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自然
——聲樂演唱本真探尋

2017-01-30 21:32陳云莉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吐字腔體機能

陳云莉

(寧夏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寧夏 固原 756099)

回歸自然
——聲樂演唱本真探尋

陳云莉

(寧夏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寧夏 固原 756099)

自然地歌唱是每個聲樂學習者一生所追求的境界。歌唱是在自然說話基礎之上產生的,說話發聲是歌唱聲音的根本支柱,因此,自然地說話發聲與聲樂演唱有著很密切的關系。在聲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運用和挖掘自然說話與聲樂演唱的內在聯系,從而探尋本真歌唱的奧妙。

說話;聲樂演唱;比較;自然

一、自然說話是歌唱的起源

《詩·大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人類說話與歌唱有不解之緣,歌唱是在人類說話的基礎上產生的。說話是人的本能反應,發聲呼吸、語言與共鳴腔體相互配合,為歌唱的發聲提供了天然素材。

馬臘費奧迪在其《嗓音的科學培育》一書中說:“說話的聲音是歌唱聲音的重要因素,并構成后者的真正支柱,歌唱的真正本質,只不過是有音樂節奏的說話,因此,沒有正確的說話聲音就沒有正確的歌唱?!备璩且环N人類本能的活動,歌唱的方法與習慣,應當依賴于身體的自然動作,做到不做作、不勉強、不模仿的歌唱。從生理角度來講,說話聲音和歌唱聲音有著同樣的發聲器官、同樣的語言,同樣的共鳴腔體,兩者都是同一個結構。

二、說話與聲樂演唱在發聲時的異同

說話和歌唱是同一功能,是由同一個生理機制發出的,因此,它們是同一個聲音現象。說和歌聲的實質性的因素,其本質只是帶音樂節奏的說話;因此,沒有正確的講話發音,就沒有正確的歌唱存在。歌唱聲音的音高和范疇,它的音量、音質和響亮度是由說話聲音決定的。在任何感情的變化和不同色彩的濃談中,說話的高低奠定著歌唱的基礎

說話與歌唱的呼吸原理是一樣的,兩者都是把氣吸入肺部,再從肺部把氣送出。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本能而自然地吸進去、呼出來,循環往復的、相對平穩和均勻,處于自然狀態。而當人們歌唱時呼吸有些變化,氣的量和動力方面要比唱說話時加大和夸張,比說話時的氣息要吸得深,量大氣長。歌唱的呼吸要隨著樂句的長短,根據情緒情感的喜怒哀樂而變換,從而獲得更寬的音域和更大的音量。而且,歌唱的呼吸屬于有意識、有目的、帶有技巧性地呼吸。與說話中的呼吸相比較,歌唱中的呼吸是在氣息的量和動力上的進一步強化,是狀態上的自然夸張,但在方法和原理上沒有發生改變。

說話發聲和歌唱發聲具有共性也具有個性。它們都是通過氣息運動和聲帶振動所形成的物理現象。但說話不等于歌唱,歌唱只有在有旋律、有音高、有節奏的基礎上通過說話的有聲形態“二度創作”而產生。兩者都是同一“樂器”產生的。人的嗓子有兩種機能,一種是發真聲的叫重機能;一種是發假聲的叫輕機能。良好的說話聲音也是真假聲混合的聲音,也就是重機能和輕機能相結合的聲音。

在說話和歌唱中,咬字和吐字在原則上都要求清晰準確。說話時咬字或吐字的過程速度相對快一些,進行時間短,形成具有“點”狀的特征。歌唱中的咬字或吐字是在說話基礎上的擴大和延伸,要比自然說話的動作夸張。

共鳴是物體因共振而發聲的現象。說話聲音在共鳴腔的運用上多在口腔或胸腔,發出的聲音很小也很單薄,且色彩暗淡。歌唱時的吸氣用氣都是有準備的,處于動力的積極狀態,發出的聲音明亮、通暢、有穿透力,更豐滿、更有感染力。比如在朗誦或者演講中充分運用了共鳴腔體,發出的聲音具有優質的音色和好聽的線條和連貫性。歌唱中必須運用共鳴腔體,否則達不到優美的音響效果。共鳴腔體的運用決定著演唱者的音色與質量水平,正確運用共鳴腔體才可能具有集中的音色、干凈的音質和具有持久性的聲音。

三、把說話的發聲狀態和歌唱發聲相結合,能夠促進嗓音訓練和發展

長期以來,聲樂教學中嗓音訓練從一開始訓練就進入了不自然階段,怕學生用嗓多而不敢碰聲帶躲著唱。接近自然說話的中低聲區啟用小聲唱的方法,恰似這種小聲唱的方法躲避了真聲,沒有通過自然發聲的釋放過程,造成初學者沒有自然聲、失去自己本質的音色,變成了空、虛、不集中的音色。做以下練習可以幫助歌者改掉其發聲問題:當我們拿到每首作品時,把曲目中的每一句的第一個字讀出來,緊跟著馬上在旋律上說出來,在高音上說出來的肌肉感覺應接近自然說話的肌肉狀態。這樣反復練習會獲得良好的聲音。

良好的說話是建立歌唱的前提,歌唱者加強朗誦訓練至關重要。首先,讓學生在練習每首歌曲之前,有感情地、聲音洪亮地朗誦歌詞,體會朗誦時肌肉和氣息的運作狀態并運用在歌唱中。其次,把歌詞單獨拿出來,拉長聲調朗誦,體會每個字的出聲、引腹及歸韻,這對歌唱的字頭、字腹、歸韻有引導作用。再次,朗誦字與字之間具有連貫性的特點,正是這種特點為聲樂演唱提供了幫助,有助于歌唱的連貫性與圓潤性。在聲樂教學中重視朗誦,能夠解決學生不準確的語言習慣,能夠克服吐字不清楚、壓著喉頭唱的問題,從而改變聲音靠后、音色暗淡、聲音空、虛、唱歌時費勁兒的現象。通過朗誦的訓練,使歌唱字正腔圓,最終使歌唱自然感人效果。

四、結語

說話是歌唱的天然素材,也是歌唱發聲的方法基礎,把說話發聲的規律運用在歌唱發聲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歌唱中達到輕松、舒暢和自如是我們每個歌唱者的目的,把說話的發聲運用在歌唱的嗓音訓練上,從呼吸、發聲狀態、吐字、共鳴腔體等方面,挖掘二者的共性并解決問題,很多歌唱問題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擁有讓我們從說話狀態中獲得歌唱的本真,為唱出接地氣的聲音以及擁有自然、輕松、自如的歌唱狀態而不懈努力。

[1]林俊卿.歌唱發音的機能狀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

[2]陸丹青.歌唱聲音同說話聲音的關系及區別[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8(02).

J616

A

本文系寧夏師范學院2017年度校級科研項目“回歸自然——聲樂演唱的本真探尋”成果論文。

陳云莉(1986—),女,漢族,寧夏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

猜你喜歡
吐字腔體機能
人體機能增強計劃
繞口令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帶過短
真空腔體用Al-Mg-Si鋁合金板腰線缺陷的分析
高鐵復雜腔體鑄造數值仿真及控制技術研究
高鐵制動系統復雜腔體鑄造成形數值模擬
加壓訓練對人體機能的影響研究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帶過短
聲樂演唱中的吐字技巧淺析
開孔金屬腔體場強增強效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