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論視角下的茶企業外宣資料的英譯探討

2017-02-05 09:02梁法麗
福建茶葉 2017年8期
關鍵詞:譯著目的論英譯

梁法麗

(信陽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信陽 464000)

目的論視角下的茶企業外宣資料的英譯探討

梁法麗

(信陽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信陽 464000)

目的論是德國功能派學者提出的翻譯理論,強調譯文達到的預期功能和目的,對茶企業外宣資料的英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闡述了茶企外宣資料的特點、目的論翻譯理論的視角和目的論視角下茶企外宣資料的翻譯原則,希望為茶企譯好外宣資料,順利打開國際市場提供幫助。

目的論;茶企業;外宣資料英譯

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目前,中國的茶產量和出口量在世界范圍內名列前茅,隨著中國的茶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逐步提升,作為茶企業打入國際市場的名片,茶企業外宣資料的重要性得到越來越深刻的認識,目的論視角下的茶企業外宣資料的英譯探討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1 茶企外宣資料英譯探討

飲茶在中國和廣大的英語國度中都有悠久的歷史,但是由于風俗習慣和歷史等因素不同,中國人和英語國度的人民的茶葉消費習慣大相徑庭,使得茶企外宣資料翻譯難度較大,加之漢語和英語的語序、側重都有不同,又從本源上深化了翻譯難度。

1.1 中英文茶企宣傳資料內容對比

茶企外宣資料主要功能在于宣傳茶企業訊息和呼喚人們的購買欲望?;谥袊鴤鹘y習慣,漢語宣傳資料一般更加重視傳遞企業資訊的功能,也就是宣傳功能。漢語宣傳資料往往辭藻華麗、對仗工整,通過不遺余力地宣傳“我很棒”來激起別人的購買欲望;而英文宣傳資料不同,英語國度更注重時效,他們不光告訴別人“我很好”,還用更大的篇幅和力氣高喊“快來買吧!”同樣基于傳統習慣,中國的宣傳資料喜歡用第一人稱視角來宣傳自己的產品,我們的說法是“我們曾經獲得過什么樣的殊榮,贏得過多少贊譽”;英語國度則不然,他們更喜歡用第二人稱視角來宣傳自己的資料,他們的說法是“經濟實用的好產品,會給消費者帶來什么樣的消費體驗”??梢哉f,宣傳資料的側重點和出發點不同是由于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文化習慣不同產生的,毋庸置疑,以上不同給茶企外宣資料翻譯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1.2 中英文茶企宣傳資料形式對比

內容決定形式,出發點和側重點各有不同的中英文宣傳資料在形式上同樣風格迥異。首先,詞匯上的差異。漢語宣傳資料辭藻相對華麗,喜歡對仗,這是傳統漢語的特色,同時也深受國人重視修辭的習慣的影響,英語宣傳資料則語言相對平淡,更多的是以“達意”為要求;其次,句式上的差異。中英文在句式上多有不同,英語中的許多倒裝句在漢語中根本不會出現,同時漢語譯成英文也需要考慮英語句式的特點;最后,篇章結構上的差異。中國人喜歡“客套”,行文之前會有許多英語國度理解不了的“套話”,英語更喜歡開門見山,這就使得中文茶企宣傳資料中的許多內容英譯出來顯得啰嗦。

1.3 茶企外宣資料英譯常見失誤

茶企外宣資料英譯常見失誤包括語言失誤、語法和邏輯錯誤及文化差異引起的錯誤。語言失誤是茶企外宣資料英譯中最常見的失誤,過分尊重原文逐句翻譯會讓茶企外宣資料帶有濃重的“翻譯腔”,最直觀的例子是英語中的倒裝句被直接譯成中文會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漢語譯成英語也會出現同樣的效果。反之,如果過分脫離原文還會產生誤譯的效果,比如說將漢語的“拳頭產品”翻譯成“fist product”就會造成理解失誤。語法和邏輯失誤在茶企外宣資料英譯中更為常見,漢語和英語不同的句式和語言習俗常使得翻譯過程中出現時態、詞性、關聯詞等語法錯誤,而英語中常見的各種倒裝句則更容易造成翻譯過程中的邏輯錯誤。文化差異引起的錯誤在茶企外宣資料英譯中的失誤更加難以避免,例如“白象”在漢語中給人以端莊、有力的印象,但是如果直譯成英文,“white elephant”在英語國度里就是“大而無用”的意思了,會造成不必要的歧義。

2 目的論翻譯視角解析

目的論學派又名功能學派,它更強調譯著讀者的期待。相比對等理論而言,原著在目的論學派中的受重視程度要低得多。目的翻譯理論產生于翻譯實踐中,是一系列理論的總稱,它解決了字面語言翻譯與功能翻譯的矛盾。眾所周知,當原語文本翻譯成目的語文本時,一定會遇到因文化差異導致的字面意思與要表達的實質意思的矛盾,是更忠于原著的字面意思還是更尊重目的語讀者的感受和期待,這是擺在所有譯者面前的問題,目的論翻譯選擇了后者。

2.1 目的論的產生和發展

目的論從本質上提倡翻譯不能拘泥于語言間的字面意義轉換,而是要綜合考慮文字所表達的內涵,在翻譯字面意思的基礎上結合語境及人文特征進行相應的調整。德國功能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1)卡塔琳娜·萊斯,她強調翻譯要達到譯文在功能上表述清晰的目的。(2)漢斯·維米爾,他主張翻譯應該從不同的目的出發來確定最終的翻譯方法,即翻譯應按照不同的委托者或者不同的客戶的需求來選擇更容易被讀者理解并且接受的翻譯方法。(3)賈斯特·霍斯-曼特瑞,他認為翻譯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翻譯行為涉及到翻譯行為的發起人、與譯者相連系的中介、被翻譯文本的原著、進行翻譯的譯著者、翻譯完成后進行商業行為的人或者公司、最后是譯著的讀者,在這么龐雜的一系列人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譯者要充分考慮這其中的所有目的,最后決定翻譯的方法。(4)諾德,她強調翻譯應在忠實原著的基礎上注重譯文的預期功能。

2.2 目的論的評價

目的論的學者在如何表述文字所表達的功能上存在很大的分化,但是這種分化不是質的分化,而僅僅是量的分化。目的論從來不排斥翻譯的基礎理論即“忠實原著”的合理成分,同時形成“兼顧功能”這一翻譯方法,這就使得其具有很大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為翻譯實踐提供了一條新的探索途徑。但是,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一理論提出后也遇到了褒貶參半的境況。支持者認為這一理論為原著與譯著搭建了一座橋梁,使譯著不僅在形式上忠于原著,更在實質上忠于原著;而反對者則認為,按照這樣的理論進行翻譯,是“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這樣的譯著會與原著大相徑庭。

筆者認為,翻譯本身就是個極為復雜的過程,譯著讀者在讀譯著時無法直接領會原著的語境,而譯者往往比讀者具有更豐富的原著語言知識,讀者只有結合譯者的認知才能更貼切地理解原著,因此,翻譯過程中合理“兼顧目的”才是真正地“忠實原著”。

3 目的論視角下的茶企業外宣資料英譯的原則和方法

目的論雖然不如對等翻譯理論嚴格要求翻譯作品在形式上忠于原著,但是這種翻譯理論也不是所謂的“天馬行空,恣意妄為”,目的論更要求實質上忠于原著,因此目的論視角下的茶企業外宣資料英譯也要遵循這樣的原則和方法。

3.1 目的論視角下的茶企業外宣資料英譯的原則

目的論產生于翻譯實踐,更注重翻譯的實用性,也更理解目的語國家的讀者對譯著的期待,因此目的論原則更加貼近翻譯本身。目的論原則是目的論在原著和譯著之間架起橋梁的法則,更是目的論翻譯原則作為翻譯理論不可逾越的紅線,這些原則包括:尊重目的、思維連貫和忠實原著。尊重目的原則是目的論理論區別于對等理論的基本原則。目的論認為,譯文要表達出原著想表達的環境、情緒、情節等內容,譯文更要讓讀者理解原著通過這些內容所要表達的目的;思維連貫原則要求譯文不僅在語句上要首尾相連,在內容上更要前后一致;忠實原著原則是目的論的本質原則,即使目的論不要求譯文每一句話完全等同于原著,但是翻譯永遠是翻譯,譯著不是完全的創作,只有忠于原著的譯著才是好的翻譯。

3.2 茶企業外宣資料英譯的注意事項

茶企業外宣資料作為一種專業性比較強的譯本,目的論視角下的茶企業外宣資料英譯應該注重以下內容:

首先,靈活運用多種翻譯手法。如前所述,漢語講求對仗,追求辭藻華麗,還喜歡排比運用四字成語,在譯成英文時,許多為了追求漢語環境下語言效果的意義相近、數量繁多的成語可以省略翻譯,這就是英譯中的“省譯法”;漢語中經常根據語境省略謂語、賓語甚至主語,這些中文讀者都能夠根據上下文理解,但是譯成英語就要將這些缺失的部分補充出來,否則會形成“病句”,這就是英譯過程中的“補譯法”;翻譯過程中還會遇到中英文語序不同的情況,如中國人常說“烏龍茶是茶種精品”,譯成英語就要說“茶種精品,烏龍茶如何如何”,這是翻譯過程中的“改譯法”。綜合運用多種翻譯手法,對達到茶企業外宣資料的宣傳目的至關重要。

其次,正確處理專業用語。專業術語沒有理解和翻譯的任何自由發揮空間,專業術語也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對與錯之間涇渭分明,非此即彼。

再次,謹慎處理中西方文化差異。中西方文化差異是翻譯過程中必須面對的高難度課題之一。例如,中國的“紅茶”譯成英文要說“black tea”而不能說“red tea”,這是根據英語國度的習慣翻譯的,沒有爭議的余地。

最后,根據需求目標處理譯文。如前所述,漢語宣傳資料和英語宣傳資料的出發點和側重點不同,將漢語宣傳資料譯成英文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這些不同點,盡量使譯文貼近讀者需求,這也是目的論翻譯理論的出發點。

結語

茶企要走向世界就離不開企業外宣資料的英譯。茶企外宣資料英譯的目的是讓更多的英語國家人民了解中國的茶企,并且購買產自中國的茶葉,外宣資料的內容應服從這一需求。目的論強調譯文要實現的功能和目的,這和茶企外宣資料英譯的目的不謀而合。因此,從目的論角度探討茶企的外宣資料英譯不僅拓寬了翻譯理論的研究范圍,同時也能為類似文體的翻譯提供借鑒。

[1]柳菁.目的論指導下的茶名外宣翻譯問題與對策研究[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4(4):51-54.

[2]張健.全球化語境下的外宣翻譯“變通”策略芻議[J].外國語言文學,2013(1):19-27.

2017年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一般項目:功能目的論視域下的河南省城市軟環境建設與公示語翻譯規范化研究,(項目編號:2017-ZZJH-492)的結項成果。

梁法麗(1981-),女,河南信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翻譯教學。

猜你喜歡
譯著目的論英譯
傳奇小說中的文化負載詞英譯目的論——基于《虬髯客傳》五個英譯本的分析
翻譯目的論下江蘇菜系英譯研究
摘要英譯
目的論視角下的宜興特產翻譯實踐研究
王古魯譯著《中國近世戲曲史》修訂補充手稿輯錄
從目的論角度看中藥藥名英譯
風骨
話語分析角度看公示語的英譯及翻譯對策
廣告學著作引進與廣告學的發展
嚴復、林紓譯著的現代性曙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