高。

(二)以“劇”促進學科綜合發展

無論哪一種“劇”都不是只依靠一個學科就能完成的,一定是要依靠某幾個學科甚至全部學科和全校師生的努力才能完成。中關村二小的歌舞劇《野斑馬》就動用了全校所有師生的努力,合唱團、舞蹈團、交響樂團、美術社團等,每個學科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與價值。這樣每個學生為了一件事做出努力,不會對學校的活動置身事外,提高參與感、使命感與責任感,學科的綜合發展體現的作用不單單在這一個劇中,對今后的教學也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三)以“劇”促進“人人藝術”發展

美育提出學校藝術教育要加強人文性,而這前提是人人都要參與到學校的藝術教育中來,而以“劇”作為學校藝術教育的呈現模式能夠使學生展現特長,各司其職,只有人人都參與進來,才能促進“人人藝術”的發展。

(四)以“劇”促進學校藝術風格發展

一個學校藝術風格的設立對一個學校今后藝術教育的發展甚至整個教育模式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學校決定因校制宜開展某一個“劇”的時候一定是融合了本校的特色,學校借此機會強調學校的歷史文化性,以此為前提發展具有本校特色的學校藝術風格,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五)以“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以“劇”為呈現方式的學校藝術教育模式,不僅能夠促進“人人藝術”的發展,促進學校學科綜合的發展,提高整個學校的藝術水平,還能夠提高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這一模式除了需要學習自身的技能以外,還要有團結協作、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全人教育”的發展。

五、以“劇”為載體助推學校藝術教育發展實踐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以“劇”為載體助推學校藝術教育發展會使學校藝術教育呈現出另一種發展模式,然而這只是根據現階段的藝術教育現狀以及幾個較成功的案例提出的一種設想,在實施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各種問題,在實施階段我們一定要因校制宜,選擇類型,發展校本??;統籌全體學生擔當不同角色;將“劇”融入學校生活;以“劇”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注重學科綜合,促進校本劇發展……在注意到這些問題后,能夠更好地提高“劇”的功能性,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一)因校制宜,選擇類型,發展校本劇

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還要注意因校制宜。因地制宜是對于一個地區的學校來制定,范圍仍然太大,教師水平、學生素質等方面仍然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以學校為單位發展藝術教育。校本劇就像校本教材一樣,一定是根據本校的文化建設、校園歷史、教師水平、學生素質等方面而制定的,而且要有較強的實施性,所以還要考慮學校的教學配置、師資水平以及學生的配合度等,這樣才能因校制宜地發展校本劇,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二)統籌全體學生,擔當不同角色

如果一個學校決定要完成一個較大型的、帶有本校特色的,對今后學校藝術教育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的一部劇,那就必須要使學校的全體師生參與進來,發揮自己的特長,各司其職,因為這反映的是整個學校的素質水平,并不是某些擅長藝術的學生的舞臺,臺前幕后需要各種各樣的學生擔當各種各樣的角色,要讓全體學生都為了一個目標努力起來,這樣才能促進這一目標更加完美地進行與呈現,否則,如果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參與,就絕不會成為這一學校藝術教育方面的重要成果。

(三)將“劇”融入學校生活,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一部劇的發展不會單單靠藝術課上短短的時間來完成,想要更好地完成一部劇,一定要將其融入到校園生活,在學校的各個角落,各個時間段都能出現,這樣能夠潛移默化地使其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從而提高其在學生心中的地位,這樣能夠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而在發展一部劇的同時,整個學校的文化以及風氣也會隨之改變,學生在茶余飯后談論的內容也會漸漸改變。校園文化生活促進了“劇”的發展完成,“劇”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建設,二者相互促進,最終實現雙贏。

(四)注重學科綜合,促進校本劇發展

實現學科綜合是發展一部劇的必然結果,也是促進一部劇發展的必要前提。以“劇”推動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一定要注重學科綜合,其中包括藝術學科的綜合以及全學科的綜合。藝術學科主要包括音樂、舞蹈、美術、影視、戲劇等幾個方面,這些方面必須相互依托存在,不可能單獨存在,只有共同發展,才能促進“劇”的完成,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而全學科的綜合也是必然趨勢,比如歌詞與語文密切相關,而語文的觀后感又與應是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作用,最終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以“劇”為載體推動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仍處在構想的階段,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和障礙,比如有些地區師資力量的薄弱,根本就沒有能力構建一部??;或者一個學校的教學發展目標難以達到統一會使這一方式擱置;再或者有些學校根本不適合用這種方式提高學校藝術教育水平,或許有更好的更適合自身的方式……種種問題表明這一設想的提出還需要不斷地更正、揣摩、創新、提高,在實踐中完善,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完善理念,緊跟國家的步伐,堅定目標,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努力,才能完善本身,提高學校藝術教育水平,推動美育工作目標的實現,最終實現全人藝術教育的提升。

J643

A

韓菲(1994—),女,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在讀,學術成就:跟隨導師鄭莉教授學習并推進《藝術教育綜合改革研究》《“民歌進校園”種子工程》等課題的完成。

猜你喜歡
美育載體戲劇
創新舉措強載體 為僑服務加速跑
論公民美育
有趣的戲劇課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堅持以活動為載體有效拓展港澳臺海外統戰工作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戲劇類
美育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