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嘗試

2017-02-04 12:18侯丁未
學周刊·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提高效率激發興趣

侯丁未

摘 要: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將數學教學生活化,對教學語言、情境設置、合作交流、作業設置等進行生活化設置。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充分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激發興趣;提高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87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以體會數學在現實中的應用價值。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思維來分析和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從而加深他們對數學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將數學教學生活化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數學語言生活化

數學教學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同樣的課堂、同樣的學生,不同的教師教學效果各不相同,這主要在于教師的語言水平不同。特別是數學課堂教學,想要學生較快地接受和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只有具備較高語言藝術的教師才能完成。將數學語言生活化,是引導學生認識數學、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比如:“哥哥給弟弟6張郵票后,還比弟弟多2張,原來哥哥比弟弟多多少張?”學生露出為難情緒,這時,我舉起雙手說:“同學們,你們喜歡吃大白兔奶糖嗎?”學生一聽,眼瞪圓了,精神勁兒來了,搶著回答:“喜歡,”于是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奶糖拿在手里。接著說:“現在老師左手里拿著你們喜歡吃的奶糖,從左手里拿出2塊放到右手里,這時左手和右手一樣多,原來左手比右手多幾塊呢?”學生恍然大悟,異口同聲說:“多4塊?!薄绊樦@條思路想,再比如:從左手里拿出2塊放到右手后,還比右手多2塊,現在左手比右手多幾塊呢?”“多六塊!”學生很快理解了題意,問題迎刃而解。這樣的例子很多,教師從生活實際入手,用數學生活化的語言,不知不覺把學生帶入了學習氛圍,學生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輕松愉快地學到了知識,體會到了生活與數學的息息相關。

二、情境引入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使學生非常自然地接受數學知識,對數學知識產生一種親切感,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比如,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我利用多媒體引進一幅畫面:老爺爺在一塊長方形的菜地上種了許多白菜,被雞、鴨、羊吃了,請同學們幫忙想想辦法?要買多少米欄桿才剛好圍上呢?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長方形的周長”。 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我說:“今天,我帶同學們去游樂園玩,你們高興嗎?”學生回答:“高興”。這時我趁機出示游樂園的場景畫面課件,“在游樂園里,你看到了什么?游樂園里玩各種游樂項目的分別是多少人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學生競相發言,學習熱情高漲。這些畫面來自現實的生活現象,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引入形式,所以學生很快投入到迫切學習新知的情境中來。

三、學習新知生活化

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精心備課,從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設計教學活動,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親自操作,通過觀察和實踐較輕松地去發現知識、探索知識,逐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中一些實踐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我盡力讓學生走出教室,去感悟大自然給我們提供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在實際環境中感受生活的、生動的數學知識,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比如,學習“人民幣”時,我指導學生到超市去了解各類商品的價格,體驗購物過程。學習實際測量時,我帶領學生拿測量工具到校園去測量甬道的長度,步測籃球場的長和寬,用目測方法測定教學樓的長度。

實踐證明,教師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新知,教會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可以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課堂交流生活化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為學生創造相互交流的機會,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利用規范的數學語言說給同伴聽,對相同的問題讓學生發表各自的看法,相互促進、相互提高。這樣的過程注重的不是數學知識的學習,而是數學語言的提高,數學思維的發展。同時數學活動課,給學生提供了數學語言交流的舞臺,讓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充分展示,讓那些“不善言辭”的做一下模仿秀,得到共同提高。注重教學設計個性化。我們在重視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更要強調個性化的教學設計研究。今后我們將個性化設計作為集體備課的必要組成部分,并通過制度性的月檢查和自愿申報基礎上的分級獎勵,來提高教師寫個性化設計的積極性與能力,近而促進教師對教學現象形成獨立的有創造性的見解。

五、鞏固練習生活化

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和實踐,從而掌握和鞏固數學知識,使學生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變相思維,一題多解能力。如有這樣一道練習題:明明家離學校是4千米,玲玲家離學校是3千米,問他們兩家可能相距多少米。

大多數學生,只想到了用4+3=7(千米)一種方法,這時我讓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出這種做法的示意圖,并說出兩家分別在學校的哪一側。這時有幾雙小手舉了起來,說道:也有可能在學校的同一側,所以這道題還有一種方法,列式為:4-3=1(千米)。這樣,通過畫示意圖培養了學生一題多解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一切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將抽象的數學變成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讓學生真正體驗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真諦,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黃雪野.小學教學中的數學問題生活化[J].成功(教育),2011(10):185.

[2] 邱永華.在解決問題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1(7):97.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學生活化提高效率激發興趣
瞄準目標,精細練習,提高效率
瞄準目標,精細復習,提高效率
剖析錯因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
培育情感之花 鋪就成功之路
提供語言交往平臺,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