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音樂中的律動及其相關構成要素

2017-01-30 21:32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時值平衡木預警系統

余 柯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北京 100872)

現代音樂中的律動及其相關構成要素

余 柯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北京 100872)

律動是現代音樂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現代音樂情緒的綜合體現,但在我國的現有音樂教材中鮮有提及。本論文圍繞律動的基本概念,從音樂的時值、力度、感受和演繹出發,列舉預警系統、力度的情緒處理、時間的張力以及靈活的音樂感覺等律動的相關構成要素逐一分析,以滿足廣大音樂學習和愛好者對律動的初步了解需求。

音樂律動;情緒;時值;感受

有人會說,技術層面的能力,比如說音準和節奏等,通過正確的練習就能具備,但是律動是無法通過練習而獲得的,節奏律動感都是天生的,你或者有,或者沒有。其實,這種說法不正確??茖W證明所有人都具有節奏律動感,只是有的人這個能力還沒有被發掘出來,或者說部分人不具備很好的節奏律動感。

節奏律動感其實也是一種技能,只是這種技能涉及范圍比較廣,它是幾乎所有音樂能力的綜合體現。除了對節奏的掌握外,還涵蓋音樂感受、音色控制、肢體語言以及人的主觀能動性思維。這幾個方面,不一定同時被觸發,可能是某個方面或某幾個方面占主導地位。

一、律動的概念

簡單而言,律動是人們聽到音樂時,出于對音樂的感受,身體隨之擺動的音樂狀態。律動不像物理公式那樣通過實驗就能總結出來,律動是一個非定義性的經驗,就像我們用鍵盤打字一樣,是一種熟能生巧的總結。獲得律動需要主動聆聽,在此基礎上,通過捕捉讓身體擺動的感受來獲得。我們無法從智力層面,從純理性的角度去理解律動,也不能被動地聽音樂來了解律動,律動的獲得除了主動聆聽分析音樂以外,還要通過肢體去感受。

二、律動的四個層面

(一)時值的穩定

時值的穩定有兩方面的因素:節拍韻律和細分拍。節拍韻律把握好了,也可能會出現韻律正確、節奏不準確的情況,所以,還需要用到細分拍來輔佐。大部分人在做練習或演出的時候,通常數的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節拍點,其實在每個四分音符之間還有很大的時間空間,我們很容易在這些時間空間里出現節奏錯誤,特別是在演繹相對較慢的音樂的時候。

(二)力度的情緒

力度的情緒不是指單純的強和弱,而是強和弱的相互對照關系,強和弱的力度不是絕對的,具體使用的力度取決于音樂的情緒。

力度的情緒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外在情緒,這是能用樂譜記錄下來的,也就是我們看到樂譜上標注的某一段強,某一段弱,或是漸強、漸弱等這些最基本的力度情緒。第二種是內在情緒,樂譜無法記錄這種情緒,但這種情緒對音樂的展示有著極大的影響。我們聆聽不同的音樂家演唱或演奏很容易發現,就算某一段音樂處于固定的情緒時,音樂家會圍繞這個情緒做出細微的強弱力度變化,這些強弱變化取決于每個音樂家的不同理解,所以我們聽相同的音樂由不同的人演繹,會有不同的感受。

(三)音樂的感受

通過細微調整一些音符演唱或演奏的位置,可以改變音樂帶給聽眾的感受,這種感受可以是加強緊張感,也可以是讓人松弛下來的。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可以用機器或軟件來準確演奏每一個音符,具有編輯功能的機器或軟件甚至還可以處理音樂力度的強弱。但是機器最大的缺陷是無法像人類一樣給予音樂細微情感的表達,不能給聽眾角色形象感。

(四)演繹的認知

對于自己演唱或是演奏的音樂,首先要清楚是什么風格。所以,你至少要對主流的多種音樂風格及其特點了如指掌。

其次,你的演唱或演奏,要讓你的樂隊成員、聽眾,還有你自己擁有良好的聽覺享受。如果你自己都感覺難受,那么所有人都會覺得不舒服。

三、預警系統

有一篇研究關于平衡木運動員的科普論文,科學家們會測量在單位時間里運動員為了保持身體平衡,避免從平衡木上跌落下來,他們的背部肌肉會收縮多少次。運動員們并不是從來不會失去平衡,他們也會有從平衡木上跌落的時候。但是,教練會訓練運動員們的平衡預警系統,通過訓練能讓運動員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必要的肌肉調整來保持平衡。對于一個平衡木的初學者而言,平衡預警系統同樣也是存在的,初學者的大腦同樣會收到來自身體重心發生變化的信號,但是初學者的肌肉收到這個信號的時候太晚,來不及迅速去調整以解決平衡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初學者自然會從平衡木上跌落下來。當初學者稍微掌握了一些技巧的時候,又常常會做出過度的反應,比如感覺快從左邊跌落的時候,由于做出重心往右的過度調整,卻又從右邊掉下去。最終,只有不斷調整,總結經驗,訓練出有效避免跌落的預警系統,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平衡木運動員。

從音樂的角度來講,時值的穩定性和運動員走平衡木是一樣的道理。我們要訓練自己的預警系統,練習時全神貫注地集中在時值的穩定性上,當演唱或演奏不準確的時候,要做出適當的調整來保持速度的穩定。正如平衡木初學者,你可能也會做出過度的調整,但是當你做出這樣調整的時候,不也說明了你已經開始進步了嗎?堅持訓練的最終結果就是你能作出更細致而適合的調整。時值的穩定,通過預警系統能非常有效的解決,這是建立良好律動感必不可少的一步。

四、力度的情緒處理

不同風格的音樂,情緒處理不一樣,就算是同樣風格的音樂,在不同情景下情緒處理也會不一樣,這些通常會在樂譜上直接標明。

不同的教練有各自擅長的領域,如果請一個足球教練來訓練籃球隊,或是把籃球教練放到足球場上,不是違背常理嗎?在音樂的不同風格中,需要不同的“教練”來指導不同的風格。假如把演繹搖滾樂的方式用來演繹爵士樂,用演繹熱情的拉丁音樂的方式來演繹傷感的布魯斯音樂,這樣的情緒會正確嗎?同一首歌,當重新編曲,以另一種方式來演繹的時候,無論演唱還是演奏仍然以這首歌原本的方式進行,這樣的情緒會正確嗎?

大家聽一聽以下歌曲的不同版本:

①張宇《一言難盡》;迪克牛仔《一言難盡》;胡彥斌《一言難盡》。

②郭富城《對你愛不完》;泳兒《對你愛不完》;常石磊《對你愛不完》。

③周杰倫《說好的幸福呢》;浪花兄弟《說好的幸福呢》。

雖然曲風的改變不止是力度情緒的變化,但是通過改變力度的情緒處理,哪怕只用同一首歌做練習,都可以改變給聽眾的感受,將已經掌握的歌曲用這個方法再來練習,立刻就能使演唱或演奏素材倍增。

五、音樂細微變化帶來的“滯后”和“提前”感(時間的張力)

把某個或某些音符,在不改變其時值的前提下,略微提前或滯后一點,會給聽眾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

聽聽下面兩首歌:

方大同《Love Song》、周杰倫《水手怕水》。

這兩首歌里,歌手演唱時都做了細微的節奏處理,《Love Song》做了滯后的處理,《水手怕水》則做了提前的處理。

為什么提前和滯后會帶來不同的感受呢?

準確的節奏能帶給聽眾“安全感”,帶給聽眾不用擔心節奏會變快或變慢的踏實感受。我們首先做到給人“安全感”這一基本要求,這是音樂在絕大部分情況下的需要。

以下事例用來說明滯后和提前這兩種不同感受:

一點鐘朋友打電話,約在一點半要到你家來,然后你開始匆忙準備,這時收到朋友發來短信告知路上堵車要晚到十分鐘,于是你突然感覺準備工作沒有那么急促。

這種感覺就是期待某事在某個時間發生,但是略晚一點,不會太緊張。在做音符的滯后處理時會有類似的效果,比準確演唱或演奏時稍微晚一點,會讓聽眾有飽滿、充實、放松、慵懶的感覺。

提前的感受和滯后正好相反。如果你在準備的時候,朋友說要提前十分鐘到,這種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情況,會讓人覺得非常倉促。提前的處理結果是讓人覺得緊湊、慌張,有推動性。

滯后和提前的處理要求大家在演唱或演奏時必須保持清晰的速度概念,只是對音樂中的單個或部分音符做稍微不同的變化調整。處理不恰當的話,滯后會催人昏昏欲睡,提前讓人感到焦慮。

六、靈活的音樂感覺

假如演唱或演奏過于呆板和僵硬,你所演繹的音樂將難以讓人有想象空間。

情感有時候需要肢體動作來輔助表達。我們在聽到不同風格的優秀音樂作品時,會不自覺地去擺動身體。記住這種感覺,當自己在做同樣風格的演繹時,把這種感覺主動用肢體動作融匯到音樂中,能讓自己更容易找到律動感。

必須強調一個與音符同樣重要,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音樂符號,那就是休止符。休止符是安靜的音符,不是“什么都沒有”。如果忽略了休止符的音樂性,把它當作“什么都沒有”,就無法完全領會和掌握音樂的所有內涵。音樂中無聲的片段并不代表音樂不存在。相反,沒有聲音的片段是音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律動組合中至關重要的部分。

休止符能賦予與音樂更多的屬性。在數學中,數字0雖然代表什么都沒有,但是如果把0放在數字1的后面,1的屬性就發生了變化,1變成了10。音樂中的休止符和數字0的運用在某些層面上是同樣的道理。

休止符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武器,靈活使用能讓音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G640

A

猜你喜歡
時值平衡木預警系統
論亨利·考威爾的新時值劃分
搖晃的平衡木
栽橘(新韻)
民用飛機機載跑道入侵預警系統仿真驗證
一種基于CNN遷移學習的井下煙、火智能感知預警系統
漢字詩:旦
中國打擊樂鼓類樂器滾奏技術概述
藝術“瘋狂”客戴志康:從個人情懷與商業利益的平衡木上跌落
基于ZigBee與GPRS的輸電桿塔傾斜監測預警系統
橋、隧安全防范聲光預警系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