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小學音樂在“美育”中的實施

2017-01-30 21:32穆夢雅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美育美的小學生

穆夢雅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許堂鄉中心小學,安徽 阜陽 236300)

試析小學音樂在“美育”中的實施

穆夢雅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許堂鄉中心小學,安徽 阜陽 236300)

“美育”是指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學生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學校是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自我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美育”實施的主要場所。而音樂教育則是“美育”實施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因此,音樂教育在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中以及“美育”的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

美育;小學音樂;小學生

小學生思維發展較幼兒期的發展更形象,這個階段他們渴望表現自我、渴望尋求實現自我價值。由于對新事物的好奇,導致他們看問題單一,這就需要提高他們的自我審美能力和鑒別能力,而音樂教師則是美育實施的重要手段。

一、小學生心理特點

小學生入學時不需要分數可以直接就讀。很多學生在入校時基礎不好,甚至什么都不會,這讓學生形成一種自卑、不愿學習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讓學生自己認可自己,可以多鼓勵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明白學習不等于能力,能力不等于一切。引導學生認可自己存在的價值感和責任感。其次,多舉辦交流活動以刺激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小學生進校前普遍依靠教師,同時天真的孩子愛表現、愛唱歌,因此音樂老師可以更好地實施美育教育。實施“美育”教育可以刺激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更能健全他們的人格。

二、音樂教師與小學生關系

(一)朋友關系

孔子與其弟子堪稱中國古代良好師生關系的典范,孔子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循循善誘。但是中國古代師生關系大都強調師道尊嚴,注重教師的權威。而現在教育教學中,要求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教學相長、尊師愛生。這就要求老師多了解研究學生心理特點,關注學生成長、熱愛學生,民主地對待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和權益。同時老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縮短與教師角色期望的差距。只有這樣,老師才能在教學上更加細膩,在語言上更加精準。

(二)由“指揮者”變為“引導者”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引導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學習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應以“讓每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展”為宗旨,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將手中的“指揮棒”變成學生的“引路石”。在這里學生不是老師思想、情感的復制者,相反,老師要不斷深入地了解學生,通過美育的實施,不斷讓學生發現自己、完善自我。

三、音樂教師對“美育”應有的措施

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音樂都是一種美的享受,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作為老師應該注意這幾個方面:對教材的掌握和對樂曲的欣賞和分析,這些可以讓學生參與以及體驗其中,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

(一)課堂中的美育滲透淺析

在音樂老師自信地走進教室進行音樂教學的這個過程中,教師在黑板的板書,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或教師甜美的聲音,以及制作精美的課件,更或是優美音樂的聽覺效果等,都能體現音樂的美,都可以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因此可以說,美育可以滲透音樂課堂的方方面面。在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是最大的魅力,可使用簡明通俗的語言,也可使用生動直觀的語言進行教學,通過老師的激情傳遞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音樂欣賞課能夠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在欣賞音樂時要給學生創造安靜的氣氛,只有讓學生在安靜的氣氛中才能體會到樂曲的美,給心靈帶來舒暢,體驗音樂中的美麗。給學生多多創造表現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盡情地發揮表現,并且能夠在音樂中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發現音樂中的美,更能展現出音樂的美,能夠深刻地體會美,感受美的體驗、創造的過程。

(二)美育在課外活動中的滲透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除了積極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外,我們在音樂活動中還需要在課外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對比課堂教學來說,課外音樂活動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參與性,更具生動直觀和多樣性,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指導學生聆聽世界名曲、閱讀音樂報刊等獲取更多的審美,音樂教師還可以定期地舉辦各種音樂活動,例如:歌唱比賽、合唱比賽等各種不同形式,也可以讓學生從家里帶來一些簡單的物品,發揮學生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制作出簡單的樂器,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引導學生發現大自然的美,欣賞并且理解大自然的美。

除了在課堂上教會音樂知識,我們在課余時間可以組織學生欣賞音樂視頻,等到欣賞結束以后讓學生們自己說一說對于視頻內容有什么樣的理解,開展音樂講座等??傊ㄟ^一系列的音樂課外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感受來自音樂的美,增強對音樂的理解。課外音樂活動中,我們不僅僅培養學生欣賞美、理解美,還可以提高學生發現音樂美、創造音樂美的能力,所以在課外活動中更應該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指導教學,不要過多干涉學生對音樂美的追求。

(三)“美育”在教師形象中的體現

根據小學生心理生理的發展階段來看,這時候的學生身心都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行為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另外,教師的人格魅力、自身的形象也能在美育的滲透上發揮一定的作用。所以教師更要在自身形象上嚴格要求自己,讓學生不僅感受教師的外在美,更能感受教師的內在美,教師的美好形象是一種非常有感染力的內在語言,如果音樂教師性格活潑開朗,有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就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加老師的親和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抑揚頓挫的語調、優雅的神態、合適的表情,通過這些具感染力的形象將美傳達給學生。

四、總結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作為教師要善于利用音樂課堂、音樂教材、課外活動等各種機會對學生進行美育的滲透,美育教育要全方面貫穿到學生的音樂學習中,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音樂的魅力,從而發現美創造美。

G623.71

A

猜你喜歡
美育美的小學生
論公民美育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打破平衡
好美的霧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教師
我是小學生
出來“混”,總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這里悄然盛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