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研究

2017-01-30 21:32王麗娟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舞者廣場舞蹈

王麗娟

(銀川市文化藝術館,寧夏 銀川 750001)

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研究

王麗娟

(銀川市文化藝術館,寧夏 銀川 750001)

廣場舞對舞者的身材和舞技要求不是很高,對時間和地點也沒有特別的限制,舞蹈動作簡單易學,所以其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迅猛的速度席卷全國,涉及人群在年齡上主要以中老年為主。相對來說,廣場舞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所以它是一種新興的群眾文化,在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和文化建設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廣場舞;群眾文化;建設;作用

群眾文化顧名思義是以群眾為基礎展開的一種精神文化,不同的是這種文化主要以娛樂活動方式體現,廣場舞就是其中一種。在對廣場舞進行研究時,要將兩者放在一起探討,以便更好發揮廣場舞在文化建設中的優勢。本文主要針對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進行研究。

一、廣場舞的形式及其藝術特點

廣場舞大概,主要有四種元素:廣場、舞蹈、音樂、舞者,這四種元素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求這四者之間是相互協調的[1]。所以選擇的廣場只要空曠,能容納下舞者,并使其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即到,像公園、廣場等都可以;音樂的選擇上更是多元性,只要使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節拍和諧即可;對于舞者來說,老少皆宜。廣場舞主要是群眾用于自娛自樂,以達到放松心情、鍛煉身體的效果,所以廣場舞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比較多元化,另外多種形式的綜合,也使其綜合性強一些,民族舞可以與節奏明快、時尚動感的爵士舞、健身操相結合,古典舞身韻可以與戲曲身段姿態相互提煉融合,而體育類競技舞蹈的多樣化也可以借鑒吸納在廣場舞的創編與風格套路的掌握等。

二、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一)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

對于中老年人來講,日常娛樂生活還是比較少的,尤其是兒女常年在外工作的老年人,雖然物質生活都得到了滿足,但可以進行談心交流的對象卻很少,所以其精神生活是非常匱乏的。再加上用于老年人娛樂的設施非常少,廣場舞興起就可以理解了。廣場舞上聚集的都是年齡上差不多的,所以他們在思想上交流起來比較有共同語言。這就排解了他們內心的空虛寂寞,使他們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并且廣場舞簡單易學,更容易為老年人接受。而中年人將其作為排解生活壓力的一種方式,通過跳廣場舞,既緩解了身體上的壓力,也使心理上的壓力得到放松,所以廣場舞作為群眾文化中的一種,極大地使群眾文化娛樂生活豐富多彩起來。

(二)豐富群眾的文化素養

雖然廣場舞比較通俗,沒有復雜繁瑣的動作,對于音樂的選擇也沒有很高雅,但是這也是一種文化,一種藝術。通過跳舞,人們依舊可以欣賞到舞蹈的魅力,了解舞蹈的的藝術美感,并且這種藝術美感比較接地氣,容易使更多的人群接受。不管是什么年齡段、什么生活經濟條件的舞者,在廣場舞方面是沒有貴賤之分的,廣場舞可以將有諸多差異的人們匯合在一起,很快地進行思想方面的融合,廣場舞為他們搭建了溝通交流的橋梁[2]。不論是自由散漫的舞蹈技能,還是交流技能,都會對構建豐富群眾文化素養起到輔助作用,使群眾自身修養得到普遍提高,整個城市的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也會容易很多。

(三)為群眾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廣場舞可以看成是檢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以及國家經濟水平等方面的標準,畢竟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我們可以得知,只有在物質生活上得到滿足,人們才會勇于追求精神層次方面的建設。所以當群眾文化的代表之一廣場舞出現并風靡全國時,可以得知國內的社會物質建設方面已取得成績,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正在日臻完善。這種正在建設中的文明會推動廣場舞的進一步發展,而廣場舞的流行也會為群眾文化建設添磚加瓦。更可貴的是這種精神文化的建設普適性更強,有廣大的人民群眾作為基礎主體,若大多的民眾都參與到廣場舞中,則城市群眾文化建設將會取得飛躍般的成績。

(四)是“中國夢”精神的延伸和擴展

“中國夢”不僅指國家繁榮富強,民族昌盛興旺,更指中國百姓生活富裕,精神文明,還指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貫穿整個社會[3]。而中國的復興夢是關于億萬中國人的,所以要發揚“中國夢”的精神,還要發動所有的國人,使大家一起投入到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能自覺在落實“中國夢”中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中國夢可以看成一種目標,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精神,但無論是哪一種,都需要廣大群眾的凝聚力,使廣大群眾能團結在一起,能在思想方面融合,方式有很多,廣場舞就是其中比較有效的一種,這種方式能快速將群眾凝聚在一起,群眾文化也會很快融進群眾中。所以這種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得到推進發展,正好是對“中國夢”精神的一種發揚和延伸。

(五)提高群眾的審美情趣

廣場舞舞者的身材可能不如專業舞蹈者曼妙,所選取的音樂也許并不高雅流行,舞蹈動作也不復雜,但廣場舞的節奏感比較強,親和力也不弱,所以作為一種藝術文化存在,長期浸染這種藝術,群眾的審美情趣也會得到提高。廣場舞在一開始人數比較少,隊形也比較松散,不規范,甚至舞者的動作都不規范、標準,服裝也沒有特殊的要求。但在廣場舞進行一段時間后,會明顯發現舞者的審美情趣得到了熏陶的提升。隨著舞者技術的嫻熟,在動作上以及隊形保持上會比較容易些,在服裝上也盡量統一起來,有的舞者在跳舞時還是帶妝進行,舞者會在跳廣場舞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身材進行要求,最終廣場舞會逐漸改變他們對待生活的方式,這都說明舞者對于美的一種追求的體現,這也是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一種。

(六)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廣場舞老少皆宜,男女皆可,通過跳廣場舞,任何階段的男女都會在身體以及精神上得到放松,這就促進了家庭的和睦,另外,對于外界的人來講,共同跳過舞蹈的舞伴之間交流也會比較和諧[4]。如果群眾之間都能以舞會友,人與人之間的摩擦也會變少,和諧社會的構建也比較容易些,這更助于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化的建設。

三、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建議

廣場舞性質屬于自娛自樂活動,普適性比較強,政府參與度幾乎為零,這就決定了這種活動的自由散漫以及無組織紀律性,長期以往,廣場舞在發展中也會出現問題,受到制約。在實際中,諸如廣場舞舞者和其他運動人員搶占場地、廣場舞音樂成為噪音惹眾怒等問題已是屢見不鮮。為了使廣場舞能平民怨,還要從問題的根本出發,采取措施解決問題,使廣場舞能繼續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作用。主要的建議有三點,其一,廣場舞的安全管理方面,政府要加入進來,加強與基層群眾的聯系,適當地采取管理措施,以保證所有舞者的安全。政府要提供廣場舞發揮的舞臺,無論是在公園中還是在廣場中,都要保證廣場舞臺空曠,面積大,將廣場舞臺與籃球場等地分隔開,使兩種活動互不影響。其二,構建有素質的廣場隊伍,光有舞蹈熱情還不夠,還要提高他們的舞蹈素養,不光是藝術素養,更是做人的素養,社區要出面,使其在保證不會影響周圍人生活和休息的前提下進行跳舞。其三,突出特色。廣場舞應該是多元化,具有特色的,不僅在藝術形式方面多樣化,更要在元素組成或其他方面保證廣場舞是不落窠臼,總是與時俱進的,這樣精神文化建設才會跟上其他方面的建設步伐,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才有實際價值[5]。所以社區可以組織專業舞蹈人員對廣場舞進行改編,對廣場舞隊伍領舞人員進行培訓,使其總能接受到新舞蹈,總之一定要使廣場舞有特色。

四、結語

廣場舞是群眾文化的一種,而群眾文化建設又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著直接的關系,那么政府就應該參與到廣場舞的發展中來,運用各種手段,使廣場舞在原來自由浪漫的基礎上更加有規范性,能避免各種不文明問題的出現,如此,群眾才會在廣場舞中日益熏陶自己的文化素養。

[1]沈金剛.淺談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2015(16):29,6.

[2]楊波.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大眾文藝,2015(14):15.

[3]陶龍芬.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分析[J].大眾文藝,2015(12):9.

[4]張海英.論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4(16):176.

[5]王芳.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2(29):241.

G24

A

猜你喜歡
舞者廣場舞蹈
布魯塞爾大廣場
舞者
風中的舞者——蠟梅
在廣場上玩
學舞蹈的男孩子
《郁金香》《孤獨的舞者》
舞蹈課
廣場
校園舞蹈 多姿多彩
刀尖上的『舞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