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察機關防止冤假錯案途徑探析

2017-02-04 23:49張權威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3期
關鍵詞:公平正義途徑

張權威

摘 要:近幾年,一些重大錯案諸如內蒙古呼格案、河南趙作海案、浙江張輝張高平案等的涌現,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目光,也使社會意識到法律中公平正義的重要性。司法公正也是司法機關應該堅守的最基本的底線,具有法律監督職責的檢察機關機關,對于推動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探析了檢察機關在防止冤假錯案中的途徑。

關鍵詞:冤假錯案;公平正義;途徑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3.096

0 引言

最近幾年,司法機關糾正了一批冤假錯案:2014年披露的呼格吉勒圖案,使年僅18歲的青年在被冤入獄61天后被執行死刑的錯案,立刻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所以,切實防止冤假錯案是司法公平公正最基本的要求。檢察機關在貫徹實施法律的同時并且要監督法律的實施,這是檢察機法定的職責。也就要求檢察機關必須切實履行好作為法律監督者應有的客觀公正義務。對于檢察機關如何在履行自己職責的過程中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冤假錯案的大量出現,對此問題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司法機關的執法理念是影響案件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作為法律的執行者和監督者,檢察機關必須樹立正確的執法理念,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冤假錯案的繼續發生。

1 檢察機關應樹立正確的執法理念

1.1 樹立疑罪從無的判決理念

刑事訴訟法的第12條規定了疑罪從無的司法理念,該法條是疑罪從無原則的重要前提。近些年,由于盲目追求破案率而堅持“寧可錯捕,不可錯放”理念,使得疑罪難以從無,而總是采取“從輕”處理。因為“疑罪從輕”不但可以提高破案率、結案率,還使得司法機關在錯判后能夠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其風險就是可能會使無罪之人遭受到冤假錯案,這也是對“疑罪從無”原則的濫用,是近年來產生的大量冤假錯案的產生的根本原因。因此,作為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尤其是作為法律監督的職責的檢察機關應當強化防范冤假錯案的意識,必須堅持“寧可錯放,也不可錯判?!?/p>

1.2 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

檢察機關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通過法律監督來保障人權。人權受到憲法的保護,是基于人權是人的一項基本權利。尊重和保障人權也貫穿到新的刑事訴訟法的每一個環節。案件立案之后檢察機關就可以通過立案監督程序,來確保防止無罪之人受到起訴,保證不受非法侵害和行使審查批捕權,在保障偵查程序進行的過程中,同時保障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權。在審判階段通過審判監督,監督法定的程序的執行保障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通過執行監督程序,保障嫌疑人或被告的人權及其他合法權利。所以,檢察機關對保障人權有著特別的使命。檢察機關在行使監督權時,不僅要注重打擊犯罪和報保護被害人權益,同時也要重視保護人權和被告人權益。這就要求檢察機關在尋求真相,保護受害人之外,更為重要的目的還應當是保護無罪之人不被定罪處罰。

1.3 樹立理性、平和、文明、規范的執法理念

檢察機關的立身之本就是執法辦案。檢察機關執法辦案應當以理性執法為前提。該前提就要求辦案人員在進行證據認定案件事實時,不能受到外界無關因素的干擾。檢察機關人員執法辦案的基本原則是要保持理性、平和的執法。檢察機關執法辦案的核心要素是要保持文明執法。文明執法要求檢察機關在執法過程中熱情服務、舉止文明,杜絕野蠻、簡單、粗暴的執法行為。檢察機關執法辦案的過程中要規范執法求。這也是要求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應當嚴格執行法律,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2 推進訴訟制度改革,加強檢察監督的作用

2.1 進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

在過去“公老大”的現實情況下,公安司法機關與冤錯案件的發生有著很深的聯系。對于冤假錯案發生的根本原因,庭審流于形式化是重要因素之一。以審判為中心是要求所有司法機關的訴訟活動,應當緊緊圍繞審判而展開,審判是司法活動的中心環節,是社會公正的得到體現的保證,以審判為中心要求體現出在舉證、質證、認證各個訴訟環節的重要性,對檢察機關提出了更嚴格的標準,要求注重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證據鏈條的完整性。因此,審判改革首先要理解改革“以審判為中心”含義,以使司法審判工作更加完善。

2.2 嚴格依照證據裁判原則

證據裁判原則是指認定案件事實必須以經過法律認定的證據作為根據。也就是要求司法案件在案件的偵查、起訴、審判各個環節,應當嚴格遵循刑事證據證明標準,以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規則、證明標準為指引。檢察機關適用證據裁判原則進行審查的過程中,要嚴格對審查事實證據。注重審查證據的客觀真實性、關聯性和合法性。強化對證據合法性的審查力度,準確適用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2.3 切實強化檢察監督的功能

刑事訴訟過程具有偵查、訴訟、審查三個環節,其目的就是為了使司法機關能夠相互制約,以便更加有利于案件結果的公平公正。通過對近幾年的冤假錯案進行分析可以得出,處理案件的過程中,公檢法三機關往往強化合作而弱化監督制約,這也是冤假錯案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強檢察機關的檢察監督,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進行。第一是加強對案件偵查活動的監督,監督偵查部門是否依照法定的程序進行立案、撤銷案件程序以及采取強制措施。第二是要加強檢察機關自身的監督制約。在案件的偵辦過程中,檢察機關要堅持法律監督和自身監督并重。第三是要強化對審判過程的監督。強化檢察機關的監督作用,是依法公正審判、保持司法公平正義使命的必然要求。

3 建立合理的案件責任制度

3.1 落實案件終身負責制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切實履行檢察職能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的若干意見》指出,對于完善防止冤假錯案的機制,要求在檢察官辦案責任改革的中建立案件監督終身責任制。即檢察官案件終身負責制,是檢察機關對案件結果和責任進行保障的必要手段,也是防止冤假錯案的有效保障。實行案件終身負責,就是要求檢察機關對于案件的結果要對法律負責、對人民負責。因此應當對此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案件終身責任制的標準,用制度監督管理,確保案件的質量。

3.2 落實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

對于近幾年發生的大量冤假錯案,檢察機關應當深刻反思、查找案件背后的根源,通過分析總結建立制度來防范錯案繼續發生。所以,首先是要建立錯案倒查的制度程序。在錯案發生以后,檢察機關在第一時間能立即啟動錯案追查程序,按照程序能夠找到錯案發生的主客觀原因。其次是依法建立錯案問責制度。對案件錯誤的責任認定后,對于相關辦案人員,應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責任追究。依法進行相應的追責處罰。最后是要建立錯案信息公開制度。對司法案件中的產生的錯案,應當及時公開案件相關的信息,回應公眾的關注。

3.3 建立案件風險評估機制

對于冤假錯案的發生,在案件開始時進行“預防”會比最后的“制止”更重要。錯案發生的風險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案件自身在證據、程序上存在一些瑕疵,二是相關辦案人員執法行為不合法,三是案件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任何案件風險都是客觀存在的,但是風險的發生是可以人為控制的,由此,需要檢察機關對案件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尤其是對敏感案件、重大事項和網絡輿情進行評估。對于案件處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檢察機關要及時發現和介入,將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

參考文獻

[1]李文軍.芻議檢察職能與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關系[M]//陳寶富.檢察工作與理論探索.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01-103.

[2]沈德詠.我們應當如何防范冤假錯案[N].人民法院報,2013-5-6.

[3]劉憲權.克減冤假錯案應當遵循的三個原則[J].法學,2013,(5).

[4]王方.論冤假錯案的成因與防范路徑[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3,(2).

[5]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切實履行檢察職能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的若干意見[Z].

[6]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的通知[Z].2013-10-09.

[7]崔志霞.審查批捕環節冤假錯案防治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3,(3).

[8]百度百科.呼格吉勒圖案[Z].

[9]刑事訴訟法[Z].

[10]中央政法委.關于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規定[Z].2013.

猜你喜歡
公平正義途徑
審判執行不停擺 公平正義不止步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選任好人民陪審員 讓群眾感受更多公平正義
堅持公平正義 增強裁判效果
讓公平正義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醫?;稹翱沙掷m”的三條途徑
關愛弱勢群體 維護公平正義
分級診療有三個可行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