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祖國》教學的幾點反思

2017-01-30 21:32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首歌祖國德育

袁 梅

(海虞中學,江蘇 蘇州 215500)

《我的祖國》教學的幾點反思

袁 梅

(海虞中學,江蘇 蘇州 215500)

本文對初中音樂教師常教的歌曲《我的祖國》進行反思,指出演唱技術規范跟大眾喜愛之間的矛盾,教材同一內容的重復問題,加強德育教學問題等。

《我的祖國》;音樂教學

人音版初中二年級音樂教材(15冊)第四單元有交響曲《我的祖國》的欣賞教學內容,也有的教師把教學的重點定位為教唱《我的祖國》一歌,對此,我提幾點值得注意的問題。

第一,《我的祖國》是一首經典歌曲,入選教材是理所當然的。但在初中學生中能否作為歌曲來教唱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以前的初中教學大綱對此只是作為欣賞曲目推薦。然現今許多初中教師都是在教唱該歌,有的教師還要求學生會背唱。其實,之所以以前只作為欣賞曲目推薦,不是這首曲目還不夠入編歌唱教材,而是該歌的音域實在寬廣,整個音域達十三度,遠遠超越了中學生能駕馭的音域范圍,尤其作為已進入變聲期的初二學生,這樣的大音域的歌曲,難以避免帶來喊唱現象。因此,我認為把該歌作為教唱曲目來教學是欠妥的。

此外,人教版、湘藝版、蘇教版的小學音樂6、6、5年級教材,都明確要求是作為欣賞曲目的《我的祖國》,有些小學教師仍然在教唱該歌,如果說初中學生唱這首歌都比較困難,小學生恐怕就更困難了。為什么會如此違反一般的歌唱教學常識呢?我認為,這跟該歌的魅力是有一定關系的。該歌確實情感濃烈,甚至到熾熱的程度,不僅當前有些教師熱衷于教它,就是以前也有許多教師教。前不久,龍應臺在香港大學講學,問起大家童年記憶中的一首歌時,沒想到全場師生情不自禁地唱起《我的祖國》的旋律,其中有許多港生,甚至還有臺生[1]。這就給我們帶來另一個思考,按照歌唱常識,該歌正如上述分析是不合適作為歌唱曲目來教學的,但現實中,又都愛唱這首歌。有些非音樂教師在進行德育學習時,甚至在四年級就通過引導學生演唱該歌來展開愛國主義教育。教育部于2009年發起的“我愛我的祖國”活動中,倡導中小學生演唱的百首愛國主義歌曲中也有這首,各地紛紛展開的演唱活動中也都有這首歌。這樣就形成了從音樂技術角度考量與大眾喜愛產生矛盾。合理的方式可采用有些教師教學生哼唱的方法進行,也可采用吟唱的方式??傊?,我們不能按照一般教唱歌曲那樣要求學生,以便滿足學生與現實中的教育需要。

第二,作為欣賞曲目,這首歌幾乎跨越小學、初中、高中教材。也就是說,如果用人音版教材,小學欣賞完該歌后,初中可能再來欣賞,到了高中《祖國頌》單元,有些教師仍然在安排這首歌的欣賞,這種重復現象恐怕還不是個別現象。尤其這種現象廣泛存在于不同版本之間。即小學學的人音版教材,到了初中學的人教版,其中有些曲目就可能出現了重復,如《同一首歌》。

當然,像《我的祖國》這樣的曲目在同一教材中出現重復的現象還是比較少見的。這一方面要求我們的教材編寫需要進一步完善[2],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們音樂教師注意這個問題。因為,現在的課程標準給教師的自主權比較大,即使教材編得合理,重復性教學現象也極有可能發生。這是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做通盤性考慮,甚至要研究教材,而不僅僅在教教材、用教材。就欣賞教學來說,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欣賞該歌那種詩般的語言所描繪的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畫卷,體驗歌曲所抒發的自然、寬廣、昂揚向上的積極情緒,“以音樂審美核心”的教育理念還需要我們對歌曲的形式要素要有一定的了解。如能聽出歌者的人聲分類;辨出演唱形式如獨唱、合唱;分出旋律的高低、強弱、快慢、節奏的疏密;對其中的對比手法如A、B段的音樂情感、調性、演唱形式的對比的使用等。此外還有創作層面的學習,如該歌主題材料的貫穿,該歌起句的兩小節,音樂情緒平穩、寬廣,節奏舒緩。且第一整段有類似“魚咬尾”的發展手法,整個環環相扣,連綿不斷地由主題材料發展而來。要引導學生了解這些音樂內在的發展規律。最后,對演唱本身也可適當展開分析,如不同歌唱家的演唱版本的集中對比欣賞,引導學生發現,首唱郭蘭英的感覺跟李谷一等人的演唱的不同之處。

第三,該歌在傳統教學中,通常作為典型的“愛國主義”歌曲。近年來,在審美理念下大家似乎淡化了德育的內涵。事實上,音樂新課標早就指出其教育目標之一有“通過音樂作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011年版新修訂的新課標更糾正了過度審美傾向,明確提出要“以德育為先”。因此,挖掘該歌的“愛國主義”教育內涵是其重要任務之一。具體做法有:(1)通過理解歌詞來領悟其德育內涵。以往德育效果低下,可能跟太注重說教分不開。這首歌詞用講故事性的口吻向大家描述了祖國的山山水水、自然、人文,但在遭到外國侵略后我們也學會了反抗。通過百年歷史結合這首歌的影片《上甘嶺》的講解,要讓學生了解到百年來中國所的屈辱,要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讓學生知道歌詞中“若是那豺狼來了有獵槍”的詞句絕不是文學的虛構。尤其當前面對日本、我國臺灣頻繁篡改教科書,日本肆意否認侵略歷史,我們的德育應該加強。從這一點來說,新課標對德育的修訂是非常有意義的。(2)當然,光靠教師講,最終能否讓學生接受還是未知數。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在欣賞中學會寫“聽后感”,這是個好方法。教師應積極利用這一點。面對這樣的歌曲欣賞,通過電影片段的體驗,讓學生寫寫“聽后感”要比僅僅教師講更要有效果。因為,學生的想象力要比教師來得豐富得多。

總之,盡管該歌耳熟能詳,但要想教好,仍需要再進一步探討。

[1]吳躍華.談龍應臺對歌曲我的祖國的誤讀[J].藝術評鑒,2016(10):30.

[2] 馮亞.音樂本體的弱化與缺失-對音樂課標教材缺憾的思考[J].樂器,2008(12).

J60

A

袁梅,海虞中學音樂教師。

猜你喜歡
首歌祖國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不為我們而作的歌
《中國德育》
就是這首歌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我和我的祖國
對祖國唱出愛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我和我的祖國
鮮紅的紅旗是首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