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教學過程的實踐與反思

2017-02-04 08:20金小東
學周刊·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實踐與反思數學教學初中數學

金小東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認知的過程,也是從小培養學習能力的主陣地,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有利學生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動手操作、討論中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技能,并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技能。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實踐與反思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2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142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指出: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因此,課堂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開發智力潛能,發展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數學能力。

一、創設學習情境,引發參與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使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為了有效地組織課堂學習,教師要善于創造合理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愿意參與,參與中發現學習的知識,學到一定的方法。例如,在學習用有序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時,先引導學生回憶,國慶節前夕在學校門口、政府門前、小區門口用鮮花擺成的美麗圖案,知道它是怎么組成的嗎?毎盆花的位置能隨意換嗎?由此引出確定物體的位置要用到有序數對。接著師生互動玩一個找座位的游戲,教師叫到誰的名字,學生按自己在教室的座位報出有序數對,教師說出有序數對,相應座位的學生馬上站起來。思考:如果教室里的棑數和列數沒有約定先后順序,只給出兩個數,你能確定座位嗎?只知道第幾排或第幾列你能確定座位在哪嗎?一個座位用幾個數來表示?這說明了什么?在學生動腦、動口的過程中,理解了有序數對并不是抽象的符號,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可以感知的。

二、組織課堂討論,激發學習熱情

組織課堂討論,讓學生動腦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鼓勵學生質疑,在探究討論中發現問題,發現知識,參與學習的整個過程,感受數學的無窮魅力??梢栽诎l現問題時組織討論,也可以在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下組織討論,可以在條件一定的情況下討論結果的多種可能性,也可以在目標確定的情況下討論達到這一目標的多種途徑。分小組討論,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習熱情,學得輕松而愉快。例如,在學習不等式的性質時,先引導學生由題目聯想起以前學過哪些相關知識,什么是等式,什么是不等式,等式有哪些性質,學生通過回憶就能回答這些問題。接著討論,研究等式性質是從哪幾個方面思考,如何驗證的?學生各抒己見,回顧等式的性質是從加減乘除運算的角度進行研究,如何保持兩邊相等。在討論中,學生鞏固了已有的認知基礎,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明確了不等式性質的研究方向。在討論過程中,促使學生多向交流,主動獲取知識。充分發揮心理學中正向遷移的積極作用,借助已有知識,合理展開討論,逐步認識新知,激發了學習熱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為后面教學內容提供一條便捷的學習之路。

三、開展動手操作,提高學習技能

美國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東西,最好的途徑是自己去發現?!痹谡n堂教學中,在教師的精心策劃下,學生有了更多的參與的空間,手、腦、口、眼等多種感官都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各種感知日益豐富,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感悟和理解。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時,先讓學生按要求畫出三角形:

1.三邊分別為2厘米、3厘米、4厘米。討論畫法,先畫4厘米的一條線段,再分別以線段兩個端點為圓心,以2厘米、3厘米為半徑畫弧,兩弧的交點是三角形的另一頂點,量一量畫好的三角形是否符合要求,把三角形剪下來,前后桌四人一組看你們的三角形能重合嗎?由此得出三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兩角分別是30度、45度,45度角所對的邊是4厘米。討論畫法,先畫一條4厘米長的線段,以線段的一個端點為頂點作一個30度的角,4厘米邊的對角是45度怎么畫?4厘米邊的另一個鄰角是多少度?剪下畫好的三角形,它們能重合嗎?由此得出兩角和其中一個角的對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3.直角三角形,一條直角邊3厘米,斜邊5厘米。討論畫法,先畫一個直角,一條邊截取3厘米長,以3厘米邊的端點(不是直角頂點)為圓心,以5厘米長為半徑畫弧,與另一直角邊相交于一點,這就確定了第三個頂點的位置。剪下畫好的三角形,看它們能重合嗎?由此得出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分別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這樣,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的同時,鍛煉了畫圖能力,觀察比較也很認真,參與了整個學習過程,學會了判定定理,而且由特殊到一般促進了思維的發展,提高了學習技能。

四、運用多媒體,增加學習趣味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利用多媒體虛擬現實情境,再配以適當的音樂,課堂學習聲像并茂,課堂氣氛輕松活潑,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給傳統的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例如,在學習旋轉一章時,通過多媒體展示時針、風車葉片等旋轉的大量生活實例,讓學生感到旋轉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引發學生認識和感受旋轉的興趣,通過觀察、思考,發現這些實例現象的共同點,歸納出旋轉的定義。通過多媒體展示軸對稱、平移、旋轉及其組合變換,引發學生的構思欲望,進行精美圖案的設計,進一步深化了所學知識,讓圖形變換與現實生活聯系更密切。

五、展示學習成果,分享學習樂趣

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獨立思維的空間,還要給他們展示成果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一些學生基礎好,思維敏捷,能很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就讓他們上講臺給大家講解,這既是在參與教學過程,又是一種能力的鍛煉,因為從會做到會講還鍛煉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小老師講解后讓同學們補充發言,有些同學專愛給小老師挑毛病,這樣就發現了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哪些步驟容易丟,在補充完善的過程中享受了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吳昊.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1(2):103-104.

[2] 沈長生.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J].山西教育(管理版):1994(6):35-36.

猜你喜歡
實踐與反思數學教學初中數學
在《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課程中實施德育多元化分層作業的實踐與反思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高中數學小組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