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思政視域下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初探

2017-02-13 17:13門亮?オ?
山東青年 2016年10期
關鍵詞:儒家文化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門亮?オ?

摘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財富,其合理精神超越時空的界限亙古長青,為當今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與創新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視角下正確認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分析其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闡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即儒家文化,并將之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從而研究儒家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016年第10期山東青年總第513期

思政論壇

基于思政視域下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初探

關鍵詞:儒家文化;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優秀文化得以秉續傳承的關鍵環節,是提升大學生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質修養的重要途徑,更是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要求。在當前中國高等教育迅猛發展的形勢下,不斷審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從中挖掘有價值的文化思想體系,繼承其先進思想,克服其負面影響,對推進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作用。

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狀

關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從文化根源上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代表我國文化積淀、文明發展的成果,是中華文明的基礎;從文化傳承上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幾千年來優秀人才的精神結晶,是一脈相承的文化體系;從文化影響來看,對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于青年學生,尤其是當今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思想引領作用,對幫助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人生目標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近年來,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局勢給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社會轉型、網絡文化及西方思潮沖擊等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要敢于創新,在內容上要積極吸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教育性和實效性。

在2004 年,中共中央頒布16 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要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發揮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要對當代大學生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

2011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十八屆三中全會更是強調要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2014年教育部關于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

因此,大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將其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是國家人才培養、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的思想基礎,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價值基礎,對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學生價值觀的引導,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扎根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從中吸取營養。這不僅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現實選擇,也是傳承優秀文化的重要途徑。

思想政治教育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互推互進,不僅有利于改善大學生知識結構,豐富和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創新,進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爭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者有效地借鑒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對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大的實踐意義。

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儒家文化的關系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面對高校大學生這一研究群體,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之下,正確界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優秀傳統文化價值體系,從思想文化層面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從而達到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因評價標準、研究對象、理解的含混和分歧等,產生了諸多的觀點分歧。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的歷史創造了豐富絢爛的文化體系。這些由前人創造、形成并一直對后人產生影響和作用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等,我們稱之為傳統文化[1]。但是由于經濟基礎、社會制度的不同,尤其是歷史的局限性,中國傳統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既有積極、進步、革新的一面,也有消極、保守、落后的一面。誠然,中國傳統文化因其產生的經濟基礎、社會制度、學者思想家自身的階級局限性等原因,并不完全適應于當今社會。但中國傳統文化中仍然具有很多普世性的思想精髓,其合理精神超越時空的界限亙古長青,很多物質文化遺產依然具有很好的教育和實踐意義,這部分具有現實意義的傳統文化我們可以稱之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浩如煙海,從廣義上來說,它包含諸多物質遺產、風俗鄉規以及各類文化學說。而從狹義方面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最核心的體系是儒家文化,即儒學。儒家思想中在當今社會依然有其生命力,可以和當代社會產生共鳴的部分,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首先,儒家文化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而進步,其作為統治階級的御用工具,在整個封建社會的文化發展是一脈相承的。其次,儒學文化不斷吸收其他各派學說的精髓,尤其是到封建社會后期儒釋道三家合流,逐漸新城以儒家文化為主,佛道文化為輔的中華民族的文化體系。儒家文化承載、延續著個體對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成為國家民族發展根基與動力。這些都使儒家文化成為中國歷史上傳播最廣,影響最深的思想體系。第三,儒家思想作為幾千年來我國文人階層階層的主流文化體系,很多思想具有普世性的精髓,在當今社會依然有著獨特的生命力。儒學與現代化的研究也是近年來學界的重要內容,儒家文化在現代社會的轉型更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正能量的體現。

因此,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互推互進,也可以看做是儒家文化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問題。一方面,儒家文化可以豐富思想教育的內容,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礎。一方面,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發展和創新,不僅傳承了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更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了組織保證。

三、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儒家文化的價值構建

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是不可估量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價值構建,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就是精神形態,或說理論形態,或說觀念形態的文化的教化功能[2]。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看儒家文化的價值構建,找尋符合現代價值觀的的思想精髓,使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從而對當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導和借鑒。

第一、 推崇“仁愛”思想,樹立正確三觀

儒家思想的核心功能在于教化,從人的主觀能動性來說,儒家認為人是有道德的。人之初,性本善?!叭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也是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具體表現為仁愛、寬容、和諧,自強不息、奮發有為。

“仁”的基本含義就是“愛人”重視人的尊嚴和價值??鬃訌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 ·雍也 》)、克已復禮等都說明儒家文化在在人和人的相處中,更多的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3]。當今思想政治教育將“仁愛”的思想融入到工作中去,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校在思想引領的作用,將日常思想教育通過活動等方式滲透到被教育者的內心深處,啟示他們要尊重自我、關心他人,維護集體利益,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第二、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培養新型人才

《中庸 》說:“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焙秃鲜侨鍖W對人的生存 、意義及可能世界的思考活動[4],是儒家文化核心的處世哲學,它是儒學所普遍認同的理念,并縱貫儒學演變的全過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要在人才培養方面,因材施教,以和諧發展的理念,正確引導學生走適合自己的道路,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同學。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成不變,要在和諧的基礎上,敢于學習教育觀念、形式等應與時俱進,在學生為本的前提下,追求大學生的和諧發展,雙管齊下,進而培養新型人才。

第三、誠實守信、言行一致,加強道德教育

誠實守信是儒家文化的傳統美德,孔子指出:“與朋友交, 言則有信?!?、“信則人任焉 ?!闭\信更是支撐人類社會正常運轉的道德支柱 ,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的基礎。但是當今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的誠信缺失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嚴重影響大學生自身整體素質。因此,我們應該從儒家文化中吸取誠信、言行一致的傳統倫理道德 ,把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中的倡導言行一致、恪守誠信的思想, 貫穿在現代的道德教育中,使當前的道德教育更具有說服力,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和接受。

第四、忠孝節義、濟世關懷,樹立愛國意識

忠孝節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忠、孝是中國古代社會基礎性的道德價值觀,與做人應堅守的“節”,與人類應遵循之行為標準“義”一起[5],成為主流社會觀念文化,由此所引申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都是重要的思想財富。當今社會,思想政治教育要關注大學生的社會意識和國家意識,要有明確的社會責任感,孝敬父母,言行符合社會的規則,不忘國家的命運與自己的發展,自覺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符合社會的需要,為了整體利益而團結一心,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五、自強不息、投身實踐,促進成長成才

《易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精神是儒家文化的強大精神力量,自強不息所代表的儒學入世品格和剛健精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給當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知與行的力量。當今大學生,通過積極的引導和鼓勵,利用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抵腐朽思想的侵蝕,以思想引領行動,自強不息,融入社會、投身實踐、在追求真知中不斷探索新世界。

儒家文化,具有豐富的內在感染力和雄厚的思想根據,面對當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諸多現狀,我們可以吸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果實,在文化層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滲透,讓更多的大學生增加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而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在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宗桂.試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J] .學術研究, 2013, (11):35~ 39.

[2] 杜維民.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 M] .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126.

[3]何宇虹.儒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0):143-145.

[4] 余國政, 彭中心.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J] .黃石理工學院學報, 2005, (4):161~ 164.

[5] 李金蓉. 儒家教育思想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1):144-146.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6年安徽省高校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項編號SK2016A015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安徽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安徽 馬鞍山 243002)

猜你喜歡
儒家文化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與盈余管理
游覽中華大地,體會儒家文化(二)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國儒家文化視角下的跆拳道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