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與內容

2017-02-06 03:27孟萬金官群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3期
關鍵詞:對象內容

孟萬金?官群

〔關鍵詞〕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對象;內容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24期,我們分享了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立德樹人鑄魂,這個魂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脈相承。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功能是為深化素質教育和奠基人生幸福提供杠桿,這個杠桿的支點就是“積極心理”。在前幾講弄清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與目標、任務與功能的基礎上,接下來本講就要進一步澄清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和客體,以及內容。換句話說,就是在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誰是教育者?誰是受教育者?教育什么?

一、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

在分析對比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對象與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對象之前,我們先來看下面的一個小故事:

有位心理學家,拿出一張白紙,貼在墻壁上。然后又取出一支筆,在白紙上面畫了一個圓圓的黑點。見下圖。

然后,心理學家問參加被試的人說:“請問你們看到了什么?”

幾乎所有人異口同聲地說:“一個黑點!”

心理學家假裝很驚訝地說:“你們都只看到一個黑點嗎?”

大多數人還是說:“對??!”

心理學家啟發大家說:“你們更多應該看到的是什么?”

這時,有人恍然大悟,高喊“一張白紙!一整張白紙!”

心理學家肯定地說:“是呀,其實我拿出來貼在墻上的是一整張白紙啊,但因為在上面畫了個小黑點,那個小黑點就成了你們關注的對象了,而整個一張白紙為什么卻成了被忽略的對象了呢?”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小黑點就像傳統心理健康教育通常關注的少數問題人群及其缺點,由于其問題比較突出,總是容易被優先注意到,而一整張白紙的廣大空白卻被忽略了,成了不受關注的對象;恰恰就是這一整張白紙才更能代表全局,代表整體。

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將對象聚焦少數問題學生,就像關注上面白紙上的小黑點;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是面向全體,就像關注上面的整張白紙,既包含里面的小黑點,更包含小黑點以外所有的空白。這就是傳統心理健康教育與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對象的最大不同。

我國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由于跟隨美國病理模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顯然都是針對問題學生,也就是有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學生,因此,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場所一般都叫心理咨詢室,至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從業人員持證上崗也還是只有勞動部組織考試的心理咨詢師證書。這種狹義的對象容易有負面“標簽”效應,因此,很多學生不愿意去心理咨詢室接受咨詢或教育。隨著時代的進步,尤其是信息時代各種信息對人的立體化影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局限于少數學生,而應當面向全體學生。這從心理健康教育一般定義中不難看出。

一般認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吨行W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明確指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自我意識、情緒調適、人際交往和升學就業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或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p>

從上面界定可見,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對象由面向少數問題學生轉向了面向全體學生,心理咨詢室也相應地改名為心理輔導室。這是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對象的界定上的一大進步。

隨著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興起,教育對象從面向全體學生升級為全員參與,也就是全體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都是教育者,同時也是被教育者(對象)。教育者有兩層含義,一是對他人的影響(教育),一是自我教育(自己教育自己);被教育者也有兩層含義,一是接受他人的教育,一是接受自己的教育。這樣充分體現了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自主自助性、雙主體性、相互作用性和共同成長性。當然,由于教師和家長在年齡、閱歷、知識、經驗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教師和家長的主導作用還是不容忽視的。

為什么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對象是全員呢?因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是“塑造積極心理,奠基幸福人生”,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少數人的事,而是要全員參與,其對象在指向問題學生和學生的問題的基礎上,不僅強調面向全體學生,并且還將所有教職員工、家長包含進去。這就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主張的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全面滲透。因為只有積極的教師、積極的家長才能教育和影響出積極的學生;學生幸福,首先要讓教師和家長幸福起來。只有這樣,學生、教師和家長才能整體積極起來,幸福起來。因此,所有人既是自我教育的主體,又是接受教育的對象;既要教育自己又要教育他人。從而構建起新型的教育結構內在的雙主體的平等關系。

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明確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F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和技能。其重點是認識自我、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適、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內容。

心理健康教育應從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做到循序漸進,設置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

小學低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認識班級、學校、日常學習生活環境和基本規則;初步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重點是學習習慣的培養與訓練;培養學生禮貌友好的交往品質,樂于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使學生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初步學會自我控制;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新集體和新的學習生活,樹立紀律意識、時間意識和規則意識。

小學中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初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樹立自信,樂于學習;樹立集體意識,善于與同學、老師交往,培養自主參與各種活動的能力,以及開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感受解決困難的快樂,學會體驗情緒并表達自己的情緒;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角色意識,培養學生對不同社會角色的適應;增強時間管理意識,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與興趣、娛樂之間的矛盾。

小學高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和興趣愛好,在各種活動中悅納自己;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端正學習動機,調整學習心態,正確對待成績,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開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導學生進行恰當的異性交往,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異性同伴關系,擴大人際交往的范圍;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正確面對厭學等負面情緒,學會恰當地、正確地體驗情緒和表達情緒;積極促進學生的親社會行為,逐步認識自己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系;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初中階段學習生活做好準備。

初中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己,認識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適應中學階段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發展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積極與老師及父母進行溝通,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與表達,并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管理,正確處理厭學心理,抑制沖動行為;把握升學選擇的方向,培養職業規劃意識,樹立早期職業發展目標;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著重培養應對失敗和挫折的能力。

高中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樹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掌握學習策略,開發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積極應對考試壓力,克服考試焦慮;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系狀況,培養人際溝通能力,促進人際間的積極情感反應和體驗,正確對待和異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誼和愛情的界限;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承受失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性格、特長和社會需要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職業志向,培養職業道德意識,進行升學就業的選擇和準備,培養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力強化上述面向全體中小學生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面向全員的四層次內容。

第一層,最基礎層,即培養積極心理品質。這里面又分一般和專項。一般主要是指世界性的通識。謝恩·羅普茲(ShaneJ.Lopez)等選取美國四個主流咨詢心理學雜志進行內容分析,將積極心理品質按頻次由多到少做了歸納和總結,具體內容及順序為:價值觀、道德規范、自我效能、成就、自尊、調節、應對、移情、目標設置、自我概念、問題解決、自我控制、親情、思想開放、現實化、幸福感、動機、希望、適應性、一般能力、領導力、生活滿意度、創造性、洞察力、見識、樂觀、靈性、道德判斷、情感智力、愛、生命力、積極情緒。根據中國國情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時間指向(過去、現在、未來)、活動類型(生活、學習、工作、社交等)、關系維度(對人、對事、對己)等,將下列十四項優先列為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識性核心內容:增進主觀幸福感;提高生活滿意度;開發心理潛能;發揮智能優勢;改善學習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體驗;培養創新能力;優化情緒智力;健全和諧關系;學會積極應對;充滿樂觀希望;樹立自尊自信;完善積極人格。從而實現積極思維品質的改進、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積極習慣的養成、積極人格的塑造、積極認知方式的形成、積極意志品質的磨練、積極心態的調整、積極組織與積極關系的建立。使人具有積極的理想追求、較好的社會功能、高效率的工作狀態、建設性的人際關系、獨立自主的人格和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專項是指專門提煉的積極心理品質,即六大維度。教師和成人是下面21項,大學生是其中壓縮的20項,中學生是其中壓縮的17項,小學生是其中壓縮的13項。

第二層,弘揚傳統美德。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并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于下一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它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包括:仁、義、禮、智、信、廉、恥、溫、良、恭、儉、讓、忠、孝、節、勇、和。其中“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第三層,筑牢核心素養。如前所述,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內容不再展開。由于核心素養是未來課程改革的科學依據和基石,因此,也必定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關注的重點。

第四層,預防和化解各種心理問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不化解問題,而是堅持扶正祛邪,通過固本培元預防和化解各種問題,比如:注意分散、記憶減退、猶豫、冷漠、多疑、自卑、暴躁、空虛、無端煩惱、消沉、偏執、焦慮、強迫、恐怖、厭煩、退縮、依賴、自負、狹隘、孤僻、易怒、嫉妒、厭學、逆反、早戀、虛榮、適應不良、職業倦怠、網癮、厭世等。

四個層級的內容看似繁多,實際都緊緊圍繞著一個軸心展開,那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活靈魂。具體為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下,各層級內容的交叉重疊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提煉、取舍和整合;更可以蘊含在學校文化、課堂內外和家庭社會的方方面面,發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作用。

由上可見,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基本局限在第四層,即預防和化解各種常見心理問題,并將其挺在最前面,通常是為了化解問題而化解問題,因此只能治標;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弘揚傳統中醫扶正祛邪思想,通過先培養正能量,固本培元,達到預防和化解問題的目的,因而能標本兼治。

(作者簡介:孟萬金,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與心理特教研究所所長,博士,教授,博導,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創始人,北京,100088。官群,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導,美國佛州大學博士,匹茲堡大學博士后,北京,100083)

編輯/杜文姬 終校/高 杰

猜你喜歡
對象內容
曬曬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擬推薦對象
超級蟻穴
攻略對象的心思好難猜
圖說車事
都懂
個性簽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