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應學會給孩子和自己“留白”

2017-02-09 15:40陳怡華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期
關鍵詞:親子溝通留白家庭教育

陳怡華

〔關鍵詞〕家庭教育;親子溝通;留白

一首好聽的歌,剛聽的時候覺得悅耳,可如果電臺甚至街頭都在反復播放這首歌,聽眾就會從感覺親切到覺得鼓噪;美味的食物,剛開始吃確實很可口,可如果天天吃頓頓吃,美味也會變成嚼蠟;領導作報告發言,強調一次員工很重視,而如果三番五次地強調,員工也會從最初的重視到最后的反感厭惡。

這就是俗話說的事不過三的道理,即心理學中“超限效應”的表現:因為刺激過多、過強和過久,引起受眾心理極度不耐煩甚至反抗的心理。

父母與孩子在相處的過程中,就經常會有“超限效應”的發生。例如下面這樣一個生活場景:

飯做好了,媽媽喊孩子:“吃飯了?!焙⒆诱f:“等一會就來?!边^一會,媽媽提高音量又喊:“吃飯了?!焙⒆踊貞骸榜R上來?!边^一會媽媽見孩子還沒來,于是接著說:“每次叫你吃飯都要催三請四,吃完飯再做不行嗎?”媽媽見孩子沒回應又加重了語氣:“一到吃飯就有很多事做,學習怎么不見你這么用心,就是沒有時間觀念,這么大了什么時間該做什么還要人提醒?!痹挍]說完,孩子來了一句:“不吃了!”緊接著將房間的門砰的一聲關上了。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是否覺得很生氣或者很委屈?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你是否知道孩子最后為什么不吃了?

有些父母會認為,孩子不聽話是因為“對自己說的話沒有聽進去”或“自己說的話沒有力度”,所以要“反復說”“持續說”,這樣才會引起孩子的重視或改變,而結果卻常常事與愿違。那怎么做孩子才會聽呢?

首先,家長的心態和觀念要擺正,所有的技術都是途徑而不是目的,溝通是雙向的而不是從上而下的,你必須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才有心態的平和和改變的可能。比如上述情境中,媽媽叫孩子吃飯是出于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孩子沒有馬上來吃是因為他認為手頭的事比吃飯更重要,如果是叫爸爸吃飯,可能媽媽就會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表現了,即使心里不舒服也不會三番四次地催促,深層原因就是媽媽沒有把孩子真正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就如一則網絡笑話所說:“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彼?,想要孩子聽話首先要從內心尊重孩子,因為沒有人愿意在控制或脅迫中改變自己。

具體要怎么做呢?留白。就像藝術需要留白一樣,與孩子溝通時也需要留白,留白既是給孩子留下成長的空間,也是給父母自身留下反省和成長的空間。如何留白呢?

一是少說。

過猶不及,有一位媽媽曾聽到女兒和她的表妹聊天,兩人說到和大人出去吃飯的問題,表妹(8歲)說:“和大人去吃飯最沒意思了,他們總是拿我們小孩來炫耀或比較?!迸畠郝牭今R上表示贊同。如果你聽到孩子這樣說你會怎么反應?這位媽媽是這樣回應的:“哦,原來你不想和父母出去吃飯是這個原因?!比缓筮@個話題就這樣過去了。

這就是一種留白,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試圖扭轉他的想法。試想,如果這時你馬上擺出一副教育者的姿態,讓孩子認識到他這樣想是不對的,孩子表面上可能是閉上了嘴巴,但心里可能更堅定了自己的看法。

有這樣一則伊朗故事:

一位阿訇(宗教教師)到一個地方講《古蘭經》,可只有一位養馬人在。

阿訇問養馬人:“除了你以外沒有別人了,我還講不講呢?”

養馬人答:“如果我到馬廄去,看到所有的馬都跑了,只剩下一匹待在那兒,我還是得給它喂食?!?/p>

阿訇聽后便開始講經,一下子講了兩個多小時,當他想聽聽這惟一的聽眾贊揚他講得多精彩時,養馬人說:“如果馬廄只剩下一匹馬,我不會把打算給所有馬的飼料都喂給這一匹馬?!?/p>

孩子需要教育,但不需要時時刻刻都被教育,所以學會留白首先要學會少說,最好事不過三,這也是給家長自己留一點余地。說了三遍孩子都沒有改變,說明“說”這種方式是無效的,再“說”不但家長自己容易惱羞成怒,也容易引致孩子逆反的心理和行為。就像教孩子打招呼一樣,見了熟人朋友,你提醒孩子打招呼,孩子不愿開口,怎么辦?如果孩子還小,你威逼利誘還能換來孩子的一聲招呼來挽回一點面子,如果孩子大一點,你一通教育可能還會引來孩子的針鋒相對,你豈不是更加惱羞成怒卻又束手無策?

因此少說是點到即止,甚至不說,因為,再美好的東西,都要有留白。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好文字不會寫得太滿,好話也不宜說得太盡。

二是離開。

朋友的孩子讀三年級,她曾說過這樣一件事:寒假老師布置了科學作業,要求做成展板,這天吃完中午飯,媽媽就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孩子不情不愿地拿出作業,連著說了幾次“怎么做???”媽媽針對孩子的疑問提了幾個建議,如展板用什么材料,內容怎么寫,可以打個草稿等,媽媽每提一個建議孩子就提出一個困難,如沒有做展板的材料,內容不會寫,寫草稿還要抄一遍這么麻煩等。媽媽看到孩子這樣,心里的火氣也有點壓不住了,恨不得好好教訓她一頓,可靜下來一想,這樣會增強孩子的抵觸心理,于是媽媽什么也沒說,只是離開了房間,孩子則賭氣關上了房間的門,還依稀能聽到她的抱怨聲。

過了一會兒,房間里靜悄悄的,20分鐘后媽媽推開門,孩子已經做好了展板,貼好了白紙,剪好了模板,正在一張廢紙上打草稿。這時的孩子情緒平復了,媽媽的火氣消散了,事情也得到了解決。當然,離開不是撒手或退讓,而是給雙方一個情緒的緩沖,一個心理的留白,讓孩子多一些自主探索和獲取成功的機會,父母也會多一些反思和成長的空間。

老子曰:“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奔矗汗饷鞯牡篮孟癜得?,前進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嶇。留白亦然,少說和離開看起來似乎是父母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其實是另一種更有效的溝通方式,也是一種更智慧的方式,需要父母摒棄一味的說教,給孩子留下摸滾打和自我成長的空間。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佛家亦有云,殘缺就是圓滿。孩子只是孩子,不是圣人,需要留白來感受自由,需要留白來自省,需要留白來舒展和成長。當然,父母只是凡人,也需要留白來享受自由,需要留白來緩沖情緒,需要留白來以身作則。讓我們學會給孩子和自己留白,和孩子一起成長,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南海實驗中學,佛山,528200)

編輯/于 洪 終校/杜文姬 高 杰

猜你喜歡
親子溝通留白家庭教育
初中生親子溝通問卷編制
用關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強迫
智障兒童親子溝通能力評估的研究進展
“留白”在中國山水畫中的重要作用探討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成長自己 成就孩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