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納稅影響及應對措施

2017-02-04 00:14鄭杰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8期
關鍵詞:施工企業應對措施營改增

鄭杰

摘要:全面實施“營改增”以來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稅負不降反升,究其根本原因,是其成本結構中進項可抵扣比例較低所致。本文簡要分析了抵扣比例較低的原因,并據此提出了建筑施工企業在稅改新環境下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施工企業;營改增;納稅;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2

“營改增”之前,建筑施工企業主要繳納3%的營業稅,根據地域差別加上相應附加稅,稅負約3.5%左右,例如《江蘇省建設工程費用定額2014》中規定的稅費計提比率為3.43%。但是,重復增稅問題在建筑施工領域普遍存在。原《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規定:“建筑業在繳納營業稅時按營業額全額征收營業稅,不能將工程成本中的原材料、機械使用費等扣除?!弊越衲?月1日以來,建筑業全面實施“營改增”,但由于稅改制度的不完善和建筑行業的特殊性反而使得建筑企業的稅負出現了不降反增的情況。

一、“營改增”后建筑業稅負不降反增的原因分析

國家實施“營改增”稅改方案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我國稅收體制中存在的重復征收的弊端,從而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的稅負,引導和規范企業的經營活動,不斷完善稅制,創造更加合理、公平的競爭氛圍,從而促使企業更加健康、持續地發展。建筑業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著進項抵扣比例低、抵扣難等問題,使得“營改增”尚未發揮出減稅降負的效果,歸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建筑施工企業稅改前已有的設備和原材料等無法抵扣進項稅大多數建筑施工企業在“營改增”稅收政策實施前資產的配備均比較齊全,不存在試點方案中所講的“新辦企業購買施工設備進行抵扣”的情況,這些存量資產的成本在稅改實施后都會逐步結轉進入企業項目成本,因此這些建筑企業在稅改后稅負將大幅度增加[1]。

2.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構成中的進項稅額過少、過低。增值稅實行進項抵扣制度,一般納稅人取得相關抵扣憑證后,可以用來抵扣當期的進項稅額,從而減少企業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稅額。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構成中比例最高的是原材料,其次是人工成本,而機械使用費占比相對較少,簡稱“人材機”。除“人材機”外還包括其他一些費用,根據能否抵扣、抵扣稅率等不同指標歸納如下表。

人工費方面,稅改前,施工勞務適用“建筑業”稅目征收3%的營業稅,勞務派遣適用“服務業”稅目征收5%的營業稅。稅改后,建筑施工企業一般納稅人按照11%增值稅征稅,由于人工成本無法取得進項稅,必將導致勞務成本急劇上升、建筑施工企業稅負增加。

機械費方面,目前建筑施工企業大多采用設備租賃的形式,由于動產租賃業可抵扣費用少,選擇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進行機械租賃,對抵扣費用影響不大,企業可抵扣進項稅仍隨之減少,稅負增加。

材料費方面,建筑工程的三大主材包括鋼筋、水泥和木材由甲方供應占比約40%-60%,其余由建筑施工企業自行采購。無論“甲供材”還是自行采購,一般均可取得增值稅票進行抵扣,降低納稅負擔;除三大主材外,建筑工程的另一項重要原料就是商品砼。按照財稅〔2014〕57號文通知及2014年第36號文,商品砼增值稅簡易計征率統一調整為3%。因此,如果建筑施工企業從按簡易征收辦法的供應商處購買商品砼,則只能獲得增值稅普通發票,而不能抵扣進項稅金;而建筑工程上常用的地材,包括磚、砂、石料、地毯、木板及其他裝飾性材料,建筑施工企業為了節省運費通常就地采購,然而此類當地商戶大多規模小、證件不齊全,無法開具專門的增值稅發票。鑒于此,稅改后,一般納稅人只能按3%的稅率抵扣,無法完全覆蓋11%的增值稅率,反而會加重企業負擔。

3.建筑市場的不規范成為企業稅負加大的潛在風險?!盃I改增”的減稅效果只有當打通增值稅抵扣鏈條,消除了重復征稅才能顯現。建筑施工企業在工程建設中,要注意選擇有資質的供應商和分包商,規范運作流程,盡可能增加抵扣,才能降低實際稅負。然而建筑施工企業內控制度不夠完善,項目管理不夠規范,限于供應商、分包商資質以及違規掛靠等實際存在的問題,打通增值稅抵扣鏈條各環節十分困難。

其次,發票管理不規范。建筑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眾多,在這些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發票數量就非常多,由于某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傳遞不夠及時,往往會造成不能夠在規定時間內通過審核,這樣就會給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帶來很大的困難。

二、建筑施工企業面對“營改增”的應對措施

面對稅收環境的新變化,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勇于搶抓機遇,面對挑戰,積極應對,轉變企業自身發展戰略,順應“營改增”背景,把企業做大做強。

1.提高納稅籌劃、合理避稅的能力

按照現行稅制,建筑施工企業按照營業收入劃分,年營業收入小于500萬元為小規模納稅人,500萬元以上的為一般納稅人。對于年營收500萬元左右的建筑施工企業,選擇增值稅不同身份的納稅人,它的征收和管理辦法完全不同,從而造成企業所交的最終稅負懸殊很大,應分析可抵扣進項稅額比例后做出戰略決策[2]。

建筑施工企業可以把設備更新分析計劃與納稅籌劃結合起來,從時間、數量、金額等方面與營業稅可抵扣上限對應起來,提高抵扣效率,合理避稅?!盃I改增”后,施工機械無論購入還是租賃,都可以抵扣。當一項施工項目要竣工時,在資金結算點時公司獲取大量資金回籠,建筑施工企業會產生大量的銷項稅額,這時購買相應企業需要的機械設備可以增加進項,從而少交增值稅,為企業減少壓力。相對于購買機械,建筑施工企業采用租賃的形式就不存在無法抵扣的問題,只要租賃公司信用可靠,能按時提供真實的增值稅票,改方式獲得的進項抵扣是持續而穩定的。

2.優化可抵扣進項來源

建筑施工企業可以從合作單位的選擇、合同及票據的管理兩個方面優化可抵扣進項的來源。如前所述,建筑工程的成本構成中比重較大的是材料費和人工費,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全面綜合考慮所抵扣的增值稅額、施工材料產品以及勞務價格等因素,不能只顧及眼前利益而選擇從個人老板或小規模納稅人處租賃機械設備、購買材料,必須謹慎挑選合作企業,選擇那些信譽良好、能夠提供有效抵扣憑證的單位長期合作。比如企業購進一批原料,正規企業質量可靠采購價200萬元,而從小廠家175萬即可購入,表面看從小廠家購料節約了25萬元采購成本,但如果考慮進抵稅效果,正規企業抵稅后的價格為200/(1+17%)約171萬元。

猜你喜歡
施工企業應對措施營改增
加強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