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途徑

2017-01-30 21:32趙馥敏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拍子音樂課旋律

趙馥敏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祿口初級中學,江蘇 南京 211113)

例談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途徑

趙馥敏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祿口初級中學,江蘇 南京 211113)

將音樂課的初衷充分表達,讓每個孩子能在課上通過自己的理解,感受音樂,演唱歌曲,在老師創設的情境里愛上音樂課,愛上唱歌。作為老師,要不斷地學習如何引領學生進入課堂,培養音樂課上的良好習慣,遵循開口歌唱的課堂原則,博采眾長,取長避短,勇于創新,敢于嘗試,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特色的音樂教學路程。

音樂教學;片斷描述;實施途徑

一、教學片斷描述

本學期第一課《春天的旋律》里的作品以歡快、悠揚的旋律為主,在課中如何讓學生了解不同民族所表達的“春天”,便需要通過學習不同的節奏特點來認識。如,《帕米爾的春天》是一首中國民族樂曲,竹笛是主要演奏樂器,樂曲以幾個變化旋律交織而成,但主線不變的是塔吉克民族特有的節拍特點——七拍子。

學生先是學唱主題片段,但是發現很難掌握節拍,不少孩子便不再開口唱歌,聲音越來越小,越來越不自信。因此改變教學方式,先通過學習街拍讓孩子自信的學唱旋律。先是最簡單的一小節七拍學習,然后是通過左右手配合拍打演唱的節拍。在拍打的過程中逐漸熟悉節奏型。再回到學唱,發現容易很多,而且所有的孩子都愿意開口唱旋律。之后再加上混合拍子的學習和表演,啟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同時還增強了他們對音樂節拍學習的能力。課上使用常見的音樂道具,例如,小鼓、響鈴、沙球等,鼓勵學生進行配合、表演,充分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

二、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途徑

在2015-2016年第二學期開學,江蘇南京市的中學音樂學科開始了新的篇章,新課標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中的必唱歌曲,學生們都必須開口歌唱已迫在眉睫。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今的孩子熱衷流行歌曲、偶像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不屑一顧,雖然我們學校屬于街道學校遠離市區,但學生對于新的流行歌星依然很快的能夠報出名字來,甚至愿意唱他們的專輯歌曲。初一新生逐漸進入青春期,開始形成強烈的自我意識。作為老師,必須舍棄一切單調、枯燥的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使學生在良好的心態、輕松的氣氛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開口歌唱,是音樂教師都在思索的問題。那么,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有效教學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探討。

(一)興趣導入,激發學習欲望

初中生的學習壓力開始增大,學科數量增加,學習內容增多,音樂課成為他們能夠放松心情、舒緩壓力的最佳途徑,興趣成了他們走入課堂開口唱歌的關鍵。在我所教的幾個班,每個班都有不同的個性,我將他們以班級為單位分為幾個派別,有活潑派、成熟派、沉悶派、悶騷派。每次當學生進入班級,我以每節課不同的鋼琴輕音樂彈奏,讓他們習慣老師用音樂來歡迎你們進入音樂課堂,當孩子們聽到熟悉有陌生的旋律,走入教室會自覺地在座位上坐好,欣賞老師帶給他們的驚喜,激發他們期待今天的課堂內容。

(二)節奏切入,情境交融

不同的情景創設,需根據不同的音樂作品所描繪的不同的意境。如在下學期第一課《春天的旋律》里的作品以歡快、悠揚的旋律為主,在課中如何讓學生了解不同民族所表達的“春天”,便需要通過學習不同的節奏特點來認識。如:《帕米爾的春天》是一首中國民族樂曲,竹笛是主要演奏樂器,樂曲以幾個變化旋律交織而成,但主線不變的是塔吉克民族特有的節拍特點——七拍子。學生在開始欣賞的時候不知如何切入拍子,但通過混合拍子的學習和表演,啟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同時還增強了他們對音樂節拍學習的能力。課上使用常見的音樂道具,例如小鼓、響鈴、沙球等,鼓勵學生進行配合、表演,充分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這樣的處理方式學生容易接受,從而也看到了用音樂語速、力度和節奏的變化來配合道具的學習,對啟發學生產生了極好的效果。

(三)恰當、優美的形體語言藝術,烘托氣氛

在課堂里教師不可避免地需要用一些手勢或身體的動作來傳達情感,烘托課堂氣氛。事實上課堂中教師的一切身體動作都可視為肢體語言,這些肢體動作對于表達情感是相當重要的。很難想象一個只說不動的教師有能力創設一個歡快活潑的情境,也很難想象一個有抓頭撓腮習慣性小動作的教師能創設一個憂傷哀怨的情境。所以肢體語言的運用一定要得當。因此在學習歌曲《我們要在一起》時,如何讓學生認識友情、了解友情的美好,在導入環節便設置三拍子舞蹈,在老師范唱歌曲時不斷地邀請幾位學生跟著老師的步伐做簡單的舞蹈旋轉,就能使學生很快進入老師創設的歡快活潑的情境之中。簡單的舞蹈動作便能讓學生感受到歌詞內容里傳達友情,也能讓老師和學生之間師生情誼升華。這樣的方法,容易引起學生產生聯想,激發學生充滿感情地演唱歌曲,取得了極佳的效果。

(四)創設情境,真情投入,穿針引線

“00后”的孩子對戲曲藝術時陌生的,在調查中學生普遍反映“看不懂戲”。為使學生能得戲曲之要領,在學唱《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戲曲歌曲中,除了京劇的節奏和歌曲內容的學習外還要加上面部表情的處理和京劇演唱的方式。剛開始孩子不容易領悟京劇的演唱特點,但是加上搖頭晃腦的動作和手心拍節奏的方式,很快就進入佳境,逐漸有京劇范兒。一些不愿開口學唱的學生也在氣氛的感染下學著嘗試不同的音樂元素。這樣的課堂效果怎一個好字了得!

總之,新課程提出“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生動活動、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我們教師應該著力將每一堂課都設計成一個相對獨立而精美的作品,有新穎的導入、生動的展開、鮮明的主線、層層的遞進、自然的過渡、恰到好處的升華。將音樂課的初衷充分表達,讓每個孩子能在課上通過自己的理解,感受音樂,演唱歌曲,在老師創設的情境里愛上音樂課,愛上唱歌。作為老師,要不斷地學習如何引領學生進入課堂,培養音樂課上的良好習慣,遵循開口歌唱的課堂原則,博采眾長,取長避短,勇于創新,敢于嘗試,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特色的音樂教學路程。

G632

A

猜你喜歡
拍子音樂課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擬解
如此感傷
媽媽的竹拍子
吟誦的旋律性初探
7月,盛夏的旋律
光明正大
我的成長之路——參加“第七屆中小學音樂課觀摩活動”有感
上好音樂課的三點思考
觀“第七屆中小學音樂課觀摩活動”有感
眾生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