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群眾合唱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意義

2017-01-30 21:32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合唱隊群眾活動

周 云

(吉安市群眾藝術館,江西 吉安 343000)

探究群眾合唱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意義

周 云

(吉安市群眾藝術館,江西 吉安 343000)

隨著社會經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熱情越來越高漲,使群眾文化建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诖?,本文從提升群眾的精神面貌和素質水平、優化群眾的審美觀念、促進社會和諧、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四個方面,分析研究了群眾合唱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意義。

合唱活動;群眾文化建設;文化軟實力

引言

基于社會文化基礎建設的核心地位,群眾文化建設對營造團結包容的社會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合唱藝術作為最能彰顯群眾性的文化活動之一,憑借其多元化的內涵、簡單的參與方式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

一、有利于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和素質水平

現階段,人們的整體思想水平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使世界范圍內的文化發展正呈現出繁榮的新格局。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引導和組織群眾融入到合唱活動中去,有利于通過正確、積極的音樂作品潛移默化地培養人們的高層次素質水平。

首先,由于合唱是團隊性、社會性的文化娛樂活動,這就要求合唱參與者具有一定的團隊協作觀念。例如,一些合唱隊員的聲音條件較好、音域跨度較大,但一些合唱隊員的聲音具有一定的限制,在聲部的分配和選擇上就需要團隊成員有所取舍,以達成合唱的最佳效果[1]。

其次,合唱活動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最終效果的呈現需要全隊人的多次彩排和預演準備,所以合唱隊成員一定要具有較強的主觀自律能力和守時觀念。例如,某人在生活中過于慵懶、隨意,在參加合唱隊后,為了維護合唱隊的集體榮譽、實現完美的多層次表演,他努力改變原本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狀態,按時參加排練、從不無故缺席,漸漸在其他工作和生活事宜的處理上也不再拖拉應付,生活觀念和精神狀態有了極大的改觀。

最后,作為時代精神和詞曲作者思想的結晶,音樂作品中具有著很強的精神內涵導向作用和素質提升作用。例如,在排練組曲《黃河大合唱》時,隊員們的情緒隨著演唱過程的推進而愈加高漲飽滿,唱到情深處激動落淚、唱到英雄時慷慨激昂,在歌曲的影響下,隊員們心中的英雄情懷和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擴展和豐富,其愛國熱情也在合唱活動中得到了升華。

二、有利于優化人民群眾的審美觀念

愛美是人類的天性,人們對美的體驗和感觸常常是在實踐活動中進行的。作為美學的重要載體,音樂對提升人們的審美觀念、培養人們的鑒賞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合唱更是如此。

首先,合唱活動在形式上提升了人們的審美能力。合唱可分為樂曲合唱和純人聲合唱,在樂曲合唱中,人們可以體驗到鋼琴、鼓、提琴等各種樂器的獨特音色,感受到樂曲中各種音階韻律、主調、復調的多層次融合之美;在純人聲合唱中,從高音、中音、低音的相互區別和相互配合里,人們既能切實地感受上天對自己最寶貴的饋贈,又能感受到各聲部配合后所呈現出的極具震撼性的自然魅力。

其次,合唱活動在內容上提升了人們的審美標準。合唱的歌詞多種多樣,從韻腳的變化到咬字方式的使用,再到與樂曲的有機融合,能使人們感受到中華語言和文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歌曲《烏江三峽百里畫廊》為例,其中“高峽出平湖,灑下明珠亮,土家兒女一雙手,打扮一個蓬蓬勃勃和和美美漂漂兩兩的嶄新家鄉”這一段唱詞,充分地結合了押韻、疊字等形式,將山清水秀、人們和美的歌曲意境描繪得淋漓盡致。同時,樂曲的不斷變化還會給同一段歌詞帶來不同的視聽和感受效果,從而將合唱群眾們帶入極美的感情境界中,提高了人們對旋律、意向、情感的美學鑒賞能力[2]。

三、有利于促進人際溝通,營造和諧社會氛圍

群眾合唱活動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融合性,在同一個合唱隊中,隊員大多職業不同、年齡不同甚至家鄉不同,但隨著不斷的排練、磨合和溝通交流,合唱隊員親如一家,營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圍,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正面社會效應。

以近年來網絡上流傳甚廣的“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為例,其團隊通過創作和編排《感覺身體被掏空》《春節自救指南》《張世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在哪里了》等貼近當下人們生活且具有很強趣味性的作品并發布到網絡上,為觀看群眾帶來了溫暖愉悅的觀看體驗,同時也對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存在意識偏差、相互不理解的情況進行了剖析和詮釋,減輕了人們之間因觀念不同而存在的交際隔閡。此外,從視頻中合唱者們臉上洋溢的幸福和喜悅中不難看出,他們對合唱事業也是樂在其中的。

同時,“和諧”二字貫穿于合唱活動從編排、訓練到演出的整個過程,這就要求了合唱隊成員之間相互了解,并對彼此之間愛好、性格、修養、能力等個人因素相互包容,很大程度上增進了人與人的聯系,拓寬了人們和諧向上的社交范圍。

四、有利于增強城市的文化軟實力

一個城市的文化軟實力,與其居民對文化活動的投入熱情以及人民幸福感是分不開的。同時,大力組織合唱等文化活動,也是城市群眾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人民群眾積極踴躍地參與到合唱活動中,有利于充分展示城市居民的精神風貌,甚至使合唱團體發展成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以2015年舉辦的“情系東莞——莞港澳青少年合唱交流活動”為例,在這一活動中,三個不同城市的多個少年合唱隊進行了友好和諧的技藝切磋,在為人們提供視聽盛宴的同時,也樹立了良好的青少年形象和城市文化形象,為莞、港、澳三市的文化建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五、總結

總而言之,群眾合唱活動對于推動群眾文化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由本文分析可知,人民群眾投身到愉悅、溫暖的合唱活動和社會交際中,通過對歌曲內涵進行實踐和感悟,在團隊中互相包容、共同進步,有助于培養群眾的團結協作能力和自律性,提高群眾的審美觀念,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希望本文對群眾文化活動日后的開展有所幫助。

[1]徐冰溪.基層群眾合唱的社會意義及其現狀[J].老區建設,2012(08):40-41.

[2]孔令成.近三十年我國群眾合唱藝術特征略述[J].音樂時空,2015(11):100.

J603

A

猜你喜歡
合唱隊群眾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洋蔥合唱隊
多讓群眾咧嘴笑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洋蔥合唱隊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