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醫學院校本科生對臨終關懷職業認同感的調查與分析

2017-02-02 03:07楊娟侯磊王利群
中國衛生產業 2017年35期
關鍵詞:認知度認同感醫學院校

楊娟,侯磊,王利群

吉林醫藥學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臨終關懷是對臨終患者和家屬提供緩和性和支持性的醫護措施[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疾病譜和死因順位的改變,使臨終關懷成為一種迫切的社會需求[2-3]。目前我國臨終關懷的發展除需重視轉變觀念外,還應注重培養高水平的從業人員[4]。醫學本科生臨終關懷的儲備人才,其對臨終關懷的認知及態度,將直接影響臨終關懷職業認同感和臨終關懷質量[5]。該研究旨在了解醫學本科生對臨終關懷的認知、態度及從事臨終關懷工作的意愿和影響因素為加強臨終關懷教育、提升職業認同感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隨機抽取的80名該醫學院校本科生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8份,有效率為97.5%。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調查對象中男生16名(20.52%),女生62名(79.48%);口腔影像專業10名(12.8%),預防專業6名(7.69%),護理專業 30名(38.46%),臨床專業32名(41.02%);大學一年級9名(11.63%),大學二年25名(32.86%),大學三年級24名(30.77%),大學四年級20名(25.64%)

2.2 醫學本科生對臨終關懷的認知

調查中醫學本科生回答臨終關懷概念正確的28名(35.90%),臨終關懷的目的正確的20名(25.64%),臨終關懷適合的群體正確的18名(23.08%)。詳見表1。

表1 醫學本科生對臨終關懷的認知(n=78)

2.3 醫學本科生對臨終關懷的態度

調查中對臨終關懷照護的態度得分(3.78±0.86)分,對個人死亡及瀕死的態度得分(3.26±1.05)分,覺得有必要學習臨終關懷知識的得分(4.11±0.52)分。見表2。

表2 醫學本科生對死亡及臨終關懷態度(±s)

表2 醫學本科生對死亡及臨終關懷態度(±s)

注:為了更清楚反映調查態度的強弱程度,此部分采用Liken的五級計分法,對正向問題:非常同意計5分,同意計4分,不確定計3分,不同意計2分,非常不同意計1分;對負向問題:非常同意計1分,同意計2分,不確定計3分,不同意計4分,非常不同意計5分。標有“▲”為負向問題,采用反向計分。

問題類型分值S1:對個人死亡及瀕死的態度我得了致命的疾病愿意有人告訴我我面臨死亡是會和別人討論它我接受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害怕瀕死過程中的疼痛S2:對患者死亡及瀕死的態度患者快要死去時我愿意告訴他患者臨終時我會經常接近他▲我不能接受一個患者死亡的事實▲看到一個死去的人,我會煩亂不安S3:對臨終關懷照護的態度對瀕死的人,家屬應日夜守護身旁▲長期與臨終患者接觸會使醫務人員產生厭倦和無成就感▲對晚期患者心理安慰是無效的S4:我覺得自己有必要學習臨終關懷知識3.26±1.05 3.83±0.70 3.33±0.81 3.96±0.66 1.93±0.55 3.30±0.84 2.77±0.81 3.71±0.63 3.61±0.77 3.11±0.82 3.78±0.86 4.30±0.59 3.15±0.94 3.88±0.77 4.11±0.52

2.4 醫學本科生對臨終關懷的職業認同感

調查表明,有17名(21.79%)醫學生表示愿意從事臨終關懷工作,不確定的40名(51.28%),不愿意的20名(25.64%)。不愿從事臨終關懷工作的,因收入低的有7名(35%),因害怕恐懼的有6名(30%)。見表3。

表3 醫學本科生不愿意接受臨終關懷工作的原因(n=20)

3 討論

3.1 醫學本科生對臨終關懷認知度低

該次調查發現,回答臨終關懷概念正確的28名(35.90%),臨終關懷的目的正確的 20名(25.63%),臨終關懷適合的群體正確的18名(23.08%)。這說明醫學本科生對臨終關懷相關知識不了解,認知度低。

3.2 醫學本科生對臨終關懷態度積極但職業認同感低

調查中醫學本科生對臨終關懷照護的態度積極,但在行為上,對臨終關懷的職業認同感不高。醫學本科生對臨終關懷照護的態度得分(3.78±0.86)分,對個人死亡及瀕死的態度得分(3.26±1.05)分,覺得有必要學習臨終關懷知識的得分(4.11±0.52)分;僅有 17名醫學生(21.79%)表示愿意從事臨終關懷工作,不確定的40名(51.28%),不愿意的20名(25.64%)。20名不愿從事臨終關懷工作的醫學本科生中,有7名(35%)因收入低,有6名(30%)因害怕恐懼。這說明醫本科生對臨終關懷照護的態度積極,但具體實施了解甚少。

4 對策和建議

4.1 開展多形式的臨終關懷教育

對醫學本科生開展臨終關懷教育是提高其對臨終關懷的認知度及職業認同感的首要措施。因此,醫學院校應加強對本科生的臨終關懷教育,開展多形式的教育活動。醫學院校應把臨終關懷列為必修或專業限選課程,且在教學活動中增加臨終關懷相關的實踐活動,如臨終關懷醫院的見習,假期的社會實踐及調研等。在醫學專業課的授課中相應加入臨終關懷的案例或內容,將其貫穿專業學習,潛移默化的提升醫學本科生對于臨終關懷的認知度及職業認同感。

4.2 呼吁政府和的社會的支持

醫學本科生將是未來高素質臨終關懷團隊的主力軍,他們的加入將有效提升臨終關懷水平,提升臨終患者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安定、和諧。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提高從事臨終關懷的醫務人員的福利待遇,以此吸引醫學本科生加入。此外,政府機構還應加大臨終關懷的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對臨終關懷的重視度,消除民眾對死亡的恐懼及對臨終關懷相關工作的否定。

[1]廖春玲.高職生臨終關懷教育課程設置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04,22(1):29-30.

[2]Cui J,Song LJ,Zhou LJ,et al.Needs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A survey in Shanghai of China[J].Eur J Cancer Care(Engl),2014(4):562-569.

[3]易景娜,林蓓蕾,善巖,等.基于故事教學法培養護生臨終關懷職業認同感的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5):1625-1626.

[4]閆春妹,劉偉靜,張艷梅,等.中醫護理本科生的死亡態度及臨終關懷態度現狀及其相關性分析[J].護理學報,2015,22(6):69-72.

[5]趙影,唐艷華,張曉方,等.高職高專護生臨終關懷態度及影響因素[J].護理研究.2016,30(11):557-558.

猜你喜歡
認知度認同感醫學院校
微課教學模式在醫學院校健美操課程中的實踐研究
1 100例初產婦妊娠期保健認知度及影響因素研究分析
??茖W生專業認同感的現狀調查與培養策略研究
——以某?,F代教育技術專業為例
高校藝術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感研究
地方高等醫學院校發展的邏輯起點——讀《地方高等醫學院校發展戰略研究》有感
香港青少年國家認同感培育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醫學院校內藥用植物園規劃與建設初探
細致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疾病認知度的影響研究
不同年齡及文化程度人群對艾滋病咨詢檢測的認知度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