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衣夢
——對歌仔戲唱腔藝術的傳承與守望

2017-01-30 21:32曾寶珠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歌仔戲竇娥青衣

曾寶珠

(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福建 廈門 361000)

青衣夢
——對歌仔戲唱腔藝術的傳承與守望

曾寶珠

(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福建 廈門 361000)

歌連海峽共音曲,情牽兩岸千縷絲。歌仔戲是以流傳于閩臺的說唱“歌仔”為基礎發展而來的,至今不過百年歷史,其音樂唱腔最具劇種特性和審美價值,在當代藝術的傳承發展中發揮著強大作用。作為一名歌仔戲苦旦(青衣)演員,委婉質樸細膩的唱腔是我不懈的追求。

歌仔戲;青衣;哭調;人物形象;藝術創造

歌仔戲音樂唱腔起源于質樸、自然的閩南歌仔小調,并逐步發展形成以【七字調】【雜碎調】【哭調】及民間小調等一批曲牌體與板腔體連綴、混雜使用的劇種音樂體系,具有濃郁的閩南鄉士氣質?!究拚{】 是歌仔戲音樂中最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曲調,在凄涼哀怨、草根質樸的旋律中宣泄著閩南婦女這一特殊群體的深厚情感。以前,閩南人過臺灣下南洋,留守故土的婦女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與折磨,拖兒帶女,養家糊口,承擔起家庭的重任,無數白天與黑夜的等待、期盼、苦守、無助、誤解,匯織成無盡的淚水、悲痛與哀怨。歌仔戲的悲情性把女人的苦與哭交融在一起,傾瀉而出,好像在哭泣,又像在哀訴。在真實悲切氛圍中表現出女性的凄楚與堅韌。正因為【哭調】的感染力與表現力,苦旦(青衣)成為歌仔戲最主要的行當。我在哀怨悲涼的旋律中吟唱著,走進竇娥、王寶釧、秦雪梅……

一、專心學藝

在二十多年學戲的過程中,我很幸運先后受到過紀招治、謝月池等多位歌仔戲老師的言傳身授,繼承了臺灣、漳州、廈門不同歌仔戲演唱風格,正是吸取了眾多老師兼容并蓄的藝術精神和多姿多彩的表演技巧,我才能在《雪梅教子》中,前面演官家小姐(刀馬旦)、閨門旦,后面演落魄婦人、苦旦(青衣),雪梅這個人物由閨中待嫁女到中年婦女,是和家庭背景、社會背景結合起來塑造人物、體驗人物。在《菱花傳》中將關菱花從年輕到老年的形象層次感塑造出來,少女時的可愛與輕盈、中年的率真與執著、晚年的滄桑與慈愛,無論是程式動作還是音樂唱腔都得兼顧。從道白上年齡段的刻畫我深有體會,開場關菱花的出場,是十八歲的刀馬旦的形象,身段武打場面做到俊、脆、媚,道白音色強調美、媚,符合十八歲的年齡段,與后面的中年旦的道白音色形成鮮明對比,力求做到有聲有色,形象自然!

我對舞臺人物形象藝術創造,不同人物根據劇情需要,運用作曲設計的【七字調】【雜碎調】【哭調】,慢板、快板、垛板,再加上有豐富的內心體會和飽滿的感情支持,嫻熟的程式表現力和聲情并茂的演唱。演唱出高音嘹亮而清澈;低音婉轉而深邃,深深吸引觀眾的關注度,進而產生共鳴……。這一切追求與探索是在對前輩老師藝術滋養充分學習、模仿、實踐的基礎上,是站在當下觀眾需求與當代戲曲審美的角度對傳統藝術精神的繼承,這是一種本質的繼承傳統與發展傳統。

二、匠心追求

作為一名年青演員,對于每個表演細節,一句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要反復琢磨,精益求精。在學習歌仔戲經典折子戲《六月雪》中,在老師指導下我先進行了人物細致的內心體驗與戲曲程式動作設計。竇娥是個柔弱孝順而慘遭壓迫殺害,含冤而死的堅貞女性。要演繹出竇娥的堅強正義、頑強抗爭的精神氣質。竇娥是在激昂高亢額內唱、憤激的音樂中疾速出場的,圓場由慢到快穩,講究細、碎、輕、疾,似影隨風。接著背向觀眾,橫拋水袖,慢慢轉身,甩發亮相。這是給觀眾的第一個亮相,動作要干凈利落,富有戲曲程式韻味。通過水袖的翻、轉、抄、甩、兜、收、拋、撒、托、挑,使竇娥的動作更有戲劇張力,充分表現出人物的怨恨之情,營造出臨死前的悲劇氣氛。這需要動作展現,就是要充分理解人物的內心情感,動心化形,通過恰當合適的戲曲程式動作,精心塑造人物。

三、曲心磨腔

歌仔戲的演唱,要求演員必須字正腔圓,氣息飽滿,質樸自然,行腔委婉舒緩。我的恩師著名歌仔戲表演藝術家紀招治老師曾對我說,我有一副好嗓子,丹田氣足,吐字清晰,音色清脆而圓潤。但要注意字清、腔純、板正,行腔婉轉動聽,以情帶腔才能感動觀眾。距離老師的要求還差很遠,我并不滿足于祖師爺賞給我的好嗓子,而要不斷學習其中戲曲劇種的營養,磨煉自己的唱腔。我從京劇中學到了從容優雅,從梆子聲腔中學到了高亢激昂,從南音中學到了委婉纏綿,從黃梅戲中學到了舒緩抒情,從豫劇中學到了自然豪邁。取百家之長,融會貫通地學習,使我學會了真假嗓共鳴,突破了自己嗓音的局限,從而達到高音甜美清亮,中音委婉豐滿,低音、大氣厚實。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音域去表達特定情境的特定人物。

比如,在歌仔戲《渡臺曲》中,我飾演阿秀。根據作曲老師的唱腔旋律設計,人物從少女到少婦,唱腔的處理要體現出歌仔戲曲調的淳樸、優雅、委婉、細膩。在板式設計上,根據劇情需要、人物要求變化很大,拉長、縮短、拖腔變調,大大增強了歌仔戲唱腔的抒情性。增強歌仔戲的聲腔氣勢,唱出人物、唱出性格,在保持傳統歌仔戲特色的基礎上加強節奏的變化,增加板式的快慢處理。如在 “大海茫茫,草地莽莽,小妹尋哥入蠻荒,窄路難尋覓,荒坡野草叢。雙腳血泡痛,草中野獸藏,眼看蛇過路,聽聲腳步慌”等唱段,運用歌仔戲的曲牌體與歌仔戲的板腔體相互補充,交替穿插。這段唱段必須唱得字字鏗鏘、一字一板、酣暢淋漓、血淚哭訴。此外,我還運用了【七字調】“清板”,如“哥哥你為救我脫險境,自己一人去引開官兵,黑黑暗暝海水冷,我躲海溝冷透心。輕聲叫哥叫不停,心心念念求神明,地不靈來天不應,唯有海浪來回音”來表現阿秀的渺茫、恐懼、凄苦、無助的情緒,營造出當時一個少女流落荒涼之地哭天喊地的情境。 在二十多年的技藝學習和舞臺實踐過程中,我感受到只有以情帶聲才能演好人物,才能唱出自己的心聲,才能唱出自我!

我將繼續在歌仔戲藝術道路上追尋,用心去學習傳統、繼承傳統、發揚傳統!

[1]李暉.歌仔戲音樂傳統價值及當代創作 [J].中國戲劇,2012(11).

[2]鄭永為.創造,在傳統戲曲的留白處 [N].中國文化報,2017.

J82

A

猜你喜歡
歌仔戲竇娥青衣
青衣覆雪
新媒體環境下非物質音樂文化傳播方式改革分析
竇娥冤
青衣
閩南地區歌仔戲劇團運營機制研究
“剛”與“柔”的完美統一
曾寶珠歌仔戲個人專場上演
誰殺死了竇娥
傳統戲曲發展面臨的困境及其解決之道
——以閩南歌仔戲為例
竇娥的第三樁誓愿讓人不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